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觸目驚心!汕頭一知名橄欖菜品牌竟用腐爛原材料製作,監管部門連夜查封
發佈時間 | 2023-03-15 09:48:16    

  一直以來,潮汕腌制菜以獨特的風味廣受好評,被譽為“潮汕三寶”之一,是連結海內外潮人的“思鄉菜”,也是很多潮汕人早餐必備“雜鹹”,其製作技藝在汕頭市龍湖區、澄海區及周邊村鎮歷史悠久、流傳廣泛,已形成了特色鮮明且初具規模的優勢産業。

  在全國各地,潮汕鹹菜“活躍”于各種餐館之中,作為潮汕地區耳熟能詳的傳統食品,其發展需要用更高的標準,然而最近記者在當地調查發現,由於缺乏相應的行業標準和監管,多年來以生産企業的産品標準作為品質控制依據,導致産品品質參差不齊,當地一家知名雜鹹生産企業製作橄欖菜的過程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腐菜”變“美味”

  玉蕾橄欖菜竟用腐爛原材料製作

  蒼蠅亂飛、污水橫流、腐臭瀰漫……

  1月31日下午,當記者在汕頭市龍湖區龍華街道南社村走訪時,發現了一堆隨意堆放在路邊的芥菜,走近發現,這堆芥菜浸入泥水中,並已接近腐敗,散發臭味。用木棍攪開,還可以看到一隻只小的蒼蠅,在芥菜上方盤旋!

  3天后,有工作人員操作挖掘機,將地上的芥菜搬運到鏟車上,運至倉庫中。多番詢問,記者得知,這堆腐爛的芥菜,將被用於橄欖菜製作,而廠家正是知名品牌——玉蕾橄欖菜。

  也就是説,這堆看似毫無用處的“垃圾”,卻是製作潮汕美味“橄欖菜”的原料,接下來它們可能將經過鹽漬、封存發酵、洗鹽退淡、切碎、脫水、橄欖油煮等工序,搖身一變成為包裝精美的“橄欖菜”,流入市場。

  此外,在進行腌制菜品質調查的過程中,記者在走訪時隨機從6家腌制菜工廠收集了9款産品,送至第三方專業檢測公司進行品質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9款送檢産品中,有8款産品被檢測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其中最嚴重的一款,二氧化硫殘留值超出限定值5.3倍。

  是很多人的“童年味道”

  參與起草橄欖菜廣東省地方標準

  公開資料顯示,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前身是創辦于1978年的澄海縣外砂副食品廠,2001年改為現名,其在潮汕地區率先實現潮汕雜鹹生産標準化。2003年,該公司的“潮汕貢菜”“潮汕橄欖菜”被國家質檢總局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記者了解到,作為當地的骨幹龍頭食品加工企業,玉蕾開發生産的包括橄欖菜在內的“玉蕾牌”潮汕風味菜系列食品暢銷市場,也是很多潮汕人的童年味道。“我們從小吃到大。”汕頭市龍湖區陳先生告訴記者,潮汕橄欖菜主要品牌就幾家,玉蕾橄欖菜是大品牌,口碑很好,是很多人早餐必備的雜鹹。

  記者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搜索“玉蕾橄欖菜”,發現其銷量十分可觀。例如,在其京東自營旗艦店裏,一款450g的瓶裝橄欖菜售後評價條數超過了20萬,在京東好物榜“下飯菜”類榜單中排名第八。

堆積數天的芥菜混雜著污水和垃圾。  南方日報、南方+ 吳明 拍攝

  據了解,橄欖菜生産目前還沒有相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多年來以橄欖菜生産企業的産品標準作為品質控制依據。2019年10月,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公佈了《廣東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橄欖菜(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

  《意見稿》指出,橄欖菜是廣東省具有幾百年食用歷史的特色傳統副食品,人們常作為佐餐小菜和烹調調味時使用。因為橄欖菜的地方性特色較濃,在原輔料來源以及加工製作方面有著不同於其他屬性食品的地方,目前還沒有相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多年來以《橄欖菜》企業的産品標準作為品質控制依據。而橄欖菜的生産銷售規模已遠遠超過企業品質控制標準的要求。制定《廣東省地方性標準-橄欖菜》將能更好保證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弘揚廣東地方性産品特色。

  然而,記者注意到,該標準的牽頭起草單位為廣東省食品安全學會,主要起草單位,汕頭市玉蕾食品實業有限公司也在列。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我國法律明文規定,食品生産經營過程中應符合相應的衛生標準。同樣,在《徵求意見稿》中,也對橄欖菜製作的原輔料提出了要求:“應新鮮、無霉變腐爛現象,並符合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當地市場監管部門連夜執法

  當晚9時許,汕頭市市場監管局及汕頭市龍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連夜趕赴涉事企業進行現場執法。

  晚上9時,記者在現場看到,有數十名汕頭市及汕頭市龍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趕到涉事企業,在現場進行取證調查。

  “今晚不管多晚,都會對媒體曝光的所有環節規範、監管、查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實施執法監管,會在初步了解情況的基礎上邀請第三方進行抽檢,接下來調查、立案、查封、扣押都按照程式執行。”龍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級主辦陳統徵表示,該事件發生後,也説明市場監管部門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接下來會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規範企業的生産,確保餐桌上的安全。

  22時40分,執法人員在涉事企業清點貨物,隨後將貼上封條。

  23時許,第三方檢測公司抵達涉事企業,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將取樣,一般15個工作日出結果。

來源:羊城晚報    | 撰稿: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