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縉雲,繁花似錦,香溢滿城。5月20日,縉雲黃帝文化暨杜光庭研究學術研討會在浙江省縉雲縣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全國30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40多位專家學者,圍繞黃帝文化、杜光庭研究展開學術研討和交流活動。
本次活動由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縉雲縣黃帝文化發展中心、縉雲縣民宗局承辦。
縉雲是全國唯一以軒轅黃帝名號命名的縣,境內仙都山雲霧繚繞,山奇水秀,不僅有拔地而起的鼎湖峰、水波澄凈的練溪,而且有曲折幽深的山谷岩洞,歷史文獻明確記載為“第二十九洞天”。仙都山獨特的地理環境與黃帝鑄鼎煉丹、“龍去鼎湖”的傳説深度契合,形成了縉雲縣獨特的富有歷史文化意蘊的“黃帝文化”。
黃帝文化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孕育出了杜光庭等文化名人。據《縉雲縣誌》所載,杜光庭是“處州縉雲人”。“也有扁舟歸去興,故鄉東望思悠然”,在這首詩中,遠在蜀地的杜光庭表達了深切的思鄉之情。“杜光庭出生成長在越中,他的家在縉雲這帶,唐代叫括蒼,這個問題不大,有關記載很豐富,杜光庭本人詩裏也可得到證明。” 出席本次大會的復旦大學資深教授、復旦大學任重書院院長、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尚君介紹。
青年時期在縉雲的生活對杜光庭思想的形成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其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這位唐末五代時期著名的道門領袖,同時又是一位才華橫溢、筆力千鈞的文學大家,他深懷仁慈愛民之心,在他的文學作品中,生動描繪了流離失所的難民、農民、行腳僧等各種底層人物形象,寄寓了希望國家由亂走向安定的理想。他為世人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産。
研討會上,圍繞著黃帝神話在仙都的演化形成,杜光庭學術成就以及文獻整理等論題,專家學者們發表了主題演講並分組討論所提交的37篇學術論文,分別從“黃帝文化研究”“仙都山地理研究”“杜光庭生平、歷史研究”等6個專題展開了學術探討和交流,在百家爭鳴中産生思想碰撞的火花。
這場高規格的學術盛會充分發揮了“校地合作”的積極作用,為共同深入挖掘黃帝文化內涵,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深厚的學理支撐。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劉曉玲/文 樊建新/圖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