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大學生就業數據豈容作假
發佈時間 | 2023-08-14 08:54:50    

   教育部近日派出多個工作組,赴各省開展專項核查,嚴查就業數據弄虛作假。就業數據造假,反映出部分高校畸形功利的政績觀,實屬自欺欺人。真實準確的就業數據,是開展穩就業工作的重要依據,對各種造假行為須保持零容忍態度。

  就業率是衡量高校辦學水準的重要指標,高就業率有利於提升高校影響力和美譽度。為了讓數據“看上去漂亮”,部分高校不在幫扶方面下功夫,反而動起了歪腦筋,絞盡腦汁給數據注水,甚至出現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等“奇葩”做法。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業數據,對就業大局和高校學科設置産生了惡劣影響。

  一是干擾部門決策。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龐大,不同地區和類別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對國家就業大局有重要影響。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層面,都需要客觀翔實的就業數據作為決策參考,進而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一些高校的弄虛作假,會誤導決策,干擾有效政策的出臺,也浪費了寶貴的公共資源。

  二是影響專業調整。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就業率較低的專業,需要縮減招生計劃甚至停招。這項規定,是為了讓高校的專業設置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相適應,避免盲目開設專業。透過真實的就業數據,能夠看出哪些專業不再適應社會需求,哪些專業需要縮減招生規模。一些高校對就業數據造假,不利於及時調整專業設置,最終造成人才供求錯配。

  真實是數據的生命。對於高校就業數據造假行為,應深入剖析原因,採取有針對性的舉措。除了加強不定期抽查督導,應加大對統計造假的懲罰和問責力度,進一步明確就業數據統計量化指標,壓減造假空間。

  減少中間環節干擾,也能讓數據更接近真實。高校作為利益相關方,其自身公佈數據的客觀性容易引發質疑。在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嘗試推廣畢業生在第三方就業系統直接填寫資訊。例如,教育部向2023屆高校畢業生發送資訊,提醒畢業生及時登錄全國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登記系統確認本人畢業去向資訊,就不失為一種好的嘗試。

  赤裸裸的數據造假行為,有悖于教書育人精神,也敗壞了社會風氣。一經發現高校存在虛假簽約、虛假證明等違規行為,應依規依紀嚴肅處理,絕不姑息相關責任人,切實維護畢業生就業合法權益。

來源:經濟日報    | 撰稿:郭存舉    | 責編:徐敏娜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