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河南小麥慘遭“爛場雨”,浙江夏收怎麼樣?
發佈時間 | 2023-06-16 09:19:52    

   不久前,河南小麥夏收慘遭“爛場雨”,今年的夏收因此受到了全國矚目。那麼,浙江的夏收收成怎樣?

  6月3日,浙北平原已是烈日炎炎,氣溫飚至35℃以上。頂著酷暑,61歲的桐鄉市石門鎮春麗橋村村民黃雲林開著收割機,把地裏的最後一茬小麥收割完畢。今年,黃雲林的地裏,小麥的畝産達到了350公斤,用她自己的話説,是“多年未見的豐收”。

  喜迎豐收的不僅是黃雲林,在全浙江,幾乎所有的小麥地都有著不錯的收成。潮新聞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夏收已全部完成,小麥收穫面積在去年196萬畝的基礎上有了較大增長,畝均産量也達到了近幾年來的較好水準。

  為什麼浙江今年夏收能夠迎來豐收?“靠天吃飯”的農業,能否克服老天帶來的不確定性?

  (一)農人們是怎樣爭分奪秒的?

  6月6日,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芒種如約而至。

  這是一個以農事命名的節氣。元代文人吳澄在解讀這個節氣時有這樣一段描述:“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

  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就是到了芒種,麥子可收、稻子可種。對於農人而言,芒種就是“忙種”——忙碌的時候到了。

  自前一年的秋收後,繼續為生計奔忙的農人們,最期待的也正是這個時點——全年糧食生産的第一季:夏收。

  夏收收什麼?對於絕大多數農人來説,就是去年十月前後種下的冬小麥。

  作為每年收穫的第一茬糧食,小麥的産量受制于天氣好壞、病蟲害輕重等多重因素。

  “特別是收割前後的天氣,對小麥的産量影響很大。”桐鄉市石門鎮春麗橋村黨總支書記張衛興告訴潮新聞記者,小麥收割時必須是晴天,一旦遇上雨水,等待它們的就是倒伏、霉變、發芽,半年的辛苦很有可能“打水漂”。

  “曾經有一年,夏收第一天,我開著收割機在地裏一下午能收八九百斤麥子。第二天下大雨,收上來能用的就只有五十斤不到了。”張衛興説。

  記者查詢歷史天氣了解到,今年五月下旬到六月初,浙北平原降水不多。即使下雨,也是零星小雨。

  “以往的年份,夏收都會遇上多雨的黃梅天,今年雨水少,也給我們收麥子創造了一個好條件。”張衛興推測,“天公作美”,是今年小麥産量大、品質好的原因之一。

  更為關鍵的一個原因,則是爭分奪秒的農人。為了防備隨時可能到來的降水,幾乎每一位農業從業者,都進入了24小時的“戰備狀態”。黃雲林就告訴潮新聞記者,小麥收割的這十天時間,她幾乎每天都在田裏幹到淩晨兩點,第二天天一亮再繼續。

  本地的種糧大戶忙不過來,還會請“外援”。比如前段時間嘉興市秀洲區新塍鎮火炬村的麥田裏,運轉著的就是來自江蘇徐州的收割機。

  60歲的徐州人魏學舉,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還有兒媳婦和親家公,駕駛著4輛大型聯合收割機,在金燦燦的麥田裏縱橫馳騁。短短兩三天時間,一片500多畝的小麥就收割完成。

  “蠶老一時,麥熟一晌,三夏的天,孩子的臉,説變就變。老鄉們都想趁天好的時候,早點把豐産的糧食收回家,所以我們也會自覺抓緊時間,最忙的時候連夜幹,全天機子不停。”魏學舉説。

  24小時不停作業,是很多收割機在夏收時的常態。操作收割機的農機手一天吃飯和睡覺總共就四五個小時,有的則是農機手輪流休息、機器不停工。

  (二)“手中有糧心不慌”靠什麼?

  近段時間以來,世界局勢動蕩不安,國際糧價一直居於高位,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多次對全球糧食形勢發出了預警。

  端牢中國飯碗、保障糧食安全,擺上了一個極端重要的位置。只有“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增強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強大底氣。

  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每人平均耕地僅0.34畝,約為全國每人平均耕地的24%。2022年糧食播種總面積為1530.7萬畝。

  耕地如此“金貴”,如何更好保障糧食安全?首當其衝,就是要想盡辦法從耕地上“做文章”。

  比如説,2021年以來,浙江加大了耕地“非糧化”“非農化”的整治力度。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內容,就是對本該種植糧食的土地種植苗木、花卉、草皮、挖塘養殖、撂荒等情形進行治理。截至目前,已對225.7萬畝的糧食生産功能區進行了整治優化。

  優化出來的土地,都種上了糧食。

  再比如説,減少土地的閒置時間。去年開始,金華開始採用“小麥+單季稻”旱水輪作模式,改變了原本只種水稻的種植模式,在水稻種植間隙,種植冬小麥,把原本閒置的土地利用了起來。

  這樣一來,今年金華的冬小麥種植面積比去年翻了一番,達到了10.27萬畝。

  而在更早以前,桐鄉就已經在推行類似的輪作模式。張衛興給潮新聞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不種小麥,種植戶每年只有單季晚稻這一筆收入;而種了小麥以後,每畝地能有200元的利潤,全鎮1萬畝的種植面積,光種植小麥這一個行當,就能給鎮子上種糧的農民們,多帶來總計200萬元的凈收入。

  還有一種辦法,是種植更為合適的糧食作物。具體來説,就是變單季稻為雙季稻。

  事實上,“早稻+雙季晚稻”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一直是我國南方最常見的種植模式。1976年,我國雙季稻種植面積還佔到全國水稻總面積的71.3%,但到了2018年,這一比例已經下降到了33.3%。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按照當時的糧食價格和種地成本,農民種植“雙季稻”,不但不能多掙錢,反倒要多受幾分累。而現在,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和良種良法的配套,雙季稻的單産持續增加。數據顯示,2018年早稻和晚稻畝産分別比2010年提高了36.7公斤和14.6公斤。

  與此同時,隨著種糧補貼的範圍不斷擴大和惠農政策的不斷出臺,以及各種農機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種“雙季稻”又比“單季稻”划算了。

  去年的數據顯示,浙江雙季晚稻的播種面積達到了150萬畝,比2021年的135.6萬畝有了明顯增長。根據省農業農村廳估算,今年這一數據還會繼續增長。

  向耕地要糧食,才能“手中有糧心不慌”。

  (三)怎樣改變“靠天吃飯”?

  5月下旬,北方冬麥區出現了大範圍持續降雨天氣過程,部分地區發生“爛場雨”,導致部分成熟小麥發芽霉變。

  如何避免這種“靠天吃飯”的不確定性?種糧大戶們的回答很一致——靠服務、靠科技。

  比如,做好“雨後搶收”,確保有足夠的收割機是重中之重。

  省畜牧農機發展中心農機化發展處有關負責同志向潮新聞記者介紹,今年我省一些小麥種植面積較大的地方就出現了作業收割機的結構性緊缺,需要從周圍省、市緊急調派支援。

  小麥種植面積達17.4萬畝的海寧市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6月2日,海寧市農機站接到了長安鎮肖王村的種糧大戶魯成國打來的電話,因為聯繫不到收割機,有600畝的麥子還在地裏無法收割。

  事實上,這樣的求助,海寧市農機站接到了數十起。他們對類似的情況也早有準備。5月下旬,海寧就從溫州、紹興甚至江蘇等周邊地區,聯繫來了20多臺聯合收割機。

  這些收割機迅速派上了大用場,開足馬力全力運轉。6月5日,海寧市的小麥全部搶收完成,成為了嘉興地區第一個完成小麥收割的市(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潮新聞記者了解到,浙江幾乎所有相關的市(縣),都在夏收前制定了小麥搶收的應急預案,確保顆粒歸倉。

  除了確保收割機的充足,大家的應急預案中還有另外一個至關重要的設備:烘乾機。

  小麥在完成收割後,如果沒有進行乾燥處理,依然會有霉變發芽的風險。在浙江,絕大多數農戶都會選擇烘乾,來加快小麥的處理流程。

  在浙江的大量鄉鎮裏,都會有一個烘乾設備充足的地方——烘乾中心。數據顯示,目前浙江一共有2133個烘乾中心,保有烘乾設備13197台(套)。

  今年夏收,浙江一共啟動了6560台(套)的烘乾設備,單批次的烘乾能力有10.3萬噸。

  同時,這些“烘乾中心”還在不停地“進化”:它們正在陸續迭代升級成為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

  今年4月,金華婺城區就成立了這麼一個中心,該中心為農戶們提供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和數字農業、集中育秧、烘乾加工、農機維修等10個拓展服務功能。通過配置耕種管收等先進農機裝備、機械化育秧流水線、300噸/批次烘乾設備及300噸濕穀倉、4000噸幹穀倉設施,為金華婺城區及周邊開發區、金東區和蘭溪市的10個鄉鎮、50多個村莊、210個種糧大戶,提供全程化、一站式服務,年服務能力達到10萬畝次以上。

  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到2027年,全省將要建成省級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156個,區域性農事服務中心363個,各類涉農主體自建農事服務站點1380個。

  收完了麥子,農戶們一天也不能休息。他們還要翻新土地,儘快把今年的單季晚稻種下去。

  這個時候,大家最為倚仗的依然是機械化農機。以插秧機為例,一個熟練的農民,一天可以插秧1到2畝;換成插秧機,一天就可以完成50到60畝。

  夏種一粒粟,秋收一滄海。在隆隆機聲中,插秧機飛快地把一支支秧苗插進土裏,也為辛勤耕耘的農戶們種下了成片豐收的希望。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陸樂 唐豪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