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一場未間斷的爭論:為什麼無座和二等座同價,站票應該打折嗎
發佈時間 | 2023-09-04 15:36:27    

  為什麼無座和二等座同價?9月3日,有關鐵路票價的話題受到廣泛關注。12306客服稱將對該問題進行記錄,更是讓話題熱度衝高。

  這是一場未曾間斷的爭論。輿論對於“站票坐票一個價”的質疑早已有之,鐵路部門也曾屢次回應,相關解釋包括票價主要根據里程決定、技術操作難度較大、中途有人坐空座如何計算等等。

  多人曾起訴鐵路部門

  2006年,某軟體開發公司經理丁昌祥認為列車的有座車票與無座車票價錢相同這一規定不合理,因此將北京鐵路局告上法庭,要求返還多收的5元人民幣。

  丁昌祥稱,他在年初花108元購買了一張北京西至鄭州的沒有座位號的無座票,但價格卻與有座票相同。當時車廂裏環境惡劣,他覺得是否該出售無座票值得商榷。

  北京鐵路運輸法院後以鐵路主管部門公佈的硬座票價沒有區分有座和無座的不同情況,更沒有公佈對無座票價格按低於有座車票價格執行的規定,且被告本身無權制定、變更票價;雙方是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訂立的鐵路旅客運輸合同等為由,對原告的要求予以駁回。丁昌祥不服提出上訴後,二審維持原判。

  當時,鐵路方面的代理人在曾在受訪時説,如果有人圖便宜,在能買到坐票的情況下也買站票,就會出現座位過剩。如此發展,會出現買了站票,也可享受座位的情況,這就出現另一種不公平。另外,無論乘客坐著還是站著,體重並沒變,因此火車或公交車對每個乘客付出的運營成本是一樣的,有座無座同價有其合理性。火車沿途有旅客上下,無座也容易換成有座。站票與坐票同價,在客運高峰時能起到分流、減少超員的作用。無座票減價,不僅操作困難,也與鐵路部門提供無座票的初衷相違背。

  2014年年初,國新辦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14年春運形勢和工作安排等方面情況,時任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胡亞東表示,鐵路是大眾化的交通工具,目前鐵路的客運的基準票價率和客運票價的相關政策,仍然實行的是政府定價,政府管理的制度。鐵路部門發售無座車票,也是讓更多旅客能夠回家採取的一種方式,旅客可以自願選擇購買,而且列車上的座位也是流動的,旅客在一個站下車,站著的旅客可以就座。

  胡亞東還提到,不管是有座還是無座,鐵路部門付出的運力成本是一樣的。同時,鐵路客票的站票可以説是歷史形成了這麼一個長時間的過程。現在很多城市的基礎交通設施也沒有區分站坐票的制度,我們也考慮實施的話,技術上的操作難題也比較大。因此,目前還沒有考慮無座票票價的改動。

  也是在這一年春運期間,因買到的火車站票與坐票同價,卻未享有相應的座位服務,兩名青年將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訴至廣鐵中院,請求法院判令將他們購買的無座車票打5折。

  廣州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後對該案作出判決,認定原告訴訟請求沒有法律和事實依據,訴求被駁回。法院認為原告自主、自願購買無座車票,不存在訂立合同時的“顯失公平”;從合同履行看,被告將原告安全送到目的地,履行了自身全部合同義務。

  類似案件還出現在2016年。四川的鄧江湖在12306網站購買了一張下午3點50分從眉山站到漢源站的K145次列車無座車票一張,車票價格為28.5元。經查詢,該次列車這一運作區間的硬座票價也為28.5元。鄧江湖認為,自己支付了和同車次有座的硬座車票一樣的票價,卻無法享受有座服務,明顯不合理。當年2月18日,鄧江湖將昆明鐵路局起訴到法院,要求被告對無座車票打5折,返還多收取的票價款14.25元。

  火車站票與坐票應否同價

  對於鐵路旅客列車設無座票的背景,原成都鐵路局曾在答覆網友時介紹,鐵路運輸企業發售無座車票是為了滿足旅客出行的應急需求,旅客可自願選擇是否購買。1995年以來,鐵路客運基準票價率一直未作過調整,與公路、民航等其他運輸方式相比,鐵路客運票價明顯偏低,其中座席票價也是列車內各席別票價中最低的。因此,國務院鐵路主管部門對於列車硬座票價定價並不區分有座無座,僅要求提供“硬座車廂”基本乘坐環境。

  澎湃新聞注意到,2013年春運拉開帷幕後,一條呼籲“無座火車票應該半價”的微網志,迅速獲得諸多網友回應。

  而鐵路方面當時的説法是,火車票價格主要是根據其位移距離長度決定的,座席環境僅是構成票價的一部分;無座車票打折或半價出售還存在統計乘坐區間的難題——如果有買站票者趁有人中途下車坐到了空閒座位上,就難以統計無座車票真正的站立和“蹭座”乘客,為車票發售帶來困難。

  對此,《西安晚報》刊文指出,民眾對這個回復自然不能滿意,直觀地看,鐵路票價存在軟臥、硬臥、軟座、硬座等不同等級,不同價格則享受不同的服務,那麼,有座和無座佔用的資源不同,成本肯定不同,票價不同應是理所當然。至於“蹭座”問題,只是一個管理問題,完全不是拒絕“站票半價”的理由。

  該文認為,民眾並不一定非要“站票半價”,而只是要求“站票站價”,也就是享受什麼樣的服務就付什麼樣的價格,這個要求公平合理,合乎市場真諦。

  早前也有觀點認為,春運期間由於客流急劇增多,鐵路無法為每一位出行旅客都提供到座位,確實會有部分急於出行的旅客站著乘車。但除了沒有座位外,所享受服務是一樣的。原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這樣回復坐票站票同價質疑:“如果站票的價格降低了,會吸引更多的人買站票,這對鐵路分散客流無疑是有害而無利的。”包括在中國所有領域交通、運輸、水運、服務等行業,看起來“站票”是“站價”滿足了極少數人的要求,但帶來的結果是有害而無利的結局。

  2016年,對於火車站票與坐票應否同價的問題,《檢察日報》援引的專家觀點指出,消費者在坐票售罄之後,只能無奈地選擇付出相同金額而不得不接受打折的服務,不得不接受這樣一份顯失公平的合同。因此,這樣的行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侵犯了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

  專家稱,有限的交通運輸資源及鐵路部門壟斷地位迫使消費者不得不接受站票坐票同價的現實,但這不能掩蓋定價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行政程式瑕疵。鐵路部門正在進行市場化改革,但我國的鐵路運輸事業本質上仍是重要的公共産品,監管者與運營者需均衡處理效益和公平之間的關係,方能破解這一難題。 

來源:澎湃新聞    | 撰稿:鐘煜豪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