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野生夜市如何管?“轉正”有先例 人氣很旺的濱江啦喜街最初也是野生的
發佈時間 | 2023-05-19 09:11:56    

   蕭山鴻寧路的網紅野生夜市,因居民投訴,近日被相關部門取締。昨天,又一個野生夜市——蕭山高新九路夜市也被取締。

  經過報道,大量市民在橙柿直通車“吐槽求助”“我的建議”論壇、都市快報官微以及社交平臺發表自己的看法,對相關部門整治表示支援,也對少了一個高人氣的夜市感到可惜。

  “應該取締”還是“規範保留”?野生夜市能不能摘掉“野生”成為正規夜市?市民展開熱烈討論。

  其實野生夜市“轉正”在杭州有先例,現在人氣很旺的濱江啦喜街,最初也是野生的。

  啦喜街的前世——垃圾街

  17日,濱江的雨有點大。趁著下午太陽冒頭,攤主徐大姐在別的攤位上和攤主聊天,徐大姐的頭頂,就是這個濱江夜市地標“啦喜街”的招牌。

  徐大姐剛來垃圾街的時候是賣小吃早點,當時的垃圾街,是名副其實的垃圾街,臟、亂、差。

  學生群體是最主要的客戶,其次就是來自聯莊的企業工人,垃圾街所在的明德路也沒有如今這麼寬敞,還是一條小路。

  “大家在這吃完,飯盒、竹籤子、塑膠袋就這麼隨地一扔,也沒人來打掃。大家走進這條路,一腳踩下去總能踩到垃圾,你説不叫垃圾街叫啥?”徐大姐説。

  小許2000年畢業,會計專業,畢業兩年之後從另一個城中村搬到垃圾街這邊,房租只要200元。

  小許回憶,那時早飯晚飯都在樓下解決,每家每戶的一樓都是小店,村裏橫七豎八的巷子就成了一條條熱鬧的街道。小吃店居多,聚集了各地的美食,也有學生愛逛的服裝店、零食店、奶茶店等,做個頭髮做個美甲,不出幾米就有。那時沒有像現在規範的管理,下雨天到處都是污水溝。

  如果説小許見證了垃圾街的起源,在那邊住了8年的小周見證了垃圾街的變遷。

  小周説,隨著人氣高漲,商家也越來越多,那時樓下到處都是飯店,晚上跟同學聚餐喝兩杯不用走遠,路遠的朋友也喜歡往這邊來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條街開始有保潔人員了,有巡邏的保安了,街面乾淨了,店舖也翻新了,整條街不再臟亂差,越來越現代化。”

  2003年垃圾街人氣高漲

  商販聚集

  居民投訴隨之增加

  啦喜街管理方、杭州祥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楊國田回憶,當年最主要的消費群體是學生,那時候擺的攤販不多,做的生意也比較雜。有的商販早上做早點,中午傍晚做正餐,其他時間做小吃,賺的都是辛苦錢。

  楊國田還記得,大概是在2003年,垃圾街的人氣突然就火熱了起來。最明顯的,就是攤販變多了。

  “熱鬧得很,你在垃圾街總能淘到、吃到你想要的。”楊國田告訴記者,他還記得,嗅到商機的攤販們一股腦兒地涌向垃圾街,而在這看似熱火朝天的背後,顯露的是無序管理帶來的漏洞。

  餐飲帶來的油煙、垃圾,擺攤造成的交通堵塞,深夜嘈雜的人聲,引起周邊一些居民的投訴反映。

  2004年垃圾街納入正規管理

  2004年,杭州祥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通過楊家墩社區委託,開始管理垃圾街,並對垃圾街開展招商。2005年左右,屬地社區逐漸重視起垃圾街,並引入保安保潔等力量,及時清運垃圾,維持現場秩序。也是在這一年,垃圾街從一個沒有名分的野生夜市正式“轉正”。

  “凡事都有個過渡的過程,一開始幾百家小商小販,如果要他們全部接受管理,肯定有一定的難度。”楊國田説,從開始逐步管理到全部管好商販,大概用了5年時間。

  “雖説我們開始招商了,但其實一開始也有商販不支援,就喜歡獨自擺在那裏,勸他離開不走,勸他通過招商渠道進來繼續做也不肯。”楊國田説,“外來的商販往這裡一擺,管理起來就很難,攤位擺得無秩序,衛生也不注重,最主要的是還可能有安全方面的隱患。”

  徐大姐是第一批通過招商入駐的商販。通過招商進來以後,她感覺這裡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攤位不用被趕來趕去了。

  “我們垃圾街也是在一步步地升級,一些入駐的商販,在原來明德路大棚下都升級了臨時的檔口。這也意味著,他們不用再風吹日曬地推著車跑來跑去。其他商販看到了,也會萌生入駐的想法。畢竟做生意圖個長長久久,誰不希望在人氣高的美食街有個固定檔口呢?”楊國田説。

  2010年垃圾街整體升級

  要説垃圾街的“升級”,不得不提2010年的垃圾街整改。這次升級整改後,垃圾街禁止商販沿路擺攤設點,取而代之的是明德路旁的一片空地。在這空地搭起大型頂棚,在中央規劃了一些桌椅、垃圾收納點,原先的商家直接入駐到大棚下的檔口。

  除了給商戶們搬了個位置,社區還針對衛生和消防加強管理,並配合相關部門對攤販的個人健康證、衛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進行辦理。

  在明德路升級改造前,徐大姐就是在明德路旁、原先垃圾街大棚下檔口裏做生意的。從初來乍到的板車、三輪車,幾年下來,她也在那裏擁有了一個檔口。“乾淨,真的不知道乾淨了多少。那時候明德路這邊還沒拆,路也沒拓寬,但是垃圾是真的少了。”

  2016年,垃圾街改名啦喜街,成為杭州一個著名夜市,至今人氣火爆,熱鬧非常。

  橙柿説

  讓更多的垃圾街成為啦喜街

  從野生到正規,從垃圾街到啦喜街,這個至今活躍的夜經濟形態在最初萌芽的時候,也經歷了臟亂差無序管理的時段,投訴不少。但好的是,相關部門並沒有一棍子打死,而是引入正規管理,想方設法把高人氣延續下來,成就了今天的啦喜街。

  啦喜街的“轉正”過程,也許能給很多杭州野生夜市的轄區管理者一些經驗。正如橙友留言説的:“有需求就有存在的價值,加以適當管理,不擾民,有秩序,比政府花鉅資打造最後卻空空蕩蕩沒有人氣的商業街有價值得多。”

來源:都市快報    | 撰稿:陳彬 王海峰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