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這4個字事關每個浙江人,省委深改委專門研究
發佈時間 | 2023-09-18 08:46:36    

   9月14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召開第七次會議。

  會議規格很高,省委書記、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易煉紅主持會議並講話,省長王浩和省委改革委其他成員出席會議。

  這場會議上提到了諸多需要重點突破的改革攻堅任務,其中一項是深入推進民呼我為工作體系改革。

  “民呼我為”,朗朗上口的4個字,從何而來,又有何深意?

  一

  知其來路,方能識其所在、明其將往。

  提到“民呼我為”這4個字,最有親切感的莫過於杭州市西湖區翠苑一區的居民。

  2003年,在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試點期間,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同志,將翠苑一區社區作為基層聯繫點,先後3次到社區調研,高度關注群眾呼聲,並作出重要指示。

  翠苑,是杭州老舊小區之一,社區老齡人口多,調研時,習近平同志特別關注養老問題,當了解到老年人就餐困難,他建議社區專門辦個面向老人的食堂。2003年9月,翠苑一區老年食堂正式開張。

  從社區老年食堂、托老中心、愛心停車庫到鄰里之家,20年來,翠苑一區角角落落髮生的暖心貼心變化都是社區黨員幹部對“民呼我為”的踐行。

  事實上,“民呼我為”不僅是對基層幹部的教導,也是對各級領導幹部的要求。其中所蘊含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不只局限於民生工作領域,而是貫穿于各項工作之中。

  比如, 浙江20年如一日堅持的幹部走訪基層開展信訪工作,根據這一制度的要求,從省領導到村幹部都要定期、不定期地走進群眾中,傾聽老百姓的呼聲訴求。據統計,20年來,僅省市縣三級領導及部門負責人共有約15萬人次下訪,累計接待群眾20余萬批70多萬人次。

  再比如,浙江持續推進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等各項重點工作,都是把“民意”作為制定決策的邏輯起點,並把老百姓滿意不滿意、高不高興作為評價工作成效得失的根本標準。多年來,浙江一年接著一年幹,一件接著一件辦,在經濟、文化、生態等各領域,切實解決了一大批群眾生産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可以説,“民呼我為”已經成為浙江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指南針”。

  二

  “民呼我為”這4個字已有20年“歷史”,在當下,仍備受推崇。

  在此次會議之前,省委書記易煉紅曾在多個場合都對這4個字有所談及。在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上,他強調要完善民呼我為機制。今年9月1日,他在赴紹興市接待群眾來訪時就強調,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為,千方百計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

  近年來,杭州聚焦群眾企業的急難愁盼,在全市探索創新“民呼我為”具體實踐。

  比如創新實施民生實事項目票決制,通過廣泛徵求人民群眾意見提出民生實事候選項目,實現民生實事“群眾點單、政府配餐”;打造街道“居民議事會”等基層民主載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商議決定事關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務:在重點工程推進等工作中遇到難題時,幹部全員參與駐鄉進村訪戶,“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幹部”成為黨員幹部工作常態。

  這一系列舉措推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企業關心的老大難問題,讓幸福更可感、可知、可及。

  歷經20年,這4個字字為何依然熠熠生輝,不斷被提及?

  站在浙江的視角,當前,浙江正大力推動三個“一號工程”,作為系統工程,三個“一號工程”涉及創新、改革、開放等多個領域,“體量”大,覆蓋廣,如何找到“突破口”,亟待解決的難點、堵點問題有哪些,企業群眾對改進工作是否滿意?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都在這4個字裏。

  比如,今年8月23日,浙江省委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邀請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等一大批浙商“大佬”面對面溝通交流,聽取民營企業家對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促進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政策的意見建議。就是一個踐行“民呼我為”的生動案例,當然,這裡的“民”特指民營企業。

  在經濟運作正處於恢復發展和産業升級的關鍵期,哪些結構性、週期性問題最為突出,在市場裏“游泳”的民營企業家最有發言權。而黨委政府也只有真正了解企業遇到了什麼困難,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形勢複雜變化的當下,摸清癥結才能對症下藥,伸出手扶一把。

  放大視角看,“民呼我為”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有著緊密聯繫。

  這一點在《中共中央關於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意見》中有所體現——主題教育的目標要求之一是踐行宗旨為民造福。《意見》指出,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探索開展“民呼我為”、“接訴即辦”等,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

  無論從何視角看,“民呼我為”所蘊含的豐富內涵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三

  會議提出推進民呼我為工作體系改革,切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求,我有所為”。這項改革接下來具體該怎麼做?黨員幹部和群眾都很關心。

  我們不妨做個“拆字”題。

  先看前半部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從字面上理解,“呼”對“應”,就是黨員幹部要對群眾的呼聲要當回事,必有回應,這是最起碼的要求。更進一步來説,還要做到“快速反應”,真正急群眾所急、憂群眾所憂,容不得半點拖拉。

  網際網路時代,數字化手段可以為此提供解決方案

  比如,浙江重點打造了一顆“最強大腦”——“民呼我為”統一平臺,這個平臺全面整合了12345政務服務熱線、領導信箱等100多個來自政府、市場、社會的各類民意反映平臺渠道,通過一個口子收集民意大數據,幫助黨委政府更好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顆“大腦”還需要不停地“進化”,通過一次次迭代升級,進一步解決載體過多投訴亂、分頭受理監督難等難題,提升效能,讓老百姓“呼”得更便捷,讓黨員幹部“應”得更及時。

  再看後半部分——民有所求、我有所為。“求”對“為”,就是要求黨員幹部不能把群眾的訴求當成耳旁風,聽過就算,而是要實實在在辦好每件事。

  想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例如通過日常跟蹤、年度評議等各種形式,對落實解決群眾訴求的全過程、各環節加強監督,讓責任機關、單位對涉及群眾利益的事不敢有絲毫馬虎。除了黨委政府的內部監督外,還要“開門監督”,例如通過搭建“公述民評”“民情熱線”等民意互動平臺,讓老百姓參與監督,真正把評價工作好不好的“表決器”體系交給群眾。

  聚焦“民呼我為”這4個字推進工作體系改革,浙江大有文章可做。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李攀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