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驢友1日遊怒刷7大景點 "特種兵式"旅遊你敢嗎?
發佈時間 | 2023-04-10 08:54:19    

   “從寧波到武漢,一日狂刷7個網紅景點”“3天打卡4個地級市,日均行走5萬步”“雙休日暢遊南京,週一及時返校上早課”……

  最近,寧波旅友圈掀起一種新玩法——“特種兵式”旅遊。有人解讀,這種拉練式旅遊主打一個“去過”,在風馳電掣般的旅行速度下,哪怕只有一天時間,跨省遊也不在話下。

  寧波旅友——

  武漢1日遊,狂刷7大景點

  “從寧波出發,花128元連夜坐綠皮火車到武漢一日遊,看我去了哪些地方!”近日,寧波旅友“祈”(以下簡稱“小祈”)用視頻記錄自己利用一天休息日前往武漢,狂刷當地7大網紅景點的經歷,引來一眾網友圍觀。

  短短一天時間,要從寧波趕往900公里以外的武漢,還要精準打卡,他的路線是怎麼規劃的?

  此行,小祈選擇了從寧波站開往武昌站的Z32次列車,前一晚20:57上車,在性價比最高的硬座上呼呼大睡,一覺醒來次日早上7:52到站。

  到達武漢後,他第一站“殺”到文藝范滿滿的武漢美術館;隨後,10:30、11:30、13:04、13:53,他又分別打卡“亞洲第一大江灘文化公園”——漢口江灘、武漢市江岸十大景觀之一——古德寺、宏偉的長江大橋、鸚鵡洲長江大橋,中間得空還吃了碗熱幹面、擼了只“土著”貓咪;15:33,他迎來此行“重頭戲”——漫步武漢大學欣賞浪漫櫻花。

  不知不覺,返程時天色已晚,幸運的是,他恰好趕上被譽為“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樓”之一的黃鶴樓亮燈瞬間。21:18,他回到火車站,在硬臥上睡個美容覺,于次日8:30抵達寧波,腿腳麻利的他半小時後順利進入“上班時間”。

  網友打趣——

  “這娃肯定吃了邱隘鹹齏”

  此番“神操作”,迅速引來一眾網友圍觀。

  不少網友大呼驚嘆:“這娃肯定吃了邱隘鹹齏 ,一天下來腳骨不會酸旺旺!”“一下子我格局打開了!”“我在武漢讀書四年也沒你會玩。”

  同時,大家也不忘點讚這趟靠譜列車的“神助攻”:“作為一個定居在寧波的湖北人,這趟火車是我的最愛。”“打卡大武漢,這簡直是我的夢中情車!”“128元是硬座,硬臥加100元體驗更好點。”

  當然,也有網友坦言自己:“吃不消,實在太累。”“回來恐怕要躺平一天才有力氣繼續打工。”

  但更多人則是躍躍欲試:“線上呼喚小夥伴,一起來當特種兵。”

  眼下,這種以時間緊、景點多、花費少為特點的高強度旅遊方式被稱作“特種兵式”旅遊,主角通常為高校大學生、職場青年,尤以前者需求為盛,他們會在雙休日的清晨或週五晚上出動,趕往各大城市,打卡各大景點。

  市場觀察——

  “特種兵式”旅行成風潮

  在寧波,選擇“特種兵式”旅行的年輕人不少,甚至正在形成某種風潮。

  “我4天去了台州、嘉興、衢州和南昌;剛剛還去了洛陽、贛州,看了唐宋遺跡,都是免費的,而且省外共用單車很多的,隨便騎。”旅友錢多多在小祈的視頻留言區跟大家分享。

  寧波旅友魯先生這個雙休日則帶著全家前往紹興自駕打卡,“帶娃比獨行難度更大,我就是傳説中的‘48小時特種兵’。”

  還有一些朋友則在寧波“反向打卡”。“我是北京來的,這是我的特種兵之旅,希望大家給我推薦更多寧波菜攻略!”“廣州仔來寧波打卡了,只有一天半時間,不過很完美!”近期在抖音、視頻號、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均可看到大量類似視頻記錄。

  但無論去哪打卡,要想效率高必須提前做功課。

  “我們會製作精細的計劃表,甚至把時間精確到‘分鐘’。”浙江萬里學院的張同學説,為了見縫插針式出遊,他會先在攜程、小紅書上做攻略,隨後精心準備PPT,“多人出行則會輕鬆一點,可以分工協作。”

  “相比自駕和飛機,高鐵不僅能縮短出行時間,性價比也往往更高。”自稱是“戰狼版上班族”的寧波旅友小萌説,目前從寧波站出發高鐵遊20個熱門旅遊城市不在話下,其中近一點的像紹興、杭州1小時內直達,像上海、南京、蘇州、無錫、武漢等省外目的地1-2日也可實現。

  業內探討——

  走馬觀花操作為哪般?

  按理説,隨著大家旅遊經驗的增加和心態的轉變,過去那種走馬觀花式旅遊現象逐漸減少,更多人會選擇有品質的慢遊和深度遊。那麼,該如何理解當下年輕人的選擇呢?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分析:疫情影響消退後,大學生群體容易出現“報復性旅遊”;學生和工薪階層,閒暇時間少,也讓氣定神閒的旅遊成為一種奢望。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看更多的風景,就只能讓旅程更緊湊,這也從側面反映當代年輕人“雞娃也雞自己”的常態;當然,也有少部分人是想通過拍攝、記錄“特種兵式”旅遊,跟風賺一波流量,收穫更多的粉絲。

  那麼,一天去N個景點這種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有意義嗎?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系研究員馬世罕表示,“特種兵式”旅遊與短視頻的流行以及社交媒體炫耀式的展示分不開,“為了積累視頻素材,就需要去打卡更多地方”,但這一現象也是旅遊市場的一個機會,如何選取適當的景點推出“打包式旅遊産品”,滿足大學生以及年輕人出遊的“集郵心理”,是可以探索的一條路徑。

來源:中國寧波網    | 撰稿:謝舒奕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