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卷”到了海外。
近期,海關總署公佈最新數據,受新能源車出口拉動,前四個月汽車出口同比增長120.3%。
很顯然,有別於開年以來國內市場的忽起忽落,海外市場延續了上一年的高景氣度,走出了一條亮眼的上揚曲線。按照這一趨勢,在新能源車助力下,2023年中國或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汽車出口國。
浙江,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鏈上重要一極,自然不會錯過這塊“蛋糕”。1至4月,全省電動汽車出口108.9億元,增長91.7%。同時,頭部企業吉利汽車財報顯示,2022年出口銷量198242輛,同比增加72.4%,其中新能源汽車貢獻突出,僅領克汽車就出口3萬多輛。
汽車行業洗牌時代,彎道超車的可能隨時存在。這一次,浙江乃至中國能佔據怎樣的身位?“出海”,是康莊大道,還是險峻蜀道?潮新聞記者深入哪吒汽車、零跑汽車、領克汽車,尋訪浙産新能源車“掘金”海外的故事,也試圖透過他們,觀察全球市場的風起雲湧。
避開“內卷”or 必由之路?
哪吒、零跑、領克,一個是合眾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旗下品牌,總部位於上海,2014年在桐鄉投建了全生態智慧工廠;一個帶著科技公司大華股份的基因,總部設在杭州,工廠建在金華;一個由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聯合創立,主要生産基地位於余姚。
有意思的是,三個品牌的“出海”首站,分別選擇了三個方向——泰國、以色列、歐洲。
先來看看泰國。很多人熟悉的國家,防疫政策一調整,今年已有80多萬中國遊客去玩了一趟。哪吒汽車副總裁、行銷公司總裁、海外事業部常務副總裁江峰告訴潮新聞記者,泰國不僅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生産國之一,也是純電汽車市場的“潛力股”,去年2月,泰國推出了以補貼和招商為中心的電動汽車振興政策,對中國新能源汽車還實施零關稅、零消費稅政策,2021年泰國純電車型上牌只有千余臺,2022年一下跳到近一萬台,“很有潛力,值得投。”
此外,哪吒此前上市的兩款車型——哪吒V和哪吒U,定價在15萬元以下,國內用戶的畫像和東南亞客戶也很貼合。相比歐美,東南亞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接受度也比較高。
選擇泰國,可以説是“天時、地利、人和”。
再説説零跑看中的以色列,雖説國土面積不大,跟杭州差不多,但猶太人的汽車消費能力很可觀,頂峰時一年光新車就能賣30萬輛,其中,代步小型車很受歡迎。
“我們的T03就很符合以色列的市場需求。”零跑汽車海外市場部負責人毛宇欣説,政策方面,以色列也比較友好,電動車購置稅僅20%,相比83%的燃油車稅低不少,而且以色列沒有本土汽車品牌,歐洲車、日本車、中國車在他們眼裏都是進口車,有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
對造車新勢力“出海”來説,以色列是個不錯的“試水”之地。
最後是歐洲。全球汽車製造和消費的核心地段之一。誰能在這裡“廝殺”出一番天地,誰就擁有了成為世界車企的資格。
“我們的製造在余姚工廠,但研發架構來自瑞典哥德堡的中歐汽車技術中心,保持中歐同一生産工廠同一生産線。作為品牌開山之作的領克01,無論車型外觀,還是使用場景,都與歐洲市場有高適配度。”採訪中,領克國際(歐洲)CEO魏思瀾説,從一開始,領克就確定了“深耕歐洲、登陸亞太”的全球戰略,2016年品牌發佈也特意選在德國柏林。
儘管“出海”方向不一,有的剛剛開頭,有的深耕多年,前景看起來都還不錯——
去年12月,首批200多輛零跑T03運抵以色列,今年預計銷量能夠翻番;
在泰國,哪吒V已連續3個月位列當地純電車型上牌量前三名,今年計劃交付1萬台;
而領克已在歐洲6國開出11家線下體驗店。Dataforce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領克01插電混動單車型在歐洲銷量達到8251輛,同比增長186%。
那麼,新能源汽車“出海”,到底是因為中國太“卷”了,想避開頭部企業鋒芒,還是另有謀劃,想另辟蹊徑呢?
這些汽車品牌海外市場負責人認為,兩者都有,這是一個現實策略,也是一條必走之路。“一家車企達到100萬左右汽車保有量時,才算有了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開拓全球市場。”江峰説。
在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看來,一家車企要活下來、活得好,絕不能局限于國內“小迴圈”,必須走出國門、融入國際國內“雙迴圈”,當前海外有需求、有市場,中國又積累了新能源汽車技術和製造優勢,正是車企發力、填補空白的好時機,“當然也不能盲目跟風,‘出海’路上還有一系列不確定性。”
順風順水 or 驚濤駭浪?
汽車“出海”,自然不容易。
對零跑、哪吒這樣的新興企業和品牌來説,第一道關卡,就是成本壓力。
毛宇欣告訴記者,中國汽車品牌“出海”,最想去的肯定是歐美。但是,先不説在巴黎這樣的城市開一家像樣的體驗店,一年租金可能就要100萬歐元,而且汽車是大宗商品,入歐前必須經過一系列合規認證,包括安全性能、網路環境等,再加上購買數據伺服器等花費,前期就需投入2億元左右。
這麼一算,一輛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的售價約為中國的1.5到2倍,但扣除成本、運費、關稅等,利潤並不高。
即使是小眾市場,要進去也得花不少錢。比如以色列,汽車進口實施歐盟標準,原本面向國內市場生産的車,需要經過工序改造、環境測試等。而泰國,用的是右舵版車,相應産線也得進行調整。
第二重障礙,是文化理念、消費習慣等。
即使同在歐洲,每個國家的消費群體都有區別。比如,在義大利買新車的人,主要年齡段在50至60歲,智慧網聯這些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賣點”,當地消費者可能不太買賬。
因此,除了領克這樣本就面向全球市場開發、設計、製造的汽車,能夠覆蓋各國法規的,零跑、哪吒,甚至比亞迪在“出海”時,都傾向與經銷商合作。“和我們合作的以色列經銷商,規模比較大,有自己的銀行、保險公司等,我們避免了資訊不對稱、情況不熟悉等帶來的風險,也節約了成本。”毛宇欣説。
此外,車企“出海”,還面臨了地緣政治、貿易壁壘等不確定性。尤其是近年來,伴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競爭力提升,以及國際局勢變化等,一些區域貿易保護主義傾向越發明顯。
“一輛汽車背後有一條很長的産業鏈。一個新品牌的進入,勢必對當地消費格局、産業發展等帶來多重影響。越是本土品牌強勢、製造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越會設置隱形門檻,打壓和限制外來者。”崔東樹説。
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雙贏。”江峰告訴記者,相比單純輸出産品、技術、品牌的“出海”模式,哪吒在泰國的佈局更全面、更深入——今年3月,他們和泰國BGAC公司達成合作,雙方共同投資建設現代化電動汽車組裝基地。眼下,工廠已經奠基,一期項目規劃年産2萬台車,預計明年1月底就能投産。屆時,哪吒將成為泰國乃至東南亞電動汽車生態圈中重要一環,帶動當地産業鏈發展,也獲得自身話語權。
當然,如果以為克服這些,“出海”就能一帆風順,那可就太小看這個課題了。
藍海紅海,都得闖闖
觀察一下今年一季度,歐盟27國的新能源汽車上牌量,不難發現,市場話語權的爭奪十分激勵。
綜合插電混動和純電兩種新能源車型,榜單的前三名,被特斯拉、大眾、雷諾把持。除了福特、寶馬等歐美車企加速轉型,起亞、現代等日韓品牌也推出了新能源車型,並在榜單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值得欣喜的是,帶有浙江和上海基因的沃爾沃、領克、名爵三大品牌,共有5款車型上榜。比亞迪、蔚來等中國品牌,雖在歐洲起勢很快,但還榜上無名。
對此,魏思瀾深有感觸,六七年前領克品牌在柏林發佈時,歐洲新能源車購車選擇非常少,交車週期都在10個月左右,因而能夠吸引關注、搶佔先機,“對領克的未來,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前景,我很有信心,但競爭確實越來越激烈,新品牌、新産品不斷涌現。”
目光來到泰國。
短短兩個月,除了哪吒,比亞迪、長安紛紛入駐,進行大手筆投資,佈局建廠、搶佔市場。在他們之前,上汽和長城已經先行一步、深耕多年。比如長城汽車的泰國羅勇府工廠,2021年6月就已投産,哈弗H6 HEV、PHEV版等已實現本地交付。泰國,已然是中國汽車品牌的新“卷場”。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品牌進駐前,日本車企已在泰國耕耘數十年。這一點,從曼谷滿街跑的豐田、日産就能看出來。
面對中國汽車的強勢挑戰,日係車是否會掀起“保衛戰”,尚未可知。
還有一個更令人憂慮的數據。以歐洲市場為例,進入四月,德國、法國等主要國家新能源車銷量承壓,環比均出現下滑,如英國,環比下降54.9%。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一季度,全國出口新能源汽車24.8萬輛,同比增長110%,其中上海口岸佔據“半壁江山”,原因仍主要歸結于特斯拉、上汽名爵兩大品牌的“反向出口”。
在浙江,儘管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出口方面表現不俗,但體量上,不到上海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車貨值的1/3,2022年頭部車企吉利汽車出口的近20萬輛汽車中,傳統燃油車仍佔了大頭。
“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崛起,改變了中國汽車出口依賴低端市場、低價路線的不利局面,但接下來仍有很多功課要做。”崔東樹建議,各地應進一步加大對車企走出去的支援力度,同時浙江這樣的省份應強化産業鏈培育,打造車載晶片、電機系統等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零部件産品。
“不管藍海,還是紅海,都得闖一闖。”採訪中,記者也了解到哪吒、零跑、領克都在加快“出海”速度。
比如,哪吒汽車已在歐洲成立事業部,哪吒S、哪吒GT兩款車正為進入歐洲市場做準備。
就在近期,零跑在伊斯坦布爾召開發佈會,正式進軍土耳其市場,此外他們在法國的佈局漸入佳境,圖盧茲體驗中心開業,並與40家經銷商建立了合作,到年底計劃增至70家。
除了深化“歐洲戰略”,實現線下體驗店數量翻倍,領克接下來還將持續深耕阿曼、卡達、阿聯酋等中東國家市場,並開拓越南、菲律賓、蒙古等亞太新市場,同時豐富出海産品矩陣,他們預計今年海外銷售佔比達到20%。
我們期待著,一輛輛駛向海外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能夠改變全球造車格局。
來源:潮新聞 | 撰稿: 沈晶晶 宋彬彬 視覺設計 胡祥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