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年輕人熱衷中醫養生,“惜命”背後如何不走入誤區
發佈時間 | 2023-07-22 10:30:08    

   近日,曬背的話題頻頻登上熱搜,各大社交平臺都能見到網友曬出五花八門的露背照,不少明星也加入其中。中醫認為夏養陽,陽在體表、體內虛,曬背可以用自然界的陽氣補充體內的陽氣。

  昨天,7月21日,入中伏。雖不屬24節氣,但國人的DNA中,對於三伏間的這個特殊日子,總會和養生結合起來。搜索“伏季+養生”,祛濕與健脾成為高頻詞。

  近期,一位女網友因伏天脾胃虛弱,濕氣重,臉容易出油,便將炒薏仁當零食。一週後,臉上油不出了,但卻得了腸梗阻,此事也衝上了熱搜。

  來自《女友》雜誌5月刊“趣數字”的調查顯示,我國90後半數以上有脫髮、掉發、視力減弱的困擾,四成以上有肥胖、運動能力下降的情況,三成出現了免疫力下降的問題。目前,九成以上90後已有養生意識,超半數已經或準備走在養生的路上。

  事實上,近年來在年輕人中颳起了一股自學中醫養生熱,是重拾傳統文化瑰寶,還是單純更加“惜命”?

  30齣頭,她們入了中醫的“坑”

  33歲的小月是上海人,從事酒店人力資源工作,接觸中醫已有7年多。大學畢業後,她的第一份工作需要三班倒,夜班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我比較惜命,便開始關注健康相關資訊。”

  趣數字的調查還顯示,三成以上的90後,跟小月一樣,感到自己免疫力下降,還有兩成以上的會出現聽力減弱、耳鳴的狀況。

  杭州姑娘毛毛比小月大一歲,她説自己和身邊的朋友一過三十歲就陷入了差不多的狀態,有一點小病,不算大,但卻讓身體很不舒服,而且,這類病很難通過西醫的特效藥得以治愈。她則患上了耳鳴,且聽力不斷下降,雖然經過治療恢復了聽力,但之後耳鳴會像傷疤治愈後的傷痕永遠存在,“我不甘心,才三十齣頭就要一直耳鳴下去了。這就像困獸自救的本能,一個年輕的生命想要一個健全無病痛的身體,非常樸素的願望。”

  在浙江省人民醫院中醫科醫生孔燕妮的門診室裏,來“看病”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其中白領、碼農、學生佔比較多。隨著人們對健康問題日益重視,年輕人自覺身體不適來就診者越來越多,但他們往往沒有器質性疾病,西醫沒有明確的用藥指徵,此時便想來尋求中醫的幫助。

  現代年輕人群中亞健康狀態較為普遍,孔燕妮分析,一方面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例如過食肥甘厚味,久坐缺乏鍛鍊,常態化加班熬夜等,另一方面學業和社會壓力也不容小覷,可以出現情緒不穩定、失眠、納差、腹瀉等臨床表現。

  調查發現,與傳統認知不同,現在的年輕人表現出了較高的對於健康相關資訊知識的關注度。65.58%的青年表示比較關注或非常關注健康資訊知識,僅有0.6%的年輕人表示不關注。

  在浙江中醫藥大學的老師連暐暐看來,自學中醫的動力一是來自自身,自己身體上有些小病小痛,去醫院看有點小題大做,於是通過自學想進行“自救”,二是來自家人,有親近的家人患病,希望能夠通過自學來幫助到他們。

  毛毛最初就是從家人重病之時,開始頻繁地接觸中醫理念的。她覺得在專業如此細分的年代,自己在工作之餘成為一個西醫難度極高,實操難度更高,而中醫就可親許多。

  自學中醫後,她們生活發生了改變

  學醫是一個嚴謹又漫長的過程。相較于普通的四年制大學,醫學的本科即有五年之久,加上碩士三年,有的甚至還要繼續攻讀博士、博士後學位。可以説,醫生的成才年限是比較久的,當同齡人已步入社會、小有成就之際,學醫的卻還在讀書,於是,醫學圈有一句“勸人學醫,天打雷劈”的笑談。

  孔燕妮表示,現代院校體系的中醫和以往師承的不同,他們也需要系統地學習西醫知識,在此基礎上還要學習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方劑、四大經典、中醫內外婦兒等等。

  小月最初涉獵的是關於現代科學養生和中醫養生等資訊,之後因為對中醫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便會看一些書籍、購買線上學習的中醫課。一週五天的中醫課程,每天早上半小時的正課,傍晚是針對正課的輔導課,課程包括史課、天文課、理課、文課、字課、知己課、樂課、茶課、書法課,之後她還學了專門的養生課,另外還參加過線下的艾灸課、中醫臨證課。

  毛毛則是從讀《黃帝內經》開始的,了解中醫的理論知識,也會學中醫美食課,“就是用君臣佐使的中醫理念去做菜”,還學了中醫六藝裏面刮痧、艾灸,另外還有瑜伽,總共學了三年。

  這些年輕人很清楚,自學中醫跟學院派的學習內容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不過自學中的辨證法這類中醫內容跟學院派是相通的。”他們自學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養生保健,因此會更注重這方面的感受。

  連暐暐回憶,平時她在臨床跟患者交流時,就碰到過一些年輕人會跟她探討中醫學的內容。有一次她就聽出來了,“這個年輕人是讀過《傷寒論》的。”

  自學中醫後,毛毛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從作息到吃飯,再到穿衣,都會注意。

  以前,她在12點前睡,覺得已經很好了,但學中醫後發現像她這樣腸胃不好的人是一定要在9點左右休息才對身體有利。

  入伏後,她則按照中醫中順時養生的原則,將自己主食換成了小米。“在傳統中醫中,夏天裏面有個長夏,也就是對應的三伏天,它其實是單獨一個季節,我們就配合四季做一個順時養生,在每個季節的食物都會有所不同。”夏天,她不穿露臍裝,會穿襪子,進地鐵帶一條圍巾去護住脖子上的大椎穴。

  小月表示,學了中醫後,她會根據自己的體質、季節,選擇適合自己的、應季的、當地的食物吃,喝水遵循不渴不喝、渴必熱飲的原則,除了白開水會選擇喝一些薑茶、灸棗茶之類的,不喝冰飲、冰淇淋這些。

  網際網路,讓中醫自學更便捷

  早在20年前,就有學者提出,年輕人對中醫不“感冒”,需要加強中醫宣傳。10年前,仍有人希望“中醫藥需‘年輕化’”,不僅是受眾,還包括中醫隊伍。時至今日,在小紅書上“自學中醫”的筆記已達2萬多篇。很多年輕人更願意在網路上分享自學中醫的養生保健經。

  連暐暐説,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大家通過音頻、視頻渠道來獲取中醫方面的知識更便捷,此外,如今的中醫書籍大多為白話文,編寫得也相對通俗易懂,更強調實用性,這也滋養了自學中醫的土壤。

  年輕人對中醫的理解也更加多元,不僅局限用於防病治病,“我理解的中醫是中華民族的大智慧,是非常高級的,以人為本的,並且是百花齊放的,是普通市民都可以學以致用、保養自己的。”小月説。

  孔燕妮覺得,和西醫的診治思路有所不同,中醫的優勢也被大家所認識,它講究的是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很多人都知道,中醫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它講究治病求本。當然,好的中醫並不是“慢郎中”,在某些疾病中,用藥甚至可以一劑即愈,效如桴鼓。像一些婦科、骨傷科、肺脾系統的疾病,其實都是中醫的優勢所在。除了傳統的湯藥以外,針灸、推拿、拔罐、敷貼等均是中醫的有效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央視財經公佈的《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2020-2021)》的受訪者學歷來看,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對健康資訊知識的關注度也在提高。年輕一代的文化水準普遍提高,中醫由此更容易被他們所看見、願意接觸。

  隨著中醫科普和養生理念的傳播,一些中醫概念逐漸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在孔燕妮的門診裏,時常能聽到病人如是問道:“醫生,你看看我的濕氣重不重?”“濕氣”這一概念雖有濫用之嫌,但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中醫辨證法的深入人心,以及大家對中醫養生的認同感。

  政策引導給中醫添了一把火。中醫養生,2008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自學只是“皮毛”,看病治療還是要專業醫生

  自學好中醫並非易事,接觸了7年中醫的小月至今仍覺得自己還是個門外漢,所以她打算今後不斷地深入學習中醫,“活到老學到老,因為中醫真的太有意思了,也非常有用,是讓人老有所依的學問。”

  也因此,她不會主動用所學到的“皮毛”指導別人的養生保健。醫不叩門,除非是比較親近的也信任她的只是有小問題的朋友家人,她會主動用所學指導他們,此外,她表示不會主動發表個人的意見,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決定。

  毛毛告訴記者,對她而言,中醫不是一种醫學,而是一個傳統中國人的必備修養,她是把它當做一種修養去練習的,她還有一個未來的願望清單,包括想去學一門樂器,可以用它抒發感情,“其實這也是中醫的一部分。”

  小月也覺得中醫並非是大家想像中治病那一種“功效”,她覺得中醫對她思想上的幫助是最大的,讓她能意識到什麼對自己最重要,如何真正地尊重、善待自己和他人,知道正確的路的方向,心安而不懼。

  浙江中醫藥潮鳴智庫首批成員專家、浙江省國醫名師俞景茂説,現代人對養生保健的需求很大,有這樣的需求就會持續這樣的熱度,年輕人關注中醫,學習一些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很好的傳承,也給中醫注入了新的生命,但一定要注意把握好“度”,給人看病治療還是要專業醫生。

來源:潮新聞    | 撰稿:孫燕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