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南京大學聞海虎團隊重復實驗再次推翻美國室溫超導轟動性研究
發佈時間 | 2023-03-20 09:28:48    

  “這個結論肯定是推翻了,毋庸置疑的。”南京大學超導物理和材料研究中心主任聞海虎對《中國科學報》説出這句話的時候,語氣足夠堅決。

  “這個結論”,指的就是當下大火的美國羅切斯特大學RangaDias團隊的室溫超導研究。他們宣稱自己研發的一種镥氮氫材料在近1萬個大氣壓(1GPa)下實現了室溫超導。

  3月15日,聞海虎團隊在預印本網站arXiv提交了一篇包括9名作者、長達16頁的研究論文,直截了當否定了Dias的研究結論。論文結論稱:“我們的實驗清楚地表明,從環境壓力到6.3GPa,溫度低至10K(約-263攝氏度),镥氮氫材料LuH2±xNy中不存在超導性。”

  這距離Dias的研究發佈只有8天,如果實錘,Dias將會再次被打臉。

  復刻Dias實驗

  3月7日,看見Dias在美國物理學會會議上的報告結果後,聞海虎火速安排重復實驗,“我們的初步樣品很快出來了,後來又作了一些調整”。

  為何效率如此之高?聞海虎稱,這是他們團隊加班加點共同努力的結果。事實上,這個復刻實驗“難度不是很大”,但是“測量起來還是有難度的”,因為需要精細的信號,而數據分析也是有難度的,幸好他們“平時有很好的積累”。

  實驗並非完全復刻。聞海虎發現,Dias給的製備樣品方案幾乎不可行,於是他們結合自己的條件,完全以新的方式進行合成並得到了镥氮氫材料。X射線衍射儀技術檢查顯示,該材料結構與Dias的樣品幾乎一致,且能量色散X射線光譜儀分析也發現了氮元素。

  聞海虎團隊隨即在6萬個大氣壓以下的不同壓力中,對該材料電阻進行了測量,發現低至10K都沒有超導發生。同時,他們也進行了仔細的磁化測量,發現沒有超導所需的抗磁信號。聞海虎説,這些發現足以否定Dias的常溫低壓下的超導結論。

  因為Dias沒有説明其研究材料中的氮含量,目前只能以材料結構來討論。聞海虎説,儘管樣品中氮含量或許有所不同,但是材料結構一樣、3種元素兼具,這個情況下要有超導就應該産生了,“不能説那一點成分的改變會決定超導或不超導”。

  為什麼Dias的製備樣品方案不可行呢?Dias的方案是,用兩個小金剛石對微腔中的镥、氮氣和氫氣在65攝氏度下加壓到1萬個大氣壓。聞海虎分析説,Dias的材料製備方法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性,65攝氏度太低,這個溫度下能産生金屬和氮氣、氫氣的反應是不可思議的。

  聞海虎説,Dias可能給了一個錯誤的條件,或許是溫度少了一個“0”,“除非用鐳射加熱,否則很難做出來”,然而Dias並沒有提到鐳射。聞海虎團隊採用了高溫高壓爐來燒,很快就得到了镥氮氫材料。

  聞海虎考慮得更嚴謹。他説,這個材料在幾十萬個大氣壓下是否會出現高溫超導還不能下結論,“我們也正在做”。

  需要更多的驗證

  從1968年到今天,物理學家一直在研究與氫有關的超導屬性,硫化氫、稀土氫化物和鹼土氫化物可以在超過200K的溫度下轉變為超導態。

  Dias團隊這次將氫化镥中的部分氫換成氮,並宣稱在1GPa、20攝氏度的最高轉變溫度下測量到了超導。如果被證實,這將是史無前例的一大進步。

  此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靳常青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提及Dias這次研究的幾個存疑細節,包括合成樣品結構不清楚、氫的含量太低(與之前發現的富氫超導體迥異)。

  為何氫的含量如此重要?這與學界對超導的一種固有認識有關。一般而言,超導材料中氫含量越高,其超導轉變溫度越高。

  計算化學家、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副教授苗茂生告訴《中國科學報》,富氫超導體和低氫超導體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系統”,Dias的結論顛覆了已有的認識。比如十氫化鑭超導轉變溫度為零下13攝氏度,已經很高了;而Dias的镥氮氫材料中,镥:氫摩爾比不到3,遠遠低於十氫化鑭,其超導轉變溫度卻高於十氫化鑭。

  苗茂生説,很難想像Dias的镥氮氫材料會成為一個電聲子耦合超導。基於電聲子耦合理論計算得出,這個材料的超導轉變溫度應該在十幾K。

  他提示,高壓實驗是非常難做的實驗,樣品特別小,合成條件又很難達到非常均勻,加上信號測量的噪聲非常大,這些都是容易産生誤判的因素。

  除了聞海虎團隊的論文外,近期還有數篇有關氫镥材料的類似研究發表。

  更早的研究來自靳常青糰隊。3月9日,他們在arXiv發表研究稱,多氫化镥在218GPa的壓力下超導轉變溫度為71K(約-202攝氏度);當壓力釋放到181GPa時,超導轉變溫度降低到65K(約-208攝氏度)。這些超導轉變溫度都遠遠低於室溫。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程金光團隊于3月12日在arXiv發佈了另一項研究。儘管他們的材料沒有添加氮元素,但他們在高達7.7GPa的壓力下對二氫化镥的測量表明,溫度低至1.5K(約-272攝氏度)時沒有超導性。

  值得關注的是,Dias的兩次“前科”讓人無法對其研究放心。可測試、可重復和透明度是科學研究具有可信度的重要因素。Dias此前的兩次重要研究,包括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金屬氫研究和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碳氫硫超導研究,均未具備這些因素。

  《自然》雜誌也注意到了Dias的過往。靳常青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DavidCeperley在該期刊發表評論文章稱,因為Dias關於碳硫氫化物高溫超導的論文被撤回,對其最新研究的獨立測量數據將有助於消除疑慮。

  苗茂生也提醒説,既然《自然》雜誌接受了Dias的工作,那麼就要嚴肅地討論它。如果要否定他的工作,那麼就需要更多的證據和重復性驗證,後續應該會有多個驗證論文很快發表。

  相關論文資訊:https://doi.org/10.48550/arXiv.2303.08759 

來源:中國科學報    | 撰稿:孫滔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