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新獨居時代”要來了?浙江獨居率超30%
發佈時間 | 2023-03-12 14:26:16    

  最近,“獨居生活”“單身社會”等話題頻上熱搜。

  有一份《新獨居時代報告》曾預測:2030年我國獨居人口數量或將達1.5億至2億人,獨居率或將超30%。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集中在一線、重點二線城市的20至49歲城市獨居青年正構建“新獨居時代”。

  浙江有多少人在獨居?這屆年輕人為什麼選擇獨居?“新獨居時代”會給經濟社會帶來什麼影響?

  浙江獨居率超30%

  小舒2018年大學畢業後,在杭州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就職。為了上下班方便,她一個人住在公司附近的單身公寓。

  房子雖小,五臟俱全。30多平方米內,有臥室、客廳、廚房,還有獨立衛生間。“白天工作很忙,要不停跟同事、客戶打交道,下班後更願意一個人獨處。”小舒覺得,獨居生活挺好的,她身邊選擇獨居的90後同事、朋友都不少。

  在浙江,到底有多人在獨居?

  記者查閱了2022年《浙江統計年鑒》,其中一組數據顯示,2020年浙江共有家庭戶約2500萬戶,一人戶家庭超過771.38萬戶、佔比超30%,杭州一人戶家庭佔全市家庭戶的33%。換句話説,浙江獨居率已超過3成,杭州每三戶家庭裏面就有一戶是獨居。

  “獨居潮”並不是突然襲來的。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家庭戶規模一路下滑。如今,我國平均家庭戶規模已跌破“三口之家”,一人戶比重仍在不斷提高。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情況顯示,2020年全國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減少0.48人。而在浙江,2020年戶均規模已跌至2.35人,一人戶佔家庭戶的比重與2000年相比,增加了17.31個百分點。

  這其中,一個新趨勢值得注意——除獨居老人外,越來越多的青年正在加入獨居群體。隨著獨居人群數量的攀升和年輕結構的變化,“新獨居時代”正在逐步到來。

  年輕人為什麼獨居?

  與老年人被動獨居不同,多數青年獨居是主動選擇的結果。

  為什麼選擇獨居?“一個人生活很自由!”對於這個問題,不少獨居青年在採訪中脫口而出。

  今年30歲的郭凡,獨居已經5年了。剛畢業那年,他曾多次嘗試合租,但都以失敗告終。“大家生活習慣不一樣,人一旦多了生活上難免會有摩擦。”他回憶,有室友是遊戲主播,經常淩晨兩三點開外放打遊戲;有室友不講衛生、外賣盒垃圾袋在客廳裏堆成山;還有室友因分攤水電費等瑣事吵得不可開交。

  像郭凡一樣,對於很多青年來説,選擇獨居其實是選擇了自由空間。主動選擇獨居的他們,擁有著積極向上、擁抱生活的人生態度。

  在年輕人集聚的豆瓣網上,甚至有網友專門為獨居開了話題“獨居生活指南”,簡介是“一個人也要好好過”。截至目前,這一話題已有超12萬網友關注,發佈了1.7萬篇內容。全國各地的獨居青年們,在這裡曬自己做的美食、寵物貓、剛看過的電影等,分享姿多彩的獨居生活。

  在人們的刻板印象中,往往會將獨居和“孤獨”劃等號。浙江省團校副校長衛甜甜認為並非如此。

  她曾對年輕人安居情況做過調查研究。“實際上,很多獨居青年的生活狀態是‘獨’而不‘孤’。”衛甜甜認為,獨居對青年來説,是一種有品質的生活方式。他們享受自己獨立的空間,強調個體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同時他們沒有完全把自己封閉住,仍然渴望被關注。

  她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口流動日趨頻繁、以及正在發生改變的婚戀觀,未來青年獨居的現象可能會越來越多。

  “新獨居時代”會帶來什麼?

  其實,青年獨居現象絕非中國獨有,早在二三十年前,歐美國家就已初露端倪了。

  美國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艾裏克·克裏南伯格在《單身社會》中指出,超過50%的美國成年人正處於單身,獨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前4位國家分別是瑞典、挪威、芬蘭以及丹麥,而中國、印度和巴西則成為獨居人口增長最快的國家。在對海量的一手資料與數據詳細分析後,他指出,單身社會正成為一次空前強大、無可避免的社會變革。

  “新獨居時代”首先帶動起來的,是蓬勃發展的“單身經濟”。

  不少商家抓住獨居青年更關注自身,享受當下的特點,推出個性化定制産品和服務——房地産商開發了更多單身公寓,“雙十一”光棍節誕生了,餐飲業“一人小火鍋”火了,家用電器越來越迷你,旅行社推出了單人定制遊,寵物消費也在不斷增長……在商場、機場、火車站等地,甚至可以隨處可見專為一個人提供的迷你卡拉OK間。

  獨居青年的增加,也給當下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

  “比如獨居青年的住房問題,傳統社區的居住環境、社交配套服務以及他們最關心的安全性問題等,仍有提升空間。”衛甜甜説,獨居青年們的社交往往是線上熱鬧,需要注意他們在現實中逐漸弱化的社交功能,避免因長期獨居而造成的“社交恐懼症”等現象。為此,她也呼籲政府有關部門、社會和家庭,給獨居青年更多關注和幫助。

  有專家認為,要警惕“單身社會”背後的潛在威脅。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穆光宗曾撰文稱,空巢青年和單身人口的增加將通過不婚不育和晚婚晚育加劇低生育-少子化進程,將會給婚姻家庭制度以及人口安全等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來源:潮新聞    | 撰稿:黃珍珍    | 責編:李斌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