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人工智慧要成為浙江中小學必修課?讓消息再飛會兒
發佈時間 | 2023-03-21 08:37:34    

   近日,人工智慧將成為浙江中小學必修課程的消息被刷屏。更有媒體將這一消息視為“浙江率先打響AI進入中小學校園的第一槍”。事實是如此嗎?

  在ChatGPT、文心一言成為頂流的當下,人類開啟人工智慧時代成為共識,任何跟關人工智慧的相關消息都撩撥著公眾的好奇心。

  不少網友點讚,認為人工智慧是未來世界的基礎,應當從娃娃抓起。

  但也有網友不同意:小學初中應該打好基礎,多數小學生連編程都不會,引入人工智慧課程是否揠苗助長?

  那麼,讓這顆帶著AI味兒的消息再飛會兒。我們先來理清三個問題:

  首先,人工智慧課會不會成為浙江中小學必修課?

  課程的設立非常嚴格且涉及內容廣泛。無論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課程還是高中階段的必修課,都需要教育部等國家相關職能部門來確定。

  因此,浙江不會也不能單獨將人工智慧課程設置為全省中小學必修課。人工智慧將成為浙江中小學必修課程的消息係誤讀。

  但在省內部分“動作”比較快的地市,人工智慧已成為中小學的選修課。例如,去年3月,溫州市就印發《溫州市中小學推進人工智慧教育實施方案》提出:將人工智慧列入溫州中小學課程體系中,到2025年,將建成1000所人工智慧實驗校,實現人工智慧教育全覆蓋。

  其次,現在的中小學怎麼上人工智慧課?

  實際上,作為國內最早在中小學生中試水人工智慧教育的省份之一,人工智慧相關教學內容早已出現在浙江中小學的課本上。

  杭州市教研室資訊技術教研員、省特級教師李偉告訴潮新聞記者,2004年,人工智慧相關內容就已出現在浙江高中的資訊技術課本中。小學初中的資訊科技課本中出現人工智慧相關內容的時間要晚幾年,但也有十餘年。

  要説這些年變化最多的教材,一定是資訊技術和資訊科技的課本。一本教材用十來年,在其他學科司空見慣。但以資訊科技的課本為例,2020年9月,浙江迭代更新過一次三年級到九年級資訊技術教輔,其中小學五六年級學生就已經開始在課本裏接觸到大數據、人工智慧、程式設計與演算法,八年級則新增Python(電腦編程語言)課程內容。如果順利的話,今年9月,浙江小學初中生又能用上根據2022年國家資訊科技課程新課標,由省教研室編寫的新版資訊科技教輔。

  潮新聞記者翻閱小學六年級上、初中八年級下的資訊科技教材和高中的資訊技術教材發現,幾冊教材中人工智慧的比例都不低。六年級上的課本共2個單元,第一單元講數據與大數據,第二單元名為初識人工智慧。八年級下的課本共有3個單元,其中人工智慧佔到了一個單元。

  從標題看,初中跟小學的差不多,都有涉及認識人工智慧、語音識別技術、語音合成技術、人工智慧倫理等。而高中資訊技術教材的《選擇性必修4》裏,這段時間因為ChatGPT爆火而帶熱的神經網路學習,就是其中一節內容。

  李偉介紹,這是因為中小學的教材需要有銜接性,循序漸進。所以小學階段,教材側重學生初體驗人工智慧。到了初中,是要學生了解人工智慧的基礎原理並上手實踐。而高中對人工智慧的學習更系統化,要求掌握底層演算法。中小學技術課本其實還有一個共同特點:所學內容跟人工智慧其實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3年就更新教材,在教材領域算是相當快的。主要原因還是科技發展速度很快,課本也需要儘量跟上。”李偉説,新版教材內容目前還處於保密狀態,但可以透露的是,與人工智慧相關教學內容的比重還會大幅增加,幾乎每個年級的教材都會涉及。內容會更貼合人工智慧當下的發展最新情況,例如現下最火的ChatGPT也可能會出現在教輔中。

  由此可見,在浙江的中小學,人工智慧雖然沒有作為一門獨立的必修課程,但相關的知識內容早已滲透進各個階段的教學內容中。

  關鍵是,我們如何培養不被AI“淘汰”的人?

  在公眾關心人工智慧相關教育內容是否會進入中小學技術課程課本時,常年深耕在技術類課程教育一線的李偉已將目光投至更遠處——

  人工智慧讓知識獲取越來越方便,也讓知識更快速的過時。危機之下,中小學應該為未來培養怎樣的人才更不容易被淘汰?

  在李偉看來,人工智慧教學內容進入中小學校園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影響並非是新增一門人工智慧的獨立課程,而是教育如何去深度理解人工智慧,並對傳統教育方式進行改革。

  在國內,已有多位專家表達過類似觀點。前不久,在一場題為“ ChatGPT 與未來教育”沙龍上,與會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研討。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局局長張治就提出:人們不再崇拜知識,覺得它太容易被得到,解決方案也不難找,因此認為它不再有用。我們不知道未來需要培養怎樣的人才,也不知道他們將如何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我們過去認為的聽、説、讀、寫、推理、運算、想像等能力是否還將有用?

  “我們可以明確的是,中小學教育的目標最終必須指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更多樣的思維能力、良好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等。大量的以傳遞知識為核心的教育模式已經到了不得不改變的關口。”李偉以ChatGPT舉例,教育應該培養的是ChatGPT的創造者,即人機協同智商,而不是純粹使用者。因為ChatGPT本身不能替代人或者打敗人,但善於將ChatGPT與自身技能結合進行創造性工作的人將在未來打敗ChatGPT的單純使用者。

來源:潮新聞    | 撰稿:紀馭亞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