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新聞詳情
寵物糧安全調查:配料表上資訊模糊,龐大市場監管缺位
發佈時間 | 2023-03-04 09:36:20    

   ● 截至2021年底,我國城鎮犬貓市場消費規模達2490億元。與此相伴而生的是寵物食品安全問題。中消協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受理寵物類投訴6617件

  ● 近年來,“毒狗(貓)糧”問題時有發生,讓把寵物視為親人的寵物主擔憂不已。網上售賣的很多寵物糧配料組成模糊,有散裝寵物糧包裝上只有産品名稱和生産廠商,甚至有不良商家把摻有土和鋸末的寵物糧加入大量誘食劑賣給消費者

  ● 寵物糧市場亂象背後,主要是寵物糧領域法律依據不足、執法不嚴,寵物糧市場無序發展所致。有必要從生産、加工、品質檢測等方面形成具有強制力的國家標準或行業規範,既為監管部門提供監管依據,也為企業劃定生産經營紅線

  今年2月以來,天津市民李蘭(化名)一直在為自己的寵物犬奔波于家和動物醫院之間。2月3日,她發現自家的博美犬變得無精打采,送進動物醫院初步診斷為犬肚子疼,沒什麼大事兒,寵物醫生給開了點藥吃。

  次日,李蘭發現犬拉稀拉血,趕緊又將它送進動物醫院。經過做B超、驗血等全面檢查,寵物醫生發現犬得了胰腺炎。在詳細詢問李蘭最近犬都吃過什麼東西並得知吃了某牌子的狗糧後,醫生直接説這款是“毒狗糧”,近期已接診多只吃了該狗糧生病的寵物。

  李蘭隨即上網查詢發現,有很多網友正投訴這款狗糧有問題。她立即聯繫網店客服,要求退款並賠償犬去醫院的所有治療費用,但對方以無法證明犬生病和狗糧有關係為由不予退賠。

  寵物糧安全問題,是千千萬萬把寵物當親人的寵物主密切關注的話題。

  多位受訪專家近日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説,為確保寵物食品安全,相關部門有必要把寵物食品納入日常監管,加大産品抽查和處罰力度,提高企業違法成本。建議提升寵物食品安全的立法位階,依法對寵物食品安全進行明確規範與調整,同時,相關行政機關應該引導行業協會制定強制性寵物食品安全標準。

  寵物經濟快速發展

  寵物食品品質堪憂

  根據《2021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披露的數據,截至2021年底,在中國城鎮家庭中,寵物貓的數量是5806萬隻,犬的數量是5429萬隻,城鎮犬貓市場的消費規模達2490億元。

  與此相伴而生的是寵物食品安全問題。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受理寵物類投訴6617件,同比大幅度增長,其中寵物食品安全成為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

  福建廈門的寵物主尹辰(化名)就有過類似的遭遇。

  去年3月,尹辰在本地寵物交流群中説:“我家貓吃完**牌貓糧,立馬上吐下瀉。”群友立刻有反應,幾位選擇同樣品牌貓糧的寵物主説,“我家貓也一樣”“我家貓便血了”。

  尹辰告訴記者,此後,他們多次和網店客服溝通,對方選擇的是“拖”字訣,一年時間過去了,寵物主們都沒有獲得任何賠償。

  在受訪寵物主們看來,“毒狗(貓)糧”問題並不少見。據媒體報道,2022年4月被指貓糧導致超百隻貓死亡的一款知名貓糧,此前在電商平臺上的人氣和銷量均表現不俗。一款高端進口貓糧在2021年也被曝有貓咪食用後中毒及死亡,一度引發網友熱議。

  記者在某第三方投訴平臺看到,截至3月2日,涉及“貓糧”“狗糧”問題的投訴超過1萬條,而以“毒狗(貓)糧”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相關投訴近千條。

  “毒狗(貓)糧”讓寵物主們感到恐慌。每當家裏囤的狗糧快用完時,北京市民王蕓(化名)都會“忐忑不安”,花上好幾天時間在多個社交平臺查看關於各種寵物食品牌子的測評帖子,從中尋找適合自家“毛孩子”的口糧。

  “狗糧市場很混亂,即便養犬8年,我至今不能確認哪款狗糧完全值得安心購買。”王蕓坦言。

  配料表上資訊模糊

  成分佔比均不明確

  除了“毒狗(貓)糧”問題外,王蕓還因狗糧的産品成分問題陷入焦慮,她研究半天配料表,感覺她的犬什麼都需要,又感覺什麼都不需要,“狗糧中這麼多的添加劑會不會害了它”?

  記者調查發現,寵物糧配料存在不規範甚至混亂的問題。某平臺一家擁有40多萬粉絲的寵物食品旗艦店,售賣的貓糧成分與産品配料表不相符。比如一款雞肉貓糧,配料表排第一位的卻是小麥,之後才是雞肉粉。客服表示對此並不了解,建議撥打公司總部電話諮詢。

  還有很多牌子的貓狗糧配料組成模糊,如某牌子的貓糧的原料組成,第一位是穀物及其製品,第二位是肉類及其製品,不但沒有標明具體是什麼穀物和肉類,也沒有説明佔比多少。

  根據寵物食品相關國家推薦標準,寵物糧包裝物上應附有標簽,標明産品名稱、原料組成、産品成分分析保證值、凈重或者凈含量、貯存條件、使用説明、生産日期、保質期、生産企業名稱以及地址、許可證明文件編號和産品品質標準編號等。

  業內人士林先生告訴記者,上述標準是推薦性標準而不是強制性標準,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偷工減料、成分虛標等情況並不少見,“毒寵物糧”識別起來更加困難,還有不良商家把摻有土和鋸末的寵物糧加入大量誘食劑賣給消費者。

  寵物糧配料表虛標可能給寵物帶來哪些影響?中國獸醫協會動物福利分會副秘書長賈開富介紹説,犬貓屬於肉食動物,在自然界中,貓主要以捕食小動物為主,從小動物的內臟中獲取營養,但現在是居家飼養,為了追求適口性,寵物食品中需要加入一定比例澱粉和肉粉,還會加入不標明含量的誘食劑,容易導致寵物肝腎功能受損併發病。

  “寵物食品中,如果植物蛋白含量過高但不標出來,寵物食用後會造成營養代謝性疾病。而標明成分的全價糧(營養均衡全面的寵物糧)有些其實並不科學,其中所含的碳水過高的主要風險是牙齒問題、心血管問題和肝膽胰腺問題等。”賈開富説。

  記者還注意到,在電商平臺上有大量的散裝貓糧狗糧售賣,售價便宜且包裝簡單,只有寫著産品名稱和生産廠商的塑封袋,沒有配料資訊和其他資訊,5千克寵物糧30元左右就能買到,是普通品牌寵物糧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

  但根據《寵物飼料管理辦法》的規定,寵物飼料經營者不得對寵物飼料産品進行拆包、分裝;禁止經營無産品標簽、無産品品質標準、無産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的寵物飼料。

  記者注意到,這些店舖並未因違反《寵物飼料管理辦法》而受到影響,有的店顯示已開了很多年,有的銷量達10萬+。

  龐大市場監管缺位

  寵物糧安全須入法

  遼寧瀛沈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國照代理過多起和寵物糧安全有關的案件。在他看來,寵物糧市場亂象背後,主要是寵物糧領域法律依據不足、執法不嚴,寵物糧市場無序發展所致。

  “例如,在法律層面,我國沒有將寵物食品安全納入立法,雖然農業農村部發佈了部門規章,但不足以使主管部門加大監管,導致出現一定的監管真空,寵物糧市場野蠻生長,寵物主維權無法可依。”劉國照説,寵物主在向相關監管部門投訴時,相關部門經常回復稱,未將寵物食品列入相關監管抽查範圍,無法約束相關生産者及銷售者。

  實踐中,寵物主針對問題寵物糧的維權途徑主要有: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尋求監管部門處理、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但在受訪寵物主看來,他們通過前兩個途徑基本無法解決問題,即使相關監管部門對生産經營不符合産品品質標準的寵物食品商家進行了相應處罰,但仍沒有相關依據責令商家對他們進行賠償。他們選擇向法院提起訴訟,往往由於無法提供能夠證明兩者存在因果關係的證據而陷入維權困境。

  此外,劉國照還認為,在寵物食品檢測數據方面,因為沒有科學翔實的寵物營養數據系統和專業研究機構,導致我國寵物食品的檢測數據無法得到擴充,致使寵物食品的標準過少過低。目前,我國寵物食品的相關標準僅20多項,一些問題沒有標準可依;寵物飼料添加劑的內容過於寬泛,導致有毒有害添加劑未被完全禁止。

  為規範寵物糧市場,讓“毛孩子”吃得放心、寵物主安心,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提出,相關部門有必要把寵物食品納入日常監管,考慮到我國目前發佈的寵物食品標準主要是推薦性標準,所以有必要從生産、加工、品質檢測等方面形成具有強制力的國家標準或行業規範,既為監管部門提供監管依據,也為企業劃定生産經營紅線。

  “有關部門應當加大産品抽查和處罰力度,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督促電商平臺依法履行審核和日常管理義務,不給不良企業提供違法經營的空間。消費者也應該通過正規渠道向商家購買寵物食品,購買時要仔細查看生産企業、生産日期、有效期等産品資訊,同時通過消費者評價、商家口碑等側面了解商家的有關情況。”陳音江説。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曉娟説,鋻於寵物具有財産與精神雙重意義,因寵物食品不安全給寵物造成的傷害也會間接侵害寵物主的財産和精神利益。

  她認為,加強寵物食品安全,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寵物食品安全的立法位階,依法對寵物食品安全進行調整與規範,以保證其權威性與強制執行力;相關行政機關引導行業協會出臺寵物食品安全標準,考量不同種類與科屬寵物的特點及寵物食品的不同功能制定針對性的標準,且注意根據寵物食用情況進行更新,及時向社會公示;寵物食品生産企業應積極承擔法律義務與社會責任,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生産寵物食品。

  杭州全域動物醫院院長朱國建議,寵物食品商家應建立食品研發團隊,根據長期室內飼養實際出發研發寵物糧,從營養生理、食物多樣性角度,根據寵物營養和生理特點及飼養環境等,為寵物生産安全糧。

  “無論寵物食品生産企業還是政府監管部門,提高對寵物食品安全管理意識勢在必行,未來可期。”中國品質檢驗協會寵物食品用品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王爍説。

來源:法治日報    | 撰稿:張守坤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