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出臺新政保護生物多樣性 讓萬千生靈樂活安居
發佈時間 | 2023-09-19 08:42:27    

   為多彩生物打造“安居”工程,浙江又有新動作——近日,浙江公開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並印發《浙江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5年)》(下稱《計劃》)。

  《意見》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計劃》則是去年底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達成“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下稱“昆蒙框架”)以來,全國範圍內出臺的首個省級《計劃》。

  當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形勢有何新變化?兩份文件將怎樣推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圖景?

  生物多樣性

  美麗浙江的一桿尺規

  2021年10月,雲南昆明,COP15第一階段會議成功舉行。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助於維護地球家園,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大會開啟前,各方就對推動形成“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充滿期待。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呼籲“國際社會要加強合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生態保護專家認為,動物、植物、微生物共同組成互相支援的生態系統,如果物種和遺傳資源種類單一,抗風險能力弱,生態系統就更容易崩潰。“一個都不能少”,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願景。

  早在2013年,浙江就發佈《浙江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作為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綱領性文件。時間推進過半,為適應國際國內新形勢,去年浙江完成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中期評估,並重新編制本次《計劃》。和10年前相比,當前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雖邁進了一步,但依然喜憂參半。

  “憂”在於,生態系統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出警告:人類持續兩個世紀的破壞自然的活動造成了生物圈災難。當前物種滅絕速度是過去1000萬年平均水準的數十到數百倍,而且還在加速。

  在緊迫的時點上,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迎來了新的機遇——中國作為COP15主席國,推動各方于2022年12月19日通過“昆蒙框架”,標誌著今後全球的生物多樣性治理達成了合作共識。

  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馬克平這樣解讀“昆蒙框架”的勃勃雄心:它主要明確了2030年要達成的十項目標,比如至少30%的陸地、內陸水域、海岸帶和海洋區域得到有效保護等。與以往“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的表述不同,“昆蒙框架”還要讓持續下降的曲線實現“反轉”;不僅重視傳統的保護和修復,還強調在可持續的生産、消費和發展上做出變革性改變,並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

  這也是當前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的“喜”:人們對生物多樣性的認知更加深入了。以往人們常認為保護工作是純粹的公益項目,大多由專業部門負責。如今更多人意識到它是一種人文、經濟資源,能夠服務於社會發展,實現投入與産出的平衡。

  “昆蒙框架”並不是首個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全球目標。2010年,在日本召開的COP10就曾針對2011—2020年的保護工作提出《愛知目標》,10多年過去,當時提出的20個目標沒有一個完全實現。

  可以想見,推動“昆蒙框架”履約將面臨不小的挑戰。而全球合作需要有整體的規劃和執行方法,加強不同層級的互動,建立定期檢查、推動執行、提供支援的機制。作為COP15主席國,中國要作出表率,一個前提是各級各地必須立足資源稟賦和保護工作基礎,與“昆蒙框架”做好呼應銜接。

  浙江是全國首個生態省,正在奮力打造生態文明綠色發展標桿之地,生物多樣性也是美麗浙江的一桿尺規。此次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等五部門聯合發佈《計劃》,將為全國乃至世界共同推動實現2030年目標,共建萬物和諧的地球命運共同體貢獻浙江力量。

  中期評估得高分 保護工作居全國前列

  在制定《計劃》前,摸清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老底子”至關重要。

  2022年完成的中期評估結果顯示,《浙江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設立的30項優先行動中,28項進展優良,2項進展中等;10個目標中,8個全面實現,2個部分實現。

  “浙江因自然條件所限,生物多樣性資源不算特別豐富,但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省環科院高級工程師湯博表示。比如,浙江是全國首個“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品質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省市縣三級全覆蓋的省份,去年全面劃定實施“三區三線”(根據農業空間、生態空間、城鎮空間三個區域,分別對應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三條控制線)。一個區域哪可開發、哪些留給自然生物,都有一把“綠色尺規”。

  目前,浙江大地上共有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92種,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15種。在海域,700多種魚暢遊;在空中,全球9條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通道穿越浙江,全省7個海灣都是候鳥的重要越冬地和停歇補給站點。

  中華鳳頭燕鷗是浙江的夏候鳥之一,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世界極度瀕危物種,它曾因數量稀少、幾近絕跡而得名“神話之鳥”。20年來,浙江各方為挽救這一極小種群作出了主要貢獻,目前省內已有3個中華鳳頭燕鷗人工招引地。目前已知的全球200余只總量中,在舟山定海五峙山列島、寧波象山韭山列島人工招引地觀察到的數量佔近85%。

  2011年起,浙江對5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開展系統拯救保護工程;2017年,又率先在國內啟動針對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的搶救保護工程。“十年間,浙江一是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就地保護’體系,二是建設動植物園、種質資源庫(圃)等‘遷地保護’體系。”湯博説,人工繁育、棲息地改良、野化放歸等措施,輔以生態環境改善、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等支援,有效緩解了物種瀕危的程度。

  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是相輔相成的良性迴圈。近年來,麗水、安吉等地開展創新實踐,讓多彩生物作為綠水青山的一部分轉化為金山銀山,為公眾謀得經濟紅利,並激勵社會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

  比如在2014年,麗水建立了全國首個覆蓋全區域、全品類、全産業的農業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促進稻魚米、楊梅、油茶等生態農産品增值溢價;2019年,作為首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國家試點,麗水出具了全國首份以村為單位的生態系統生産總值(GEP)核算報告,還不斷開闢生態産權交易、“兩山貸”、GEP貸等價值轉化路徑。

  基於基層首創,浙江于2020年在全國率先發佈《生態系統生産總值(GEP)核算技術規範 陸域生態系統》省級標準,搭建生態資源資産經營管理平臺,包括多彩生物在內的山水林田湖草海作為標的物,顯露出不菲的價值。

  新的階段,浙江要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意見》指出,要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經濟社會綠色發展良性互動,助力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計劃》已明確浙江要做生物多樣性治理現代化的展示窗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的實踐典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省域樣板等戰略定位。

  GDP與GEP協同增長 期待下個十年更多彩

  當前,“自然城市”“城市生物多樣性”等新概念層出不窮。大家普遍認識到,必須強化生物多樣性在城市發展和規劃中的地位。本次《計劃》設定的2030年目標,第一條就是“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基本實現”。

  頂層設計層面,2021年國家發佈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構築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等提出了明確要求,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也提出“全面加強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記者了解到,本次《計劃》向15個省級部門和全省所有設區市、縣(市、區)兩級人民政府印發,足見浙江的重視程度和決心。

  在總體思路上,《計劃》錨定2030年和2035年目標,分四個領域(深入推進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全力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威脅、著力提升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共用水準、切實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保障)明確浙江要優先做到的30項行動,並且設置了每項行動的2030年目標。

  回應“昆蒙框架”遏制並扭轉生物多樣性頹勢的要求,《計劃》在“全力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威脅”領域共列出10項優先行動。比如,浙江將優化就地保護網路和遷地保護體系、加強海陸生態修復、改善環境品質、加大執法力度和防控外來物種等。這些都是一以貫之的工作,力爭到2030年,至少30%的陸地和內陸水域以及沿海和海洋區域得到有效保護和管理——與“昆蒙框架”做到了精準銜接。

  “著力提升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共用水準”領域,不僅回應了“昆蒙框架”可持續制度變革的要求,還要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探路的重大使命作出貢獻。為此,浙江將著眼農文旅産業、工業綠色轉型、可持續消費等開展8項優先行動。尤其是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行動,提出深化GDP與GEP協同增長的評價考核,探索建立政府引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營的生態資源資産經濟管理平臺,鼓勵綠色期權、生態飛地等生態産品創新開發等尚需創新突破的舉措。

  目前,浙江已啟動麗水、磐安、景寧、象山、安吉、開化、慶元等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市縣試點工作,正在開展生物多樣性體驗地建設。各地能否走出特色路徑,我們拭目以待。

  不過,真正將生物多樣性融入社會運作體系,還有一段距離。專家們設想,要持續推進專項立法,加大執法力度和剛性;在資源開發、産業佈局、城鄉建設、重大項目選址時,把它作為評估的重要依據;金融機構也要給予傾斜,讓企業公眾共同參與相關投融資……

  各部門間的協調機制還有待完善。《計劃》的附錄列出了近期重點項目清單,比如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評估工作,就有生態環境、林業、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部門正在分頭行動,調查區域是否有重合、調查體系是否能貫通?仍面臨協同和整合的問題。

  浙江已經行動起來,比如,省生態環境廳與省林業局聯合印發《生態環境部門與林業部門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協作機制》,對於在自然保護地內進行非法開礦、修路、築壩、建設造成生態破壞的違法行為,兩部門將加強協作執法。根據《計劃》,浙江將更大力度做好執法、宣教、投融資、監測評估、科技人才、國內外合作等10項優先行動,進行全方位支援保障。

  期待下個十年,更多生物在浙江“樂活”“安居”。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胡靜漪 應磊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