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為什麼上海和深圳都在推“工業上樓”?
發佈時間 | 2023-09-08 14:38:52    

   為了破解土地資源緊缺,上海開始“向天要空間”了。

  近期,上海舉行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了《關於推動“工業上樓” 打造“智造空間”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

  所謂“工業上樓”,是指在高層大廈中開展企業生産、辦公、研發、設計等的新型工業樓宇模式,與傳統扁平式廠房匯聚的模式有所區別。上樓對象多為輕型生産、環保型、低能耗類型的高端製造業。

  “工業上樓”模式將工業發展空間從平面轉為立體,既可以緩解土地資源緊缺、用地成本高等難題,也可以助推製造業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這個模式算不上一個陌生的提法,在上海提出措施之前,已經有工業大市在提前實踐了。

  作為去年工業增加值首次反超上海登頂的工業強市,深圳在2022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45500.27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工業一哥”。

  但與高速發展的工業不匹配的是土地面積的不足。深圳土地面積不足2000平方公里,約一半土地處於生態控制線內。根據《深圳市國土空間規劃保護與發展“十四五”規劃》,深圳建設用地總規模要保持在1032平方公里以內,剩餘可建設用地捉襟見肘。

  2022年5月,深圳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深圳工業經濟穩增長提品質的若干措施》,提出了要“工業立市”“製造強市”的口號。

  在此背景下,政府規劃建設了20大先進製造業園區,並實施了“工業上樓”的新型廠房空間建設計劃。此次“空間制約”的破題,讓深圳工業比重多年來首度實現回升。

  有了深圳“珠玉在前”,面臨同樣空間難題的上海也推出了“工業上樓”和打造“智造空間”的方案。

  從目前的政策看,上海是想從增量和存量上來做文章。

  近年來,上海每年出讓工業用地僅為7平方千米左右,去年更是只出讓了5.85平方千米,部分發展區域用地供需矛盾突出。此外,在部分開發較早的産業園,也存在著工業用地效率較低、建設標準不高等問題。

  當前,上海出臺各項措施,想通過“工業上樓”獲得更多發展空間,再通過産城融合、統籌建設等設施,來推動土地功能的複合利用。在此次出臺的《若干措施》中,上海提出要力爭在未來三年推出“智造空間”3000萬方,由8個板塊構成,其中生物醫藥板塊就佔到500萬方。

  等到完成後,“工業上樓”將助推製造企業實現“垂直化生産”,為上海高品質發展騰出更多優質空間,真正實現生産的“寸土寸金”。

來源:潮新聞    | 撰稿: 李超然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