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浙江8年前首創特色小鎮 今天該如何打造升級版
發佈時間 | 2023-03-30 09:09:45    

   你的心中,是否有一座“理想小鎮”?它是有著科技感的矽谷,還是人文底蘊濃郁的古鎮,或是充滿田園氣息的水鄉?

  8年前,浙江首創特色小鎮,它不是行政區劃上的單元,不是單純的産業園區,而是具有明確産業定位、文化內涵、旅遊功能和一定社區功能的新空間。由此,中國“理想小鎮”的版圖,多了一樣新事物。截至2022年,全省共命名80個特色小鎮,還有65個仍在創建。不僅如此,這一模式還從浙江走向全國,在江蘇等地紮根。

  但近年來,網路上也不乏特色小鎮“無特色”“爛尾”等聲音,甚至有一份“死亡名單”廣為流傳。記者走訪全省,發現各地小鎮確實“人氣”迥異,有的産業發展紅紅火火,有的項目招引冷冷清清。

  年初,我省發佈持續推進特色小鎮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打造特色小鎮升級版,提出到2025年全省命名小鎮總數達100個左右。隨後,又公佈第六批省級特色小鎮名單,蕭山圖靈小鎮、杭州大創小鎮等20個在列。一度引發熱潮的特色小鎮,如何延續生命力,怎樣在浙江推進“兩個先行”中發揮更大作用?記者前往杭州、紹興、湖州等地展開調研。

  1

  業態困境

  能不能解?

  吳興埭溪鎮陽山畔,春天和經濟復蘇的暖意一起到來——喜美恩化粧品等項目陸續投産;耀海生物醫藥和醫美材料製造基地項目落戶,總投資20億元;美粧時尚博覽中心新近開出,選品基地、銷售中心等一應俱全……

  “訂單排到了6月底,今年銷售額預計增長60%。”喜美恩基地負責人陳革秀説,2019年入駐吳興美粧小鎮後,雖受疫情影響,今年初才正式投産,但對前景有信心,“作為‘顏值消費’的代表,美粧從‘可選’變‘剛需’,相信將迎來新一輪産業發展黃金期。”

  旁邊,200多家企業駐紮于3.5平方公里土地上,逐漸形成集原料種植、研發、生産、包裝、物流倉儲、銷售等於一體的化粧品全産業鏈。這一成績,對2015年啟動小鎮建設時,僅珀萊雅一棵“獨苗”的埭溪,不可謂不驚喜。

  産業,是小鎮立身之本。全省已經命名的80個特色小鎮,涉及金融、文旅、高端裝備製造等多個領域,要麼有較好的産業基礎,要麼是當地想全力發展的新興産業。建設特色小鎮的初衷,也正是集中土地、資本、人才、技術等要素,推動産業集聚、産業創新、産業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走訪調研時,我們感受到,各地特色小鎮初步實現了産業帶動下的差異化發展,但情況境遇參差不齊——有的越走越有活力,如杭州西湖雲棲小鎮,依託阿里巴巴等優勢資源,集聚各類企業近300家;有的越走越平庸,在年度考核中被警告,甚至直接被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依託山水資源和歷史經典産業發展的特色小鎮,大多表現平平。

  “原因很複雜,有疫情對文旅行業的影響,也有管理機制因素,但最關鍵的是産業和業態本身,沒有推陳出新、與時俱進。”採訪中,不少基層幹部認為,當前,科學技術、消費趨勢正在加速變革,有的特色小鎮已創建五六年,原本選定的産業、原先引進的業態,是否適應新時代需求,需要重新商榷。

  距美粧小鎮不遠,長興新能源小鎮裏,鋰盾材料牢牢抓住了新能源産業的風口——2019年入駐,2021年投産,當年産值超3000萬元,今年預計再增8條産線,産值達1.5億元。

  企業快速發展,董事長夏文進卻有煩惱,“小鎮目前在動力電池領域實力強勁,但在鋰電、儲能等領域仍屬‘小塊頭’。”

  他説,眼下新能源産業風雲變化,技術更疊日新月異,一不注意就會錯過“窗口期”,小鎮的當務之急,就是從太陽能、氫能、鋰電等眾多賽道中選好一條,按照孵化項目、初創企業、重大項目等不同類別,制定資金、人才引進等全産業鏈政策,真正實現進階蝶變。

  翻閱持續推進特色小鎮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不難發現,産業升級是打造升級版特色小鎮的首要任務。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他們將在機制、平臺等方面推出具體舉措,助力破解要素保障不足、産業集聚效應釋放緩慢等現實問題,激發特色小鎮活力。

  採訪中,長興新能源小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特色小鎮面積預計將得到拓展擴圍,有助於進一步拉長做優特色産業鏈,他們也將通過土地整治、“騰籠換鳥”等創造新空間,加速落實大戰略、承載大項目。

  2

  創新能級 夠不夠強?

  從高空俯瞰,地處諸暨大唐街道的襪藝小鎮,像一隻巨型“襪子”鋪於地面,智造矽谷、時尚市集、眾創空間分列其間。

  有“國際襪都”之稱的大唐,每年生産的襪子總量佔全國70%以上。但作為勞動密集型産業,這裡也面臨産能過剩、原料價格攀升等多重壓力。2015年應運而生的襪藝小鎮,肩負著成為集高端製造、創新設計、時尚文化為一體的“全球襪藝中心”夢想。

  有些可惜的是,記者調研時看到,小鎮建立了創新服務綜合體,與20多家紡織類高校、科研院所聯動,在新材料應用、新産品開發上有一定成績。但在製造端,因中小微企業較多,創新驅動能力仍顯不足。

  這也是模具、毛衫、皮革等以傳統製造業為主導的小鎮普遍遇到的瓶頸。

  事實上,梳理特色小鎮建設目標,除了集聚産業,還有一項也很重要——實現“小載體大創新”,不僅要以科技創新賦能小鎮産業,還要以創新發展帶動區域競爭力提升。

  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創新在産業競爭中的作用愈發重要。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

  特色小鎮創新能級夠不夠,能否發揮“創新策源地”作用?最新指導意見明確,“創新生態構建”是推動特色小鎮産業升級的重中之重,要求建設科技創新基地、完善雙創生態系統、推動産業數字化等。

  今年初,杭州蕭山的兩個特色小鎮——圖靈小鎮和機器人小鎮,雙雙入選第六批省級特色小鎮。它們分屬不同領域,但有一個共同特徵——産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

  機器人小鎮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機器人産業正迎來升級換代、跨越發展的窗口期。他們一邊加快産業集聚,一邊推動業內知名企業加快核心技術攻關、高端産品研製,走出了創新引領産業發展的新路。

  目前,小鎮已有4家企業入選機器人應用場景工程化攻關項目,涵蓋航空航太、防爆應急、半導體製造等領域。同時,籌建的“機器人行業産業大腦”入選省級行業産業大腦建設名單。

  位於錢江世紀城CBD的圖靈小鎮,則創造了“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數字經濟、高新技術企業佈局緊密,引進了以浙江省北大資訊技術高等研究院等為代表的高能級科創平臺,還有以“製造+服務”為新模式的長三角(杭州)製造業數字化能力中心。

  “有科研技術産業化的正向轉化,有企業出題、平臺解題的逆向攻關,還有人才、基金等配套措施,對我們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很有吸引力。”商湯科技政府事務和戰略拓展總監趙懷健説,入駐小鎮5年來,他們的年營業額從零增長到億元級。

  據介紹,圖靈小鎮已匯集3家上市企業、9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8家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稅收收入水漲船高,在這裡研發制定的多項數字化技術和標準得到廣泛應用。” 錢江世紀城管委會投資促進局局長沈穎説。

  眼下,在“創新生態構建”的多條路徑中,諸暨襪藝小鎮選中了“數字化”。記者來到諸暨雅耐絲針紡織品有限公司,只見420台智慧一體襪機有序作業,齒輪高速運轉,彩色紗線上下翻動,幾分鐘後,一隻成品襪子便呈現眼前。總經理戴鐵江介紹,以前一名擋車工最多管12台普通襪機,現在至少可管20台,次品率也大大降低。

  此外,為突破創新動能不足瓶頸,小鎮設立了産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利用全球襪藝創意設計大賽等資源,加快研發設計能力“雲上引、線下用”。同時,建立“襪業大腦”,目前已上線産業地圖、産業動態等13個場景,未來還將繼續推動“加工製造”向“研發智造”“精工質造”躍升。

  不可否認的是,80個省級特色小鎮,有的在山區縣,有的地處鄉鎮,高端人才、高能級科創平臺等創新資源集聚能力不一。對此,專家認為,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特色小鎮産業升級、功能升級、形態升級,縣域和鄉鎮生産、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優勢將顯現出來,吸引更多關注。

  3

  産城和人 能不能融?

  初春時節,漫步紹興黃酒小鎮,記者發現這裡與其他文旅小鎮很是不同,民俗展示處處“暗藏玄機”。

  隨意走進一間老房子,內裏卻是科技感十足的光影藝術體驗館,能沉浸式了解傳統黃酒文化,還能在“未來酒館”裏體驗當一次調酒師,調製一杯屬於自己的“幸運黃酒”……

  如果看過網路流傳的全國特色小鎮“死亡名單”,你會發現其中大多是文旅類小鎮,有的變成房産項目,有的造了清一色的倣古建築,添加幾件老物件,冠上“歷史文化古鎮”的名頭,最終成為千篇一律的“旅遊小吃一條街”,難逃“人去樓空”的命運。

  “特色小鎮的建設,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字。風貌打造要考慮本地人的情感需求,體現文化底蘊和共同記憶,業態引進要考慮遊客需求,迎合新的消費趨勢,才能有生命力。”紹興黃酒小鎮開發建設黨工委書記董敏華説。

  如何滿足“人”對特色小鎮不斷攀升的需求?這些年,黃酒小鎮理順機制、重新規劃,保留原始民居建築和民俗體驗的基礎上,格外注重年輕時尚場景,讓老黃酒“釀”出新潮味。比如,引入動漫二次元文化,打造專屬動漫IP“越小久”和“越笑兒”,並結合紹興文化和黃酒文化,研發110多款衍生産品,獲得年輕人關注。比如,去年9月開心麻花簽約入駐,劇場幾乎場場爆滿。還有今年春節,打造宋韻婚禮,讓小鎮再度“出圈”,從除夕至元宵節累計客流量達10萬人次。

  調研中,多名專家和基層幹部表示,特色小鎮的發展是一個地區將特定産業的全生産要素匯聚到特定區域內的過程,實質是用優勢産業的集聚來保持的城市和城鎮內聚的生長力。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特色小鎮‘小平臺大産業’作用,讓小鎮的産業更特、品質更高。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小鎮‘小空間大集聚’作用,注重文化、旅遊、社區功能的植入和提升。”浙江省發展和改革研究所工程師李求棟認為,升級版的特色小鎮要以人為本,提高産業空間與城市空間的契合度,增進産業功能與生活功能的融合度,增強産業文化和地域文化之間的結合度。

  美粧小鎮,正埋頭補上這一短板。埭溪鎮黨委副書記莫芬芬説,以前,他們的目光聚焦企業招引,特色小鎮有“重生産、輕生活”問題,這兩年陸續引進玫瑰莊園、開元曼居酒店等項目,美粧驛站、美學藝術公園等配套設施也在加快建設,“未來的小鎮,不僅有美粧,還有美景和美食。”

  伴隨杭州亞運會腳步臨近,蕭山圖靈小鎮也在推進特色産業和旅遊、文化、生活等有機疊加,力爭打造迎亞運的“小鎮封面”。徜徉小鎮,記者見證數字經濟帶來的巨大吸引力:不僅有匯集酒店、醫院、學校等生活配套的“15分鐘生活圈”,還有“亞運觀光”等特色遊覽路線,其中,利用沿江景觀、公園綠地營造的“杭州數字經濟旅遊十景”,累計接待遊客百萬人次以上。

  我們期待著,一個個小鎮能寫出新的浙江故事。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沈晶晶 見習記者 周林怡 記者 周楷華 王藝潼 通訊員 張澤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