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8月24日,以“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與性別平等”為主題的第九屆河陽論壇暨“鄉村、文化與傳播”學術周在浙江省縉雲縣舉行。議程安排包含主題調研、鄉村走訪、婦女代表座談、河陽論壇開幕式與主旨演講、平行分論壇、特別圓桌論壇以及文藝觀摩等系列活動,來自全國各地六十余名專家學者在縉雲的紅色熱土與綠水青山之間,暢敘婦女解放與鄉村振興。其中,有五位台灣學者遠道而來,共話兩岸鄉建實踐。
8月23日上午,河陽論壇在縉雲縣溶江鄉新西坑村文化禮堂正式開幕,縉雲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潘巧玲主持開幕式。縉雲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閔柯在致辭中指出,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擘畫實施“八八戰略”20週年,當前浙江正以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兩個先行”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打造“重要窗口”。在此背景下,本屆河陽論壇聚焦性別平等議題,既有宏大敘事,又有微觀視角,深刻回應了時代主題。
潘巧玲主持
閔柯致辭
開幕式後,五位專家學者圍繞主題發表了生動而深刻的主旨演講。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所長、中國婦女研究會秘書長杜潔在演講中指出,需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基於中國革命和婦女運動歷史的鮮活經驗,進一步提高農村婦女在鄉村振興進程中參與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深度和廣度,將婦女發展相關議題納入鄉村振興議程,以有效地凝聚巾幗之力、發揮巾幗之智,這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實現全過程民主的重要面向。中國人民大學黨史黨建學院教授、中國婦女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宋少鵬則以延安婦女運動研究為例,闡發了“從生活出發”的研究進路。她進而指出,學術研究應重新回歸普通人的生活邏輯與意義世界,以更好地理解婦女的生計、生産與生活,理解中共婦女解放的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海榮指出,村莊財務文獻既能反映社會主義在村莊中的奠基過程,又能體現歷史時期村莊人的生産生活。加強對此類歷史材料的搶救性挖掘,有助於涵養人和積澱鄉村文化、地域文化。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卜衛在演講中分享了關於傳播(數字)技術、性別與可持續發展的批判性思考與實踐,並展示了豐富的數字素養賦能項目案例。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吳靖則從相關理論與影視作品出發,分析了鄉村/都市二元對立框架背後的社會想像、文明焦慮和行動方案。
五位主旨演講嘉賓發言
本屆河陽論壇設置了四個平行分論壇,分別以“婦女解放思想的歷史回顧與時代迴響”、“文學影視中的性別敘事與主體建構”、“新時代的家庭革命與鄉村婦女文化實踐”、“數字時代的女性媒介實踐與技術賦權”為主題,既體現了歷史與理論的縱深、融通中西的廣博,也展示了新時代性別平等實踐的鮮活案例,共計21篇入選論文在會上宣讀並得到嘉賓評議。同時,論壇還圍繞海峽兩岸不同的鄉村發展道路設置了兩個特別圓桌。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退休教授黃德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教授鐘秀梅等台灣學者圍繞“全球政經格局下的兩岸鄉建實踐”發表真知灼見,而福建屏南縣政協原主席、屏南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周芬芳所帶領的團隊則分享了“鄉村文創與古村落活化的屏南經驗”。從農民運動到文創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福建與台灣山海相連,血脈相親,兩岸學者與實踐者關於鄉村發展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在新西坑這個正在美麗蝶變中的浙西南小山村得到了昇華。
分論壇掠影
本次河陽論壇學術周活動落址于縉雲縣溶江鄉,定期于七夕佳節前後,亦富有深意。縉雲縣南鄉片區的溶江鄉、胡源鄉一帶有濃厚的陳十四娘娘崇拜文化傳統,這裡的國家級非遺“張山寨七七廟會”為學者們思考性別平等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係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同時,作為革命山區、老區,南鄉一帶又有大量的革命女性,這些戰爭年代的女黨員、女交通員和女遊擊隊員承載著“巾幗不讓鬚眉”的紅色革命精神。因此,在學術論壇正式開幕之前,與會學者參加了為期兩天的主題調研與文化觀摩活動。這些活動包括考察紅色文化紀念館、拜訪革命媽媽、調研各類共富工坊、與縉雲各界優秀女性代表座談以及觀摩宋韻集體婚禮與觀看鄉土文藝演出等。
文化觀摩剪影
在青山碧水環繞的新西坑村,第九屆河陽論壇暨鄉村、文化與傳播學術周圓滿舉辦,小山村裏不僅誕生了具有國際高度的前沿學術思想,而且展現出了城鄉融合的生動實踐。參會學者們在村中溫暖的浸潤式生活體驗,得益於基層幹部、村民特別是勞動婦女的熱情接待與辛勤付出,也為新西坑村甫落成的“雲棲湖畔”文旅建設、溶江鄉的強村公司運營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也印證了本屆河陽論壇的主旨:性別平等與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共同富裕之間有著深刻有機的聯繫。婦女在社會主義建設和實現共同富裕過程中的主體意識應該得到理論和實踐層面的雙重突出,只有根植鄉土、自主探索、融通中外、批判創新,才真正有助於將婦女解放、性別平等轉換為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共同富裕的核心內涵與實踐動力。
新西坑村村景
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與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指導,中共縉雲縣委、縉雲縣人民政府主辦,縉雲縣黃帝文化發展中心(縉雲縣國際人文交流中心)、中共縉雲縣溶江鄉黨委、溶江鄉人民政府、縉雲縣河陽鄉村研究院承辦,麗水學院民族學院協辦。
集體合影
來源:中國網 | 撰稿:王欣鈺 攝影 何海洋 陳威宏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