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深陷困境的客運站:如何拯救這個曾經的城市地標?
發佈時間 | 2023-08-31 09:06:03    

   在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中,有一段獨特的汽車客運時代,它搭載人們走南闖北,打破城鄉隔閡的藩籬。客運站,一度成為城市最熱鬧的所在。

  如今,道路客運作業正無奈地走下坡路,不少客運站走出歷史舞臺,留下了一個時代變遷的注腳。

  道路客運漸冷的趨勢,誰也無法改變。但是,地處鬧市的城市客運站該如何轉型?近日,交通運輸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汽車客運站轉型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汽車客運站轉型發展指明瞭兩個大方向,一是拓展站場服務功能,二是擴展旅遊商貿服務。

  公路客運為何趨冷?汽車客運站出路在哪?該如何更好生存?潮新聞記者進行了探訪。

  客運趨冷,行業共同問題

  客運站,曾經人員熙熙攘攘,其建築是不少城市的地標。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客運駕駛員是個“吃香”的行業。

  50多歲的程師傅是金華一名大巴車司機,幾十年如一日,每天都準時準點駕駛大巴車,往返金華永康之間。“2008年前後幾年是大巴車客流高峰期,基本都能滿座,現在一趟行程只有十幾個人。”

  程師傅的感受,印證在數據中。從2019年至2022年,金華客運站的客運量從123.47萬急速跌至31.19萬,營運客車從2021年的112輛,減少至現在的87輛,這些車輛有的被拍賣,有的加入旅行社車隊,有的則被報廢處置。

  “公司考慮到客流量下降、運營成本等因素,將三個客運站進行了合併,先後整合到金華西站,原來的客運班線、站務人員全部轉移到金華西站。”金華交投集團通濟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馮曙華介紹,目前只剩一個客運站——金華汽車西站,日發送旅客量為1000人次左右,節假日高峰期能有2000人次。“要知道,曾經一個客運站一天的客流量要達到1.5萬,高峰期要達到2萬多。”

  不止是一個城市,道路旅客出行斷崖下跌,這是整個行業面對的現實。

  先看兩組數據。據交通運輸部數據,截至2022年,我國的高鐵運營里程已經增加到了4.2萬公里,大多數地級市納入了高鐵網。根據公安部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22年,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由1.21億輛增加到了4.17億輛。

  再看全國公路營業性客運量連年下跌的現實。根據交通運輸部發佈的《2022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末全國擁有載客汽車55.42萬輛、1647.24萬客位,比上年末分別減少3.28萬輛、103.79萬客位。

  兩增一減之間,直接導致公路客運站“門可羅雀”。浙江省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甘祖德從事客運作業40多個年頭,據他分析,一方面,高鐵搶佔了公路客運長距離出行的需求;另一方面,私家車和順風車擠佔了百公里以內的出行需求。

  “大塊頭”,正在改變

  汽車客運站,不少都位於鬧市區,並且體量巨大,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塊頭”。隨著行業趨冷,不少客運站失去了使用價值。但是,“大塊頭”正在尋求改變。

  前不久,停運四年的金華汽車南站迎來華麗轉身,全面對外開放——售票廳變餐廳、候車廳變酒吧、發車臺變籃球場、停車場變足球場、游泳池——成為一個以運動為主體的綜合體。

  馮曙華告訴潮新聞記者,“不斷比選,做過十多個方案,抉擇的過程很艱難。”他介紹,他們曾經打算將客運站直接租賃出去,但考慮到這種模式並不利於公司自身的轉型,這一方案被放棄。

  後來,金華交通投資集團還提出了多種開發方案,例如:二手車市場、城市配送中心、菜市場、大型幼兒園……經過充分調研評估,他們最終決定與專業運營公司合資進行整體開發,建設城市運動休閒中心。

  就這樣,一個繽谷城市運動中心從客運站轉型而來,成為一個集體育、休閒、娛樂、餐飲、購物、青少年培訓為一體的“一站式城市運動中心”。

  在全國,不少客運站也正在嘗試,尋找“再利用”的方式。

  以“郵政+物流”形式的轉型是許多地方的選擇,依託場站資源開展物流倉儲、商貿服務等綜合服務。在吉林乾安,通過“客運站+物流服務”的轉型,日均收發貨物達3萬件以上,有效支撐了農産品、農村生産生活物資、快遞包裹等的高效便捷流通。

  旅遊轉型也是不少地方的選擇。川南城市自貢主動開通直達景區的旅遊直通車。同時,推行團體旅遊包車等方便靈活的經營服務,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川南地區最重要的旅遊集散中心。

  趨冷的客運站,需要什麼樣的轉型?

  在這個出行多元化的時代,我們真的不需要客運站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從業者已經意識到客運站轉型的重要性。幾天前,浙江省道路運輸協會在湖州舉辦了一場研討會,專門研究加快推進汽車客運站轉型發展。

  這個會議上,浙江省道路運輸協會會長、杭州長運董事長王德潤表示,客運站是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環節,是為社會提供兜底運輸服務的主陣地。

  但是,客運站趨冷是個不爭的現實。近幾年,“如何推動客運站轉型升級”已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早在2020年,交通運輸部頒布了新規,提出客運站可以做“一站多點”;前不久,又制定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汽車客運站轉型發展的通知》,加快推動客運站轉型發展。

  拯救曾經的城市地標,從業者形成共識,政府又有利好政策,轉型已經是客運站“活下去”的必由之路。

  但是,轉型也不能包治百病。長沙汽車客運站,過去六年客流量下降超八成。依託長沙這個網紅城市的巨大流量,車站探索“運遊”結合模式、“客運車定制服務”等業務轉型,但産生的效益依然杯水車薪,遠不能填補客流萎縮的巨大缺口。

  專家表示,客運站的轉型,涉及公安、交通、規劃、商務等多部門的聯動協調,僅以企業為主體進行推動,使效率及成果與預想相差甚遠。

  “一般來説,客運站地理位置都比較好,以商養站應該是一條主要出路。”甘祖德表示,發展商業,需要規劃調整,希望相關部門出臺細化政策幫助土地性質轉換,合資合作發展新的經營項目,拓展客運站“造血功能”,“每個車站也需要結合自身的區位優勢、經營特色、本地資源等多因素綜合考量,尋找時機,創造機遇,實現業態轉移。 ”

  客運站,這個曾經的城市地標,或許將以更多元的面貌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應磊 賈曉雯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