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再度開啟高溫模式,這一陣子北方為何熱過南方
發佈時間 | 2023-07-03 08:28:33    

   近期,我國北方多地經歷了一輪猛烈的高溫天氣過程。隨著高壓脊再度登場,北方又將開啟新一輪高溫模式,並持續多日。北方接連不斷的高溫天氣是怎麼形成的?為何眼下北方反而熱過南方?這樣的高溫天氣還將持續多久?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究其原因,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分析有4點:一是華北、黃淮等地受到較強盛的暖氣團控制,影響時間較長;二是在高壓脊的控制下,天空晴朗少雲,有利於太陽輻射增溫;三是目前正值夏至節氣前後,白晝時間長,長時間的日照有利於氣溫升高以及高溫出現和維持;四是在華北、黃淮等地,天氣乾燥、空氣濕度小,這些都有利於氣溫升高。

  面對接連而來的北方高溫天氣,網友們表示要去南方避暑。張芳華表示,往年6月下旬至7月初,華北、黃淮等地最高氣溫的平均值和南方基本相當,但是從最高氣溫的極大值來看,北方高於南方。主要原因是南方此時正處於梅雨期,一方面降雨較多,副熱帶高壓尚未控制該地區,所以南方多地最高氣溫的最大值並非很高;另一方面,北方地區此時受大陸高壓脊控制,輻射較強、空氣乾燥,所以容易出現極端高溫天氣。

  “我國各地高溫集中時段有明顯地域差異。對華北地區來説,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容易出現高溫天氣,連續數天的高溫出現在6月也比較常見,這段時間主要以幹熱型高溫為主,表現為氣溫高、濕度小。”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高輝説,7月後期,隨著副熱帶高壓北跳和夏季風往北推進,北方水汽輸送和大氣濕度增加,雲量也會增多,易出現悶熱天氣。但需要説明的是,人體體感溫度不同於氣溫,濕熱型高溫還受到濕度影響,往往會加重人的體感溫度。

  高輝表示,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無論我國南方還是北方,極端高溫發生的頻次都會快速增加。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夏季我國華北和黃淮等地氣溫偏高,與之相伴的是高溫日數也會增多,所以今年夏天北方具有較大概率比往年更熱。在這種情況下,部分觀測站打破歷史極值也有一定可能性。

  北方新一輪高溫,京津冀魯豫一帶仍然是核心區,局地氣溫還可能突破極值。尤其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鄭州的高溫總日數有望達到5天至7天。不僅白天高溫持續時間長、強度大,最低氣溫也將明顯抬升。6月底前後,天津、石家莊、濟南、鄭州等華北平原部分地區的最低氣溫將達到30℃左右,悶熱的夏夜即將到來。

  專家提醒,持續高溫將增加戶外活動發生中暑或熱射病風險,需做好防暑降溫工作;能源需求加大,建議相關部門做好水電等供應;戶外活動和田間作業人員要做好健康防護,並加強城鄉和野外用火安全。

來源:經濟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