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講好中國故事 助力鄉村振興 “借古開今——文化藝術賦能鄉村振興”兩岸學術交流研討會在遂昌舉行
發佈時間 | 2023-07-04 21:00:51    

   7月2日,以浙江省遂昌縣礁灘鄉獨⼭村為例的“借古開今—文化藝術賦能鄉村振興”兩岸學術交流研討會在遂昌縣舉行。研討會由遂昌縣委宣傳部和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主辦,礁灘鄉人民政府承辦。兩岸古村落保護、文化場所管理運營和建築規劃等方面的資深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獨家解讀獨山村近千年村落文明興衰史,分享基層調研實操成果,探討今日中國鄉建之道。

1.jpg

遺世獨立的古村落

  獨山村是遂昌縣西南山區烏溪江畔的一個古村落,1991年被列為浙江省三個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村莊周圍高山聳立,村前孤峰獨峙,江水清流,自然環境優美。南宋時,尚書左丞葉夢得曾孫葉巒視此地山奇水秀,風光獨好,自松陽縣古市卯山遷居於此,逐漸形成村落。歷元至明初,葉、朱、周、邵諸族居此,日益興盛。村內明清時期典型建築至今保存完好,延續了古村落歷史文脈,使每一個走進村寨的遊人感受到古樸的山區生活氣息撲面而來。作為首批入選的中國傳統村落和國家級文化名村,獨山村展現的地理風水、宗族社會、歷史沿革、明清建築、自然生態、人文故事、道家哲學等文化脈絡十分豐富完整,堪稱浙江古村落縮影。村莊目前居住著一百多戶人家,青壯年大多遷居村外,剩老人留守。和大多數中國古村落一樣,獨山村也面臨著開發和保護的難題。

2.jpg

  研討會圍繞“打開獨⼭村”和“村落機理與遠景”兩大主題展開專題演講和討論。

3.jpg

  杭州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根民從《平昌獨山葉氏族譜》入手,梳理了獨山葉氏的延續脈絡和主要代表人物。他指出,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持續時間較長的割裂、動蕩時期,也是各民族融合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為了躲避饑荒兵燹,北方各族紛紛遷徙至江南地區,這在葉氏族群身上也體現得十分明顯。而元明清三代直至現當代,葉氏一族在中華大地上名家輩出,究其原因,中國古人向來倡導的“慎終追遠”傳統思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獨山葉氏第三十一代後裔、遂昌圖書館助理館員葉岳華近年致力於譜牒文化的研究工作,並開展了獨山葉氏遷徙情況的實地調查,累計走訪浙、閩、贛三省30多個縣300多個村1000多戶家庭,積累了大量的基礎素材。他從《平昌獨山葉氏宗譜》中的四時祭禮和墓葬風俗入手,以祭祀程式和墓葬特點為重點,解讀了獨山葉氏家族延續千年的傳統禮儀,幫助人們從歷史發展、價值觀念樹立和文化精神培養等方面了解葉氏家族的“生存密碼”。

  知名攝影師、浙江省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張力配合一個20分鐘的航拍視頻,闡述鏡頭語言文人視角下的獨山古村。畫面中,一條碧水劈開群峰,那就是烏溪江。隨著鏡頭徐徐推進,青城山、龍門山、芙蓉峰、玉女峰逐漸涌現,峰巒疊嶂如凝固的洶湧波濤。幽谷間飛瀑流泉,如仙境一般。群山護衛著獨山村,像安全的襁褓。連綿群山、綠色田野、澄澈江水、古樸村莊……嫋嫋炊煙升騰在山谷間,分不清哪是山間雲霧,哪是人間炊煙。葉氏家族就在這如詩如畫的地方繁衍生息,耕讀傳家,留給世人寶貴的文化遺産。

4.jpg

村落機理與遠景

  初到獨山村的人可能會被一個現象迷惑,那就是這個村子不是坐北朝南,而是坐東向西。因為村子的東面是山,為了生存,他們要將最好的條件留出來種莊稼。於是葉氏先民選擇兩山低坳處佈置居所,而將濱水向陽之地用作林地和耕田,以確保後人能長期樂居於此。這種生産優先的選址佈局在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築師姚欣看來,正是體現了浙江先民順勢而為的務實精神和因地制宜的開放心態。姚欣長期關注浙江鄉鎮發展,參與美麗鄉村和美麗城鎮的理論研究和建設實踐。他將獨山比喻成一本書,初讀詫異於選址的獨特性,隨著閱讀的深入,發現獨山之妙,不僅僅與人不同,更在於勝人一籌。他以古牌坊到財神廟這一段為例,分析了獨山村建築的傳統智慧。他認為獨山是村,又不僅僅是村,而是一方邊界有序內核豐盈的天地,一個尋常地段精巧利用的典範。

  像獨山這樣的國家級傳統村落在浙江還有700個。浙江工業大學建築系教師謝榕長期擔任浙江省古村落規劃組專家組成員,從業38年走訪了數百個江南古村落,對中國文化的落地與實踐有一些獨到的心得與體會。他從以涵養人才為初心這個角度,分析了獨山村的村落設計。他指出,當前城市建設趨向現代化、高層化和西化,很難看清歷史文化的脈絡。偏遠地區的優秀村落儘管破敗,但還能梳理出中國特有的規劃與營造特點。如果這項研究工作現在不做,後人就更難了。古代規劃偏文化,人們舍得化時間丈量腳下的土地,與天地對話。而現在的規劃偏工程,缺少了文化的延展。

5.jpg

  浙江省建築科學設計研究院景觀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方建勇認為,獨山村所保存的傳統物質形態、積澱的文化內涵潛質與歷史發展的完整性,是目前國內眾多古村落保護、旅遊商業化開發形態中極少具備的,要高度重視這種文化稀缺性,不宜將獨山裝扮成表麵粉飾、泯然于眾的網紅打卡地。他從獨山村的風水地理、文化脈絡、文物現狀等方面,闡述了為什麼要保護獨山這個問題。並從宏觀長效保障和微觀技術保障兩方面提出建議,如制定完善的文旅商業運營計劃,規劃投建運維一體,通過高品質文化宣傳和商業運營,真正活化獨山的文脈和經濟。開展建築識別與分類保護,對文保建築重點保護,嚴格控制改造;具有鄉土特色的老民居一般保護,修繕改造必須保留原有風格與材質的特質;對已被部分改建的文保建築或傳統民居,將不協調的部分進行拆除或改造修繕。成立技術專家委員會,審核工程,防止工程慣性對人文遺跡與自然環境造成“改造性破壞”等。

  研討會由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藝術管理系客座教授何春寰主持。專題演講結束後,一直致力搶救、保護和發揚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台灣《漢聲》雜誌創始人黃永松、東南大學建築國際化示範學院教授及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夏鑄九、台灣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趙剛、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美術教育係副教授李桐、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熊鵬翥、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教授、國家文化新經濟人才種子培養計劃客座教授張正霖等兩岸學者圍繞山水與人的良性互動與反向隔閡、鄉村建設、農村振興、藝術教育等多個議題進行了交流討論。

  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裏,與會專家學者還將深入到獨山村、蟠龍村、王村口、九龍口、蔡和村、蔡口村等地,專題考察獨山村保護現狀和烏溪江沿線古村落面貌,追尋獨山葉氏歷史軌跡,感悟浙江鄉土文化魅力,探索古村保護開發新思路。7月6日,研討會將移師杭州繼續進行。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