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看見年輕的力量 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青年擔當
發佈時間 | 2023-06-28 08:56:15    

   “我嘗試著將甲骨文這種古老的文化以及其中蘊含的情感,以新媒體這樣現代化的方式來展現,在交流傳承中為新一代年輕人帶來快樂或者是力量、鼓舞、安寧,這也是國學的力量。”這是漢字文化推廣自媒體人李瑩向聽眾分享研究和傳播甲骨文的樂趣。

1.jpg

  6月27日,來自科技、文創、自媒體、新興行業等不同領域的青年和浙大城市學院的年輕師生一起,圍繞“看見青年 理解城市”這一主題,用青年的視角、青年的語言來表達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青年群體對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理解和實踐。

2.jpg

  在活動中,浙大城市學院醫學院青年學者,美國護理科學院Fellow曾迎春以《新青年視角看城市健康》為主題講述了她從城市的旁觀者向參與者和建設者的轉變。她認為應當把青年身心保健嵌入到城市的整體建設規劃,“城市和青年之間是一種雙向奔赴,社會的發展主要還是靠青年人去參與和建設。”

3.jpg

  家政培訓師劉宇婷以《從畏懼到陪伴:90後養老護理員的自述》為題分享了她的成長經歷。從剛入行的“畏懼”和內心拒絕,到她與老人之間的互相溫暖與陪伴,她用一個個陪護過程中的動人故事直擊人心,贏得現場滿堂掌聲。她在講臺上自信地説,“我在杭州得到了很多的幫助,我會足夠努力積攢更多幸運,攀登上我想要的彼岸。”

4.jpg

  青年導演、自在影像創始人蘇家銘分享的題目是《讓有溫度的影像連結生命》。他講述了自己通過拍攝紀錄片為山西一對農民伕婦提供幫助的故事。他説:“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如果我們把這樣的連結能夠更多一點,我們相信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一點。”同時發出號召,“我希望大家能和我們一起去傳播這樣的好故事,無論哪種形式,我相信都是美好發生的開始。”

5.jpg

  2050自願者、PINGIC拼格創始人劉志良以《科技賦予文化新生》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我們的文化需要被使用,而不是存放在博物館或展覽館。”

6.jpg

  杭州城市大腦技術與服務有限公司研發總監曹偉圍繞《成長與“城長”的探索實踐》進行分享,他指出,城市的發展如同人的成長,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即“城市病”。城市大腦正是為了解決“城市病”誕生。

  四位青年以“青年觀察員”的身份全程參與,並給予點評。城市大腦研究院院長助理劉靖表示,青年最大的特徵是朝氣蓬勃,杭州對青年人、新業態的也有很好的包容。浙江之聲新聞中心副主任兼採訪部主任袁奇翔認為,這場活動是一次跨界的碰撞,青年人要靠自己奮鬥,結合時代與城市的需求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任天表示,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去“內觀”,探索如何在快速變化中保持內心的平靜,這樣在從事各類工作時才能找到方向,擁有內生動力。潮聞天下傳媒創意設計中心主任徐潔表示,青年和城市最理想的關係就是雙向奔赴。

  在場其他青年也從自身經歷出發,進行了不同視角的分享,讓現場師生深受啟發。“聽了青年老師的分享我受到很多啟發,他們把自己的興趣與工作相結合,成為了最好的自己,也成就了最美的事業。”浙大城市學院學生胡宏偉表示,“我想向他們學習,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紮根平凡崗位,錨定前沿需求,為杭州建設世界一流的國際化大都市添磚加瓦。”

  參加今天活動的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就是浙大城市學院附屬高級中學——杭州市源清中學的高三畢業生。學生徐瑞陽表示,“我也非常喜歡漢語言文學專業,看過李瑩老師的抖音視頻,今天看到真人很興奮,希望也能向她學習,為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做出自己的貢獻。”

8.jpg

  “數據·新知·態度”是今天活動的主題詞,也代表了當代青年進步與發展的核心素養。本次活動由城市大腦研究院主辦,旨在展示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的積極向上力量,增強青年與城市之間的聯繫互動,促進青年與城市之間的共同發展。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