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故宮禁止商業拍攝引來廣泛叫好:單眼相機也不能帶?旅拍何去何從?
發佈時間 | 2023-06-16 09:23:08    

  網際網路曾有一個段子:“每當北京第一場雪落下,故宮門前就擠滿了格格阿哥。”

  近年來,商業拍攝正在佔據各大文博場所和公共文化設施,這條段子調侃的正是許多人為了拍攝身著古裝的美照,紛紛預約商業拍攝進入故宮拍攝的場景。

  日前,故宮發佈了新的《故宮博物院參觀須知》,其中多條措施直指如今正流行的各類“商業拍攝”“網紅拍攝”。對此,眾多旅遊愛好者和網友近乎一邊倒地叫好,希望其他文化場館甚至公園綠地能積極跟進;但也有商業愛好者擔心被“誤傷”,“有些本來冷門的景點或角落是被攝影愛好者發掘的,如果禁止專業攝影者未必是好事。”

  身著漢服打卡故宮等古建築受到年輕人喜愛,特別是下雪天(圖片來源:新華社)

  是否商業拍攝誰來界定?

  故宮博物院最近發佈了最新的參觀須知,並將於6月30日起開始施行。這份文件的“院內參觀須知”部分,第四條明確“禁止在展廳內開展自媒體直播、錄播活動”“禁止在展廳內使用閃光燈、自拍桿及支架類攝影器材拍攝”,第六條則規定未經允許“禁止進行……商業性拍攝等非參觀遊覽活動”。

  此外,該須知的《故宮博物院禁止攜帶物品目錄》中,也明令禁止近年來多項與“商業拍攝”“網紅拍攝”相關的物品,其中包括“所有具有運輸裝載功能的帶輪工具,例如野餐車、營地車、手拖車、帶座椅的行李箱、拖挂車等”“輔助攀爬工具,如線纜、繩索、梯子、高凳等”,行李箱、超1.3米的自拍桿等也都在禁止攜帶之列。

  “商業拍攝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故宮的新規定出臺後,熱衷在各地博物館、美術館打卡拍攝的金融從業者胡女士感到擔心:“其實現在很多攝影愛好者的設備都很齊備,但是拍照確實只為了自己欣賞和社交平臺發佈,並不是商業拍攝。”

  和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和公共文化設施一樣,故宮博物院在多年前就已明確禁止攜帶大型拍攝設備、禁止影樓從事婚紗、寫真等照片拍攝。然而隨著各類“旅拍”“商拍”項目興起,不少商業攝影工作室打起“擦邊球”,將拍攝所用服裝打包裝進行李箱,進入場地後再換衣拍攝。

  為拍攝出更好的照片,各類匪夷所思的道具也紛紛出爐:今年3月,“春天的美女都上樹了”登上社交平臺熱搜,原來許多人為拍攝寫真,紛紛自帶梯子拍照。為了裝下行李箱、反光板、三腳架等設備,營地車也成了商業拍攝必備的裝備。

  今年櫻花盛放期間,顧村公園多人帶梯子拍攝引發爭議(攝影:張海峰)

  曾消費商業外景拍攝的市民杜女士告訴記者,一次同城外景拍攝,收費至少千元起步。進入那些明令禁止商業拍攝的場所時,攝影師會跟消費者提前溝通資訊,遇上工作人員詢問便回答“就是朋友一起來參觀拍攝”。此前外灘一家畫廊明確禁止“商業拍攝”,但有人現場拍攝後再將商業廣告內容通過軟體附加到圖上,畫廊不得不“隔空喊話”要求發佈者刪除相應商業拍攝內容。

  “作為管理方無法明確界定‘商業拍攝’,但這些大型設備影響其他參觀者,有侵權之嫌,禁止攜帶合情合理。”一些業內人士表示,故宮博物院此次更新的參觀須知,將近年來各類商業拍攝所需的“裝備”加入禁止攜帶之列,“不糾纏是‘商拍’還是‘個人拍攝’,影響其他參觀者、存在破壞展品和設施隱患的設備,一律不能帶進去,這才是‘治本之策’。”

  商拍旅拍何去何從?

  “作為國內文博場所的標桿,故宮這樣的規定非常有倡導效應。”文博業內人士許先生十分贊同這樣的規定:“很多商業拍攝的本質並不是為了參觀展覽或者欣賞文物,而是讓這些珍貴的展品和博物館、美術館設施成為背景,這是本末倒置。”

  去年,余德耀美術館舉辦奈良美智個展時,曾在展館外設置告知牌,將原本禁止“專業攝影攝像設備”中“專業”二字貼掉。而位於日本那須鹽原市的奈良美智個人美術館,許多地方也不允許拍照。曾在一家畫廊工作的蘇女士理解這樣的規定,“除了防止拍攝者對作品和其他參觀者、買家的干擾,還有避免版權被侵犯的考慮。”

  而更多普通遊客則是苦惱于景點被商業拍攝者長時間佔據,影響正常的參觀流程。“到了景點大家都想拍照,但是很多商業拍攝長時間霸佔最好的點。”在一家民企工作的秦纓今年3月曾和朋友前往顧村公園欣賞櫻花,見識了“春天的美女都上樹了”的名場面,“標準配置就是一台營地車,一兩個行李箱和一架梯子,一名攝影師負責拍攝,還有一兩個助理幫忙舉反光板。”秦纓回憶,自己曾試圖等候拍攝一處盛放的櫻花,卻被一名助理勸離,“我們在公園兜了兩個小時,他們還在那兒拍。”

  故宮角樓成為不少攝影愛好者“蹲點”之處(圖片來源:新華社)

  “實際上很多景點都是被專業攝影師發現、拍攝後才在網上走紅的。如果禁止專業拍攝,是不是會埋沒這些發現?”兼職從事商業拍攝的岳先生覺得有些委屈,“市場存在我們才會存在。”

  從事商業拍攝兩年多,他也漸漸感覺到來自公眾的壓力。“有一次晚上在濱江步道拍攝,也沒有完全佔路,就有人非要站到鏡頭裏。我們請他讓一讓,他讓我們拿拍攝批文,拿得出他就讓。”在岳先生看來,或許商拍、旅拍也要進一步打開思路:“以前故宮不讓拍攝婚紗照,後來有些攝影師就發現故宮外拍攝角樓很美。可是我擔心一旦我們發現的角度很美,吸引更多人來拍,這裡又對我們這些專業拍攝者説不了。”

  “如果市場確實存在,能不能考慮以不同的價格滿足不同的需求?”杜女士記得自己小時候參觀故宮,能直接在裏面換裝拍攝。位於廣東順德的和美術館禁止攜帶機身和鏡頭超過15釐米的單眼相機拍攝,但設定了專門的“相機日”。“一些景點或者文化設施能不能對商業拍攝收取高於普通遊客的費用,制定好拍攝區域、時間等各項要求,保護設施的同時滿足不同需求?”

  岳先生也表示,對於熱衷特殊造型拍攝的客戶,未來他會考慮影視基地這樣的地方,“用我們發現捕捉美的專業説話,同時也得不斷創新出新的拍攝場景和方式。” 

來源:上觀新聞    | 撰稿:簡工博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