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浙江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這是浙江首個貫徹落實《科普法》的地方性法規,也是黨的二十大後,全面貫徹落實《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精神的首個地方性法規。
浙江為什麼在此時專門就科普立法?《條例》對浙江的科普工作有哪些具體規定?與每一個浙江人有怎樣的關係?
6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就《條例》出臺舉行專場新聞發佈會。圍繞其中的關鍵問題,潮新聞邀請省人大法工委、省科技廳、省科協等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詳細解讀。
科普事業蓬勃發展,《條例》應運而生
在説科普之前,先説説科技。
當今,新一輪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興起,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歷史性交匯,在這一變革中,科技是關鍵變數。
浙江自古重視科學技術的發展。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尤其是南宋定都杭州後,因政治調整、經濟更新、文化重建,科技得到快速發展。中國歷史上的重要發明,一半以上都出現在宋朝。而《夢溪筆談》的作者北宋沈括、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畢昇,這兩位中外公認的科學巨匠,都是錢塘(今杭州)人。
談完古,再來論論今。
邁入新時代以來,浙江充分發揮創新引領發展的重要作用,科技創新進入了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關鍵階段。“網際網路+”、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基於三大科創高地細化的15大戰略領域縱新推進;國字號創新平臺加速集聚,國家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實現零的突破,10大省實驗室全面佈局。
當然,實現創新發展,除了科技創新外,科學普及是另外“一翼”。
浙江的科普工作,素來“敢為人先”:早在2003年5月26日,浙江開全國之先河,創辦“科普節”,9月20日,首屆“浙江省科普節”開幕,同步開展“神舟科普展”。近年來,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銀齡跨越數字鴻溝”“群團助‘雙減’”,公共場館科普化等一批科普工作或被發文全國推廣,或被批准開展試點。
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簡稱“《科普法”)正式頒布實施,這是世界上首部科普法。頒布實施二十多年來,我國已逐步形成了國家立法、地方條例、部門規章、行政法規為主體的科普法律制度體系,標誌著我國科普工作步入法治新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等相繼出臺,科普事業蓬勃發展,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公民科學素質持續提升。
因此,浙江出臺《條例》,既是時代的召喚、歷史的必然,亦是我省加強科普法治建設的的重要舉措,對深入推進浙江科普事業高品質發展、有效服務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浙江篇章”具有重要意義。
5月26日,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全票通過了《浙江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這也説明,浙江全社會對科普工作形成了廣泛共識。
立法歷時七年,是廣泛宣傳、凝聚共識、推動工作的七年
要給一個省的科普工作立法,並不是一件拍腦袋的事。
省科協科普部部長龍愛民介紹,浙江的科普立法工作,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2017年開始,一批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通過建議和提案等多種形式,呼籲加快科普立法。
為響應這一要求,省科協會同有關部門牽頭成立起草小組,分赴廣東、天津、山東及省內各地開展立法調研10余次,組織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浙江省立法研究院等單位專家編制8個方面、37個專題資料25余萬字,聯合省司法廳等部門召開改稿會近20次,形成《條例》調研稿和立法評估報告。
當然,《條例》的正式出臺,不僅需要調研論證,更需列入省人大立法計劃,駛入立法正式軌道。
2022年2月,時任省委書記袁家軍在省科協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明確提出,要讓崇尚科學、崇尚創新成為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要標誌,積極推進科普立法,構建高品質科普服務體系。同年6月,《條例》由省人大教科文衛(工作)委員會直接提請,科普立法自此摁下“快進鍵”。
在廣泛徵求意見,深入杭州、溫州、嘉興、衢州等地開展調研,徵集到立法建議350余條。起草組對建議進行逐條認真研究,反覆溝通論證,充分吸納。
9月26日,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上,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科學技術普及條例(草案))》。
《條例》(草案)通過後,省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馬不停蹄,接力而行,在再次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深入紹興、台州、衢州、湖州等地,與基層一線代表、科技人員就《條例》的可行性反覆論證、認真修改。2023年5月26日,《條例》在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審議通過。
由此看來,立法的七年,是充分溝通、廣泛宣傳、凝聚共識、推動工作的七年。解決了一批長期以來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凝聚形成了一批促進科普創新創新發展的廣泛共識。
《條例》有亮點,多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這份《條例》有什麼亮點?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田夢海介紹,《條例》共有七章,五十四條,6200多字,對科普工作誰來開展、如何組織管理、資源如何開發整合、如何提升科普活動成效、如何壯大科普人才隊伍等等,對新時代科普工作進行系統性制度設計。
《條例》最大的特色亮點之一,就是將科學普及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貫穿《條例》始終,充分體現了地方條例對上位法和國家法規的細化、具體化和可操作化。
“科普是全社會共同的任務。長期以來,科普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組織管理涉及諸多部門和單位。”田夢海説,此次《條例》將各部門單位職責盡可能明晰化,強化各級政府領導職責和重點部門(單位)管理職責。
《條例》另一個亮點,是突出應急科普、生態文明科普、科普宣傳三大重點領域科普的職責。
田夢海介紹,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理念誕生地,條例專列單條對生態文明科普職責予以強化。
在落實推進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聯動發展方面,省科技廳副廳長周土法介紹,省科技廳將充分發揮科普聯席會議機製作用,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對科普的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科普對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推動科普工作創新發展。另外,還要充分發揮浙江民營經濟大省優勢,激勵一批企業和企業家做科普。
在充分利用公共文化體育場館開展科普活動方面,省科協副主席陸錦介紹,去年,中國科協批准在我省湖州、蕭山開展的公共場館科普化改革試點,《條例》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利用文化體育等公共場館開展科普活動,推動黨群服務中心、社區服務中心(站)、農村文化禮堂等場所增強科普功能”。
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率先在浙江開展試點並全面推廣,《條例》中明確“本省支援科普教育基地和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設”“引導中小學生參觀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另外,科普數字化改革、高新技術企業做科普,都是浙江的探索和實踐,充分展示了浙江敢為人先、先行先試的本色。
《條例》還就科普人員普遍關注的科普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科普獎勵、所在單位支援科普等問題進行明確。
“總之,《條例》的出臺,既是對浙江科技、科普工作經驗的凝練總結和昇華,也是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為提高浙江公民科學素素、助力推進‘兩個先行’的具體舉措。”田夢海説,《條例》的實施,必將為全省科普工作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制度支撐。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朱麗珍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