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全國政協委員洪明基:建議“投建管運一體化” 落實未來社區場景及運營權責
發佈時間 | 2023-03-09 14:06:07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明基提出建議, 通過“投建管運一體化”落實未來社區場景及運營權責,利用新建類空間富足的優勢帶動周邊老舊類未來社區。

  精研社區“治理經”,傳統社區模式亟待更疊

  “社區是基層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連接社區居民和其他製造業的紐帶。”洪明基指出,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單元,也是城市文化融合、市民凝聚力和幸福感提升的重要場所,是我國社會結構中的重要一環。完善基層治理,優化社區服務等工作目標,在今年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強調。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傳統意義上的社區已經不能適應網狀化社會結構,不少地區已經出現在範圍、種類、目標等方面超越傳統社區的管理實踐,例如將幾個傳統社區進行聯合管理、將某一文化旅遊古城打造成社區、將某一特色園區和生活區打造成産城融合型社區。沒有空間補足日趨多元的生活場景需求成為民生提質的短板。“基於以上問題,未來社區的建設提上了日程。”

  洪明基指出,未來社區與過去十幾年來我們國家所積極探索建設的智慧社區、美好社區、低碳社區等不同類型社區有所不同嗎,它是在整體數字化技術基礎上,更具包容性、更高水準的中國式社區發展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未來社區”,這是一次新的創新實踐。此後,“未來社區”這個詞便頻繁地出現在浙江人的視線裏。截至2023年1月,浙江省已公佈的六批未來社區創建名單共計783個,其中108個已經通過驗收。

  什麼是未來社區,洪明基解釋道,“由科技賦能社區運營,促成【人-房】關係的附近服務生態趨善,以人民美好生活嚮往為中心,令睦鄰之間和諧友善;以數字化建設和運營為手段,讓社區發展開持續。通過聚焦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以和睦共治、綠色集約、智慧共用為內涵特徵,構建未來鄰里、教育、健康、創業、建築、交通、低碳、服務和治理九大場景,最終建成有歸屬感、舒適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單元。”

  將社區治理現代化指標前置,從土地開發整理階段做起

  通過大量的走訪、深入社區基層調研,洪明基逐漸探尋到當前社區服務提供所面臨的癥結。他指出,在社區服務運營中,多元供給的主體權責大多數情況下均不明晰,這就導致政府、市場、社區之間,以及市、區縣、街道等政府層級之間權責關係模糊,存在社區服務供給缺位或錯位的現象。此外,洪明基還提到社區居民在生活中所獲得的服務常常是被動選擇,缺乏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並且社區服務多以政府包辦的形式提供,社會資源、市場力量參與社區服務供給不足,服務效率不高。今年兩會期間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國家要更大力度地激活市場活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也側向印證了洪明基調研得來的結論。

  針對以上問題,洪明基建議新建類未來社區,可通過“投建管運一體化”落實未來社區場景及運營權責,利用新建類空間富足的優勢帶動周邊老舊類未來社區。“受時代背景的影響,我國各個城市存在著大量的老舊社區,如何完善提升這類社區的功能,為其注入新的活力一定是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洪明基隨即補充道,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轉型,如果能夠在土地開發整理的前期階段,便通過科學謀劃、運營前置,規劃完整街道級和社區級公共設施、嚴格按照每百戶100平方米落實社區配套指標,合理佈局未來社區九大場景空間,並在土地出讓過程中“帶方案出讓”、明確後期運營權責和標準,那麼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同時,洪明基還列舉了一個案例。“以杭州市余杭區南滕未來社區為例,屬地政府及地鐵集團前期邀請專業綜合服務商——深圳市萬物雲城空間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前置參與土地出讓前方案謀劃。從運營角度提出專業空間建議,最大程度減少後期運營負擔。同時在出讓階段即在規劃條件中明確配套一站式鄰里中心、文化中心、體育中心等配套設施,其中文化中心、體育中心為建設主體自持指標、承擔運營權責。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建成後不僅服務社區內部,周邊3—5公里範圍內均可享受同等服務。”

  作為浙江全省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通過驗收命名的新建類未來社區,南滕社區在專業運營商的引領之下,基於沉澱已久的服務經驗,針對未來社區個性化的建設與運營需求,圍繞“社區治理創新”為主題,通過場景運營中心、數字運營中心、場景賦能中心三位一體,搭建南滕未來社區數字中腦,最終呈現新建類未來社區的智慧運營能力。

  未來社區的創建完成是社區運營的起點,浙江省正從逐個成功落地的範例中汲取經驗,推動更多資源向社區傾斜,聚焦社區可持續運營,讓人們真正的感受到未來已來,體驗到看得見、摸得著、真實可感的幸福。 

來源:中國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