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
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主題為“Accelerating Change”,意為加速變革,我國則把今年的紀念主題定為“強化依法治水 攜手共護母親河”。
每到這一天,許多地方會啟動一日節水的活動,旨在喚醒人們保護水的意識。事實上,要真正保護好水資源,關鍵在於如何讓水與人類生産生活更好的協同,持之以恒的治理顯得更為重要。
治水,浙江人再熟悉不過。
浙江的“治水經”,歷史可以至少往前追溯五千年。把其中的故事串起來,能看到人類文明發展的脈絡。
5000多年前,良渚先民就已經在兩山之間的谷口位置築起11條水壩,這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統,主要發揮防洪、運輸、灌溉等功能。
春秋戰國時期,在錢塘江北岸開鑿的首條人工渠道,溝通了吳越兩地,把浙江的運河史定格在2500多年前。
到1500多年前南朝蕭梁時期,人們興建了通濟堰,通過攔截上游松陰溪水,密布成網,至今依舊灌溉麗水碧湖平原6萬多畝農田……
如果説,古代人治水,多是一種見招拆招。那麼到了近現代,浙江人已經學會先對全省的水情開展更全面、深刻的調查了解。
首先是對於浙江天然水系的“骨架”,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自北而南,苕溪、運河、錢塘江、甬江、椒江、甌江、飛雲江、鰲江這八大水系縱橫交織,遍佈之江大地;全省河流長約14萬公里,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達到865條;57個常年水面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主要分佈在環杭州灣兩岸的杭嘉湖平原和蕭紹寧平原。
其次,發現浙江缺水。
這點很多人會好奇,浙江河湖密布、江海通達,單位面積産水量位列全國第4位,怎麼會缺水呢?
人多水少是首要原因。浙江每人平均水資源量不足1512立方米,比全國平均水準低8%左右,不到世界每人平均水準的1/4。
其次,降雨時空分佈不均。比如年內梅汛期和臺汛期雨量集中,約佔年度降雨總量的70%,年際間降雨變化大,豐枯年水資源量相差近3倍。
再次,水資源的空間分佈與人口、經濟佈局不匹配。比如西南衢麗地區多年平均降雨量是東北紹寧舟地區的1.25倍。
加上浙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用水需求呈剛性增長,浙江屬於國際公認的中度缺水地區。
另外,由於浙江地貌多變、水情複雜,洪澇、泥石流、風暴潮等災害時常來襲。
有了這些認識,浙江人開始了一場艱辛而偉大的治水歷程。
1960年4月,216億立方米庫容的新安江水庫壩落銅官峽,這座浙江水庫的“老大哥”讓連綿群山化作了大湖中的小小島嶼;
20世紀70年代,30萬大軍徒手開挖長山河,“北水南排、低水高走”的杭嘉湖南排工程在嘉興開始崛起;
2003年,浙東引水工程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將富春江水分南北兩路並行,引流至人口密集、經濟發達,但水資源緊張的浙東沿海地區,真正實現了“一江春水向東流”。
2019年9月29日,千島湖配供水工程正式通水,杭州城市供水格局從以錢塘江河口為主的單一水源供應,轉變為千島湖、錢塘江河口等多水源供水。
根據浙江省水利廳的數據統計,浙江現有水庫4277座,其中200座大中型水庫控制全省47%的山區面積,苕溪、曹娥江等流域設有5個蓄滯洪區,它們形成了水網的“盆”和“塔”。2184公里的主要江河干堤、沿海2014公里海塘和沿線48座大中型口門泵站,則構成了浙江水網防洪排澇禦潮的骨幹屏障。
未來,浙江人又將如何治水?
今年,浙江省政府批復了《浙江水網建設規劃》,核心理念是“完善水資源調配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這意味著,浙江人接下來的治水行動,是站在全域視角開啟的系統性謀劃,以網狀佈局,實現全省水資源互調互濟。
在浙江水網總體格局圖上,有浙東、浙中、浙北3條水資源配置通道,共同構成浙江“南水北調、西水東送”的通道。3條水資源配置通道將在2035年全面建成,溝通錢塘江等八大水系和十余個重要水庫樞紐節點,使自然水系、水利設施交互成網,屆時能為寧波、舟山、金義都市區等地供應30億立方米優質水資源。
眼下,40項重大項目加快開工,165項重大在建工程與時間賽跑,85項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銜枚疾進……浙江正以“適度超前”的原則不斷重塑全省域水資源配置格局。
位於東苕溪右岸的西險大塘達標加固工程如火如荼,完工後可將防洪標準提升到200年一遇,實現拒山區洪水于平原之外,與經濟要素高度集聚的杭州西部主城區發展相匹配。
浙西南又一座“防洪重器”——總庫容為1.3億立方米的麗水蓮湖水庫項目建議書已通過審查。該水庫建成後,通過與緊水灘等大中型水庫聯合調度,可提升麗水市區、溫州市區等地的防洪能力。若結合配套通濟堰補水工程,又可為甌江流域水生態調度、提升流域水生態環境提供水源保障。
生長在江南水鄉,“治水”的精神也許早已刻在了浙江人的基因裏。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朱承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