“給國貨一個機會,我叫百靈,今年36歲,出口30餘年,在國內卻無人問津,所以我一直比別人努力。我不打廣告不請代言,把錢都花在了成分上。包裝是醜了點,但東西是真的好用。”
“歡迎歡迎,謝謝你們關注國貨、支援國貨,爺爺不會直播,你們小黃車自助下單吧。”
“有需要活力28洗衣粉的,可以到2號連結,只需要19.9元。”
……
這段時間,如果你點開抖音,隨處可見正在直播的老國貨品牌,帶貨主播不再局限于精緻甜美的“俊男靚女”,還有戴著老花鏡的“小老頭”,在振奮人心的音樂聲中,或舉著“不會直播,回來幫忙”的牌子靜靜坐著,或有一搭沒一搭地和網友“雞同鴨講”,有的還直接公開打賞金額問該捐掉還是分給員工,其中也不乏表演倒立洗頭,花樣百齣的。
除了人類主播,動物也是“顯眼包”,比如白貓、雕牌和七匹狼,一個“抓”了一隻白貓“營業”,一個在直播間搞了個雕的頭套,另一個牽了只二哈來湊數……
瞧瞧這“卷”度,難怪網友都在感慨,老國貨品牌可算抓住了一回“潑天的富貴”,通上了電、連上了網,告別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苦悶日子,抓住風口,讓自家産品的銷量翻了十幾番,掀起新的國貨購買潮。
買還不夠,熱心的網友還給“新晉”主播打氣,或出言鼓勵,或傳授經驗,又或者邀請親友下單支援,毫無保留,讓不少商家都感動落淚,老牌國貨奇強董事長,邊直播邊哽咽還不忘喊話網友別刷禮物,給直播間增添了幾絲溫度。
溫度和熱度,交織成一支有關愛國之情的序曲,卻也讓人們反思——
這場意料之外的“翻紅”,到底是十年磨一劍後的“苦盡甘來”,還是懷舊風的曇花一現?
當流量散去,老字號還將面對怎樣的危與機?又該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複雜市場中突圍?
老牌國貨的中場戰事
掰著指頭算算,這場由李佳琦“翻車”引發的老國貨品牌直播潮,已發酵近10天。
最早吃螃蟹的是“蜂花”,9月11日,借著“李佳琦直播花西子79元眉筆”事件的討論熱度,“蜂花”迅速上線79元洗護套餐,吸引近萬粉絲涌入直播間,隨著時間推移,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加。“李佳琦掉粉百萬,蜂花撿起了一半”,有媒體調侃道。
看到流量紅利後,精心、鬱美凈、白貓、雕牌、活力28、上海硫磺皂、戴春林等老國貨品牌相繼發力下場直播,一些之前沒有直播間的品牌,比如鬱美凈、活力28,甚至“連夜通網招聘主播”,有的直接讓經銷商、倉庫庫管走到鏡頭前,啟動帶貨,真誠感人。
這些“老國貨”為什麼這麼拼?背後是行業的集體困境。“過去幾十年中,老牌國貨一度是市場的引領者,深受消費者喜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品牌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告訴潮新聞記者。
在他看來,這些困境可以被歸納為四個方面:
第一,大部分老牌國貨在産品研發和設計方面投入相對較少,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老牌國貨的定位通常是中低端市場,創新意識較弱,市場響應速度也比較慢,産品更疊跟不上潮流,就可能被市場拋棄。
二是品牌形象老化,老牌國貨雖然在價格上有優勢,但往往會給消費者留下比較過時的印象,受眾群體相對更小,比起定位中高端、年輕化的新國貨,更難吸引年輕人,很容易在市場中失去競爭優勢。
三是渠道較為落後,大部分老牌國貨銷售渠道過於依賴原有的傳統渠道,如實體店、商超等,無法匹配現在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這也導致這些品牌錯過網際網路行銷風口,沒能找到自己的消費者。
四是成本壓力,近20年來大部分老牌國貨價格上漲幅度很小,但産品原材料、包裝、銷售渠道和行銷費用都在不斷上漲,壓縮了老牌國貨的利潤空間,更加劇了品牌轉型的難度。
種種因素影響下,老牌國貨的處境不可謂不艱難,就連消費者,一提起它們,想到的都是“窮”和“慘”,如何改變既有的品牌形象,從複雜多變的市場中突圍,已經成為這些“老字號”面臨的關鍵問題。
懷舊行銷,出圈密碼?
“跌倒”的李佳琦,怎麼就讓老牌國貨出了圈?
“要看事件核心是什麼,如果網際網路事件和老國貨契合,那麼就能夠借助事件吸附更多用戶流量。”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接受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李佳琦事件之所以掀起輿論“海嘯”,一方面是由於帶貨主播“口無遮攔”,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近些年以花西子為代表的新國貨的價格有所上漲,品質和克重卻鮮有提升,引發了消費者的不滿。
這也不難解釋,量大樸實的老牌國貨為什麼越來越讓人懷念。“老牌國貨價格低産量大,品質也很紮實,可以説物美價廉,現在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購物品質,老牌國貨的這種優勢將幫助它們更好地突圍。”
出圈靠得不僅僅是品質,還有時機和運營方式。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告訴潮新聞記者,新國貨常規性採用直播等新運營方式,觀看者已經習以為常,相對而言,參與直播的老國貨品牌數量較少,它們和直播等新運營方式之間有種“張力”,再碰上新國貨遭遇“槽點”這種關鍵時刻,老牌國貨優勢凸顯,獲得全網目光,也是情理之中。
品質和噱頭都有了,真的把老牌國貨送上風口“翻紅”的,還是愈演愈烈的懷舊風潮。
從時間來看,包括蜂花、隆力奇、活力28在內的很多老國貨品牌,生命力已經延續幾十年甚至百年,在幾代消費者的記憶裏都留有痕跡。“受惠于直播經濟,大量新品牌涌入公眾視野,它們雖然有創意、有噱頭,卻難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消費者的信任,而老牌國貨經過幾十年歲月的洗禮,自己從小用到大的品牌,這份務實被無數人看在眼裏,相對而言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所以,當老牌國貨在市場潮流中落後,想要改變現狀是,最常用的手段就時抓住消費者的懷舊情緒,促推情懷消費。”張毅説。
懷舊的“魔力”顯而易見——社交媒體上,常常能抓到老牌國貨的忠實“粉絲”,他們中,有人感嘆青春一去不復返,老牌國貨的産品品質卻如當年;有人借老牌國貨回望百年前風火飄搖的歷史,抒發自己的愛國情懷;還有人主打“實用主義”,把市面上的國貨盤了個遍,向大家安利最好用的那款,還送上自己“發明”的混搭法……
甚至,老牌國貨也充當起了代際溝通的橋梁,不少人在網路上分享,透過樸實中帶點“土氣”卻格外真誠的老國貨,就好像看到伴隨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父輩人的辛苦,“我們是踩著他們的肩膀成長起來的,很慶倖意識到這點時,我也還年輕他們也並不老。”一位網友寫到。
不難看出,老牌國貨不僅僅是商品,還承擔著文化傳承的重任,肩負著與消費者建立深層情感連接、價值連接的責任,這種商品之外的屬性,將會吸引更多有情懷的購買者,也為國貨品牌的再復興帶來新的機遇。
但靠懷舊情懷迎來高光時刻,怎樣才能更長久呢?
爆紅不是長紅,老牌國貨如何復興
經常關注老牌國貨的人可能會發現,這些品牌靠情懷“翻紅”已不是一次兩次。
以“蜂花”為例,早在2021年,該品牌就曾因“倒閉門”被送上熱搜,引發全網心疼,實實在在激發了消費熱情,讓“蜂花”一天之內賣了兩個月的量,後續此事被證為烏龍,人們戲稱“蜂花”進行了一場“破産行銷”。
與“破産行銷”相似的,還有“哭窮行銷”和“賣慘行銷”,近些年,在直播間時常能夠見到這樣的帶貨方式,短期來看很能吸引“流量”,長遠來看卻非良策。
“老牌國貨突然走紅凸顯典型的媒體傳播特性,如果沒有持續吸引人的點很容易在短時間內褪去熱度。還是要從根本上轉變經營方式、經營思路,進行模式的更新不斷創新迭代才能贏得市場。”崔麗麗表示,但受到既有品牌框架的束縛、人才缺失等因素的影響,有些老國貨品牌想要取得突破性創新實屬不易。
盤和林也認為,一時的流量並不能讓老牌國貨高枕無憂,“當下不能打開局面的老國貨品牌,可能存在兩方面的問題:其一、産品不行,技術上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無法與時俱進;其二、缺乏品牌沉澱,或沒有放大品牌沉澱優勢;其三、不懂消費者,不懂消費者需求,也不能抓住消費者痛點。”
從這個角度來説,想讓“老字號”在大浪淘沙中經得起考驗,關鍵還是順勢而為,做強産品品質,不斷與消費者互動,增強創新能力,“能留住流量併發展起來的老國貨品牌,一定是重視行銷推廣、包裝設計和品牌塑造的品牌,這需要它們高頻率地借助電商平臺、社交媒體傳遞品牌理念,並不斷與消費者建立聯繫,培育私域流量和忠誠的用戶群體,借助消費者反饋改進産品,也增強消費者粘性和品牌歸屬感。”張毅説。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趙茜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