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切實推進非遺系統性保護,7月20日-21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在杭州市桐廬縣舉辦全省“非遺助力共同富裕”工作培訓和交流活動,省廳非遺處、各地文旅局非遺處、非遺保護中心等300余名代表,以及抖音、淘寶、浙江大學等平臺和機構開展非遺聯創資源對接,開啟新時代非遺共創共用。
推進非遺系統性保護,聯創新産品
如何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從而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當代價值,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浙江突破非遺單體保護思維,發揮整體優勢,尋求聯創共用。2022年以來,浙江非遺保護以省級文化傳承生態區建設、傳統工藝工作站建設、非遺工坊建設為抓手,在該省建立省級傳統工藝工作站20個(含創建),市、縣級傳統工藝工作站14個,34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引領164個傳統工藝項目,整合高校、研究機構、大型文創公司等力量,圍繞“研究、研發、研培”核心任務,切實發揮平臺作用,以當地非遺工坊為支撐,打造文化標識、振興傳統工藝、深化文旅融合、擴大傳承人群、形成産品矩陣、做強相關産業,提升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能力和水準。
本次培訓創新形式,非遺保護行政部門、非遺傳承人、非遺相關企業以及傳統工藝工作站的共建單位齊聚一堂,開展傳統工藝高品質發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資源對接。
7月20日晚的傳統工藝高品質發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資源專項現場對接會上,分為“衣(織染繡)”、“食(油鹽醬醋餅肉飯)”、“藥(傳統醫藥、傳統制茶及習俗)”、“器(金木土手工藝)”、“統(行政人員、平台資源)”五個平行會場,開展聯創互動,鼓勵非遺項目間、相關企業間、不同地區間的深度合作,共同營造有傳統的生活方式,擴大非遺産品應用場景。
聚焦非遺保護熱點,探索新路徑
浙江作為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推動傳統工藝高品質傳承發展”和“非遺助力鄉村振興”雙試點省份,以兩個試點任務為核心,在全省範圍開展了“非遺助力共富”試點縣(市、區)工作,指導和支援各地先行先試,成效顯著。截至2023年5月,浙江已建成省級非遺工坊87家,市級非遺工坊131家,縣級非遺工坊841家,各級非遺工坊銷售額53.1億元,培訓各類人員近2萬人,吸納就業人數16.37萬人,産業鏈延伸帶動就業552.7萬人。
在試點實踐中,智慧財産權保護、傳統工藝創新發展、非遺與旅遊融合成為核心問題,破題當前瓶頸也是非遺高品質發展的必經之路。活動安排了傳統工藝創新發展與渠道建設課程,由抖音集團文創中心負責人授課,以實踐探索從原材料改良到工藝創新、從設計創意到銷售渠道,從用戶需要到品牌建設,為參會人員提供了實戰指南。與省市場監管局緊密合作,邀請浙江省商標品牌專家顧問團資源專家,針對非遺與智慧財産權保護專題授課,普及相關法律知識,剖析案例,並現場對當前非遺保護面臨的智慧財産權問題展開深入探討,並召開《關於智慧財産權助力非物質文化遺産等傳統文化高品質發展的意見》討論會,與省市場監管局職能處室、智慧財産權保護中心共同探討非遺智慧財産權保護路徑。邀請開展具有豐富非遺遊線經營實踐的專家,共話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分享非遺遊線實操心得,從商業視角厘清非遺項目與旅遊資源的關係,經營主體的作用以及如何回應當前遊客新需求。
聯合各大平台資源,共建新渠道
非遺傳承與科技創新、商業渠道、宣傳推廣密不可分,如何在提升非遺社會能見度的同時,幫助非遺産品打開市場,進而增加傳承人群的收入,市場主體的活力,是大家關注度討論度最高的話題。浙江省非遺保護對此開展了有益探索:渠道創新,今年3月,桐廬“新合索面”非遺工坊的“新合索面·盒馬鮮生”(杭州解百店)首店開業,通過盒馬新零售將非遺特色美食呈遞到千家萬戶。還將通過“雲探非遺工坊”的形式,與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一起雲遊非遺工坊,宣傳推介,線上展銷。技藝創新,“宋韻薪傳”傳統工藝工作站就絲蛋白技術、絲綢復古技術、“絲綢+”項目、國潮文創産品等絲綢具體方向的應用進行研發創新,引進ICOLOR數字化色彩管理系統,對108個工序節點進行了數字化改造和標準化制定。
本次活動邀請了淘寶、抖音等平臺參與合作共用,邀請浙江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中國茶葉學會等高校和機構參與合作共創,將開啟浙江非遺從著眼産品銷售到生活方式推廣、從傳統産品呈現到非遺+萬物的應用場景、從體驗傳統文化到參與構建文化傳統,實現消費人群破圈。
本文照片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相麗眉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