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未來城市要怎麼建?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等7位大咖這樣説
發佈時間 | 2023-03-19 12:16:05    

   城市面向未來該如何發展?新亞運“新”在哪?如何提升城市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3月18日,以“新城市 新未來”為主題的浙大城市學院第三屆年度“星光大課”開講!

1.png

  本次活動由浙大城市學院和瞭望東方週刊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嘉麒等7位大咖從城市建設與安全、韌性城市建設、城市管理、城市傳播形象塑造、城市與亞運、智慧製造、網路安全等不同角度共同探討城市未來的建設與發展。

2.png

  校長羅衛東表示,大學因城市而興,城市因大學而盛,城市就是學校最大的實驗室。本屆星光大課以“新城市·新未來”為主題,圍繞“城市”這一話題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深度交流,為探索城市的“新未來”提供前沿的觀點和專業的經驗。

3.png

  瞭望週刊總編輯任衛東指出,城市建設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希望以中國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為依託,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把建設幸福城市的思想和實踐的種子孕育在浙大城市學院各位同學心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道路上不斷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4.png

  會上,羅衛東分別為劉嘉麒院士、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曲國勝教授頒發客座教授和講座教授聘書。

  新聞+

  大咖觀點

5.png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嘉麒

  被稱為“火山院士”“送月亮的人”,劉嘉麒院士曾十進長白山,八上青藏高原,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留下了學術研究的足跡。他認為,城市建設發展的目標首先應該是生態城市、海綿城市、低碳城市、立體城市和安全城市,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向智慧城市、宜居城市和文明城市目標邁進。作為一名地質學家,劉嘉麒院士也十分關心城市的安全。要對自然災害予以高度重視,把防災放在首要地位,並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構建城市理想框架,建設人類幸福美好的家園。

6.png

  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亞組委宣傳部部長許德清

  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亞組委宣傳部部長許德清表示,舉辦杭州亞運會是進入新時代以來,黨中央賦予浙江、賦予杭州的重大政治任務。面對新使命,要抓住新機遇,展示新科技。杭州亞運之“新”,新在場館建設與應用,新在競賽項目,也新在團隊建設、市場開發、媒體服務、美學文化以及智慧亞運,必將為世界奉上一場精彩、智慧、綠色、全民的亞運盛會。

7.png

  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員會委員

  聯合國國際搜索與營救秘書處特邀專家

  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曲國勝

  “未來的新城市就要具備韌性的能力。我們要想建立一個韌性城市,就要加強城市-社區-樓宇-家庭-個人的韌性能力建設。”曲國勝認為,韌性和綜合防災減災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國家要建立韌性城市,就要實現城鄉災害風險調查與精準隱患排查、綜合災害監測預警全覆蓋及其應急發佈、重大災害的應急準備能力評估建設、從國家到地方的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從基層組織到社區應急響應能力建設、應急救援高效協調指揮、應急救援隊專業化職業化以及應急産業發展等一系列體系的發展。

8.png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

  國發院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何艷玲

  何艷玲從城市的兩個特性出發引出大城治理的重要任務,提出用人民演算法這一機制和路徑來實現大城智治。城市具有國家性和城市性兩個特性,既要回應國家命題,也要回應城市自身的命題。城市的國家性要求城市的治理必須更精準、更系統、更細膩。城市性則需要城市治理既繁榮又疏朗、既多元又融合、既彈性又穩定。而所有城市治理命題的核心,就是以人民為中心,實現人民在城市的美好生活。人民這一概念如何界定?何艷玲指出,“人民”是在大城市治理過程中不只是作為價值和整體的人民,而是多樣性、異質性、複雜性的群體。在大城市治理過程中,由於人民群體的不同,不同群體及其需求必須在法律、數據、事實以及共同協商基礎上做出評估、測準和錨定,用治理的專業性和精度,把人民不滿意度降到最低。

9.png

  天津大學新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講席教授

  浙大城市學院文明與傳播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陸小華

  “我們不僅需要過去的白娘子,不僅需要有魅力的許仙,還需要挖掘正在經歷、能夠感染外國友人的新時代的故事,這樣中國的世界傳播形象就會更為豐富和豐滿。”

  千年之城,城市形像是否一直不變?在2023年的今天,面向世界塑造什麼樣的城市形象?向國際社會講一個杭州的故事,你會想到哪一個?陸小華圍繞基於塑造更有利戰略態勢優化城市形象、再發現與再認知——強化城市與人的精神聯繫、精神標識與信號傳遞——城市形象再塑造、以格局思維優化城市形象傳播塑造發展態勢四個方面,對如何塑造城市形象展開論述。陸小華指出,城市形象塑造,實質是不斷建立強化與人的物質與精神關係。要塑造形象、講好故事並進行再傳播,就要既有溫度又有硬度,既有細節又有格局。

10.png

  國家特支計劃領軍人才

  先進材料增材製造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湯慧萍

  作為決定未來經濟發展的十二大顛覆性技術之一,3D列印在城市房屋建築、公共景觀、地下景觀中的得到廣泛應用,在醫療輔助器械、植入物等醫療領域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未來,3D列印在飛行汽車、膠囊列車、火箭、太空建築、人造太陽等高精尖技術中也大有可為。可以説,3D列印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各個方面。2021年,教育部將“增材製造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浙大城市學院也緊抓機遇,在雲棲小鎮建設微校區來搭建增材製造科研平臺。湯慧萍表示,將以增材製造為抓手,建設綠色智造科教創新綜合體,面向社會、面向時代、面向需求,培養具有實踐智慧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

11.png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浙江省青年高層次人才協會會長

  杭州安恒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淵

  1969年,人類第一次網路通信發生,時至今日,隨著網路攻擊和資訊泄漏事件的增加,數字化發展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身為杭州安恒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范淵從數字化面臨網路數據風險、如何強化數字安全屏障和如何實現數據要素市場化三個角度出發,以多個案例為落腳點,帶來了一節別開生面的數字安全大課。當“數據安全”與“數據網路”、“數字産業”結合會産生怎樣奇妙的反應?范淵表示,“網路安全+數據安全”有利於全方位築牢數字安全屏障,“數據安全+數字産業”有利於全領域盤活數據要素市場,以此為構築安全可信的數字世界提供保障。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