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春節檔上映的6部電影的票房還在持續增加,截至發稿前,已經累積超過120億。
這其中,國産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和動畫電影《深海》,是視覺效果最為亮眼的,它不僅僅實現了存在於我們想像中的奇觀,更讓觀眾看到了國産電影整體工業水準的提升。而這兩部電影的背後,有多家浙江視效公司的身影。
近日,潮新聞·錢江晚報記者採訪了多家本土視效公司,聽他們講述如何從浙江起步,躋身國內一流視效公司,又是如何在困境中製造機遇,在熱愛的土地和領域專注深耕的經歷。
《流浪地球2》,3300個鏡頭=26400個小時
《流浪地球2》讓大家看到了國産科幻的可能性,而發展科幻電影,最大的底氣是科技實力和視效水準。
這次《流浪地球2》裏共完成了3300個常規視效鏡頭,額外還有1000多個面部視效鏡頭。什麼概念?電影的視效總監丁燕來計算過,“渲染的時候,一幀就需要七八個小時的時間。”
3300個鏡頭,就是26400個小時。
這麼大的視效量,涉及的視效種類又多,絕不是一家公司能完成的,《流浪地球2》總共用到了26家視效公司。
浙江花果山傳媒旗下的露米埃電影特效工作室,承擔了多個重要場景的特效工作,幹了大半年,製作過程精益求精,每版都經過5次以上的修改調整。
杭州土生土長的科技公司——時光坐標影像科技,不僅製作了片中部分震撼特效,更重要的是參與了一部分虛擬預演製作(Previs)。
據時光坐標的CG數字總監韓超介紹,虛擬預演相當於把導演構思的畫面,用虛擬拍攝或三維動畫的方式具象化,生成了可視化劇本,現場實拍時就能實現合理調度,多部門精準協作,大大提升效率。
這次《流浪地球2》虛擬預演了整部戲,讓時光坐標的創始人兼CEO陳奕感慨中國電影在科技化製片流程上的創新,“它構建了一個以數字資産和虛擬預演為核心的多線程創作模式,突破了傳統電影單項的、結果不可預估的創作瓶頸。”
露米埃的張志一導演用一句話曬了自己的成績單:“兩個作品,一個是實拍電影的天花板,一個是動畫電影的天花板。”
前者説的是《流浪地球2》,後者指的是《深海》。
花了7年時間籌備製作的《深海》,團隊研發了粒子水墨的視效技術,上千個極致唯美的特效鏡頭,佔全片近70%。片中還有上百隻奇幻萌物,那些栩栩如生的毛髮和衣服,正是露米埃擅長的毛髮動態解算特效。
寧波點雲文化有限責任公司也參與了《深海》的特效製作,雖然承接了一小塊,但可謂站上了高起點。畢竟,跟前面兩家大公司相比,它是一個只有12名成員、平均年齡25歲的小工作室,未來可期。
而《深海》背後,還有中國美院老師蔡智超的參與。在前期到中期的美術內容製作中,他負責一些場景原畫和鏡頭視覺概念等設計,讓很多人印象深刻的“深海號”潛艇,是他耗時最長的製作內容。
可以看到,浙江的視效行業發展,屬於工業技術和人文底蘊同時線上,在電影産業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浙江智造的虛擬拍攝棚
丁燕來曾在一場脫口秀裏吐槽:剛入行的時候,劇組同事都不知道該怎麼喊他們這個部門的人,就喊“電腦”。每次被喊“丁電腦”,他感覺自己就像語音助手siri。
中國視效行業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業務主要集中于電視廣告,電影市場需求並不高。直到2002年的《英雄》拉開了中國商業大片的序幕,視效才逐漸成為影片的商業看點和創作重點之一。不僅是科幻、玄幻、動作片,如今在普通電影裏都少不了特效的助力。
露米埃早期主要承接廣告業務,作為花果山傳媒成立最久的一個部門,已經快8年了。後來開始承制電影特效業務,參與過《狼圖騰》《外太空的莫扎特》等電影和《哪吒:魔童降世》《白蛇2:青蛇劫起》等國漫。
2018年,露米埃自主製作了全動物擬人化角色的動畫電影《動物特工局》,設計了40多個動物物種,90多個角色。可以説露米埃經歷了一個代工到出品的轉化過程,成員也從最初的5個人,發展到現在近百人。
于2004年成立的時光坐標,參與製作的影視更多,包括《人生大事》《懸崖之上》《金剛川》等幾十部電影和幾百部電視劇。
除了視效創作,時光坐標更長期致力於為電影提供全流程實時可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打通電影創作的前中後期環節。在為《流浪地球2》做虛擬預演之前,他們2017年就為《刺殺小説家》提供了虛擬拍攝技術服務,能實時看到特效“渲染”後的畫面預覽。
時光坐標的總裁助理蔣骕骦感慨:“早在2013年時光就率先引進了國際上先進的虛擬拍攝系統,並且進行了多次迭代與升級。我們在國內影視工業化道路上一直在探索和突破。”
在技術上不斷突破的,還有一家杭州的本土公司——博采傳媒。
博采傳媒93年從廣告起家,08年進入動畫領域,從創意、拍攝到後期,一直有完整的製作鏈。但歷經9年出了兩部原創動畫後,博采發現必須要改變影視製作的生産效率,於是17年《昆塔2》上映後,他們決定轉型,開始探索虛擬製片道路。
博采的總裁助理江慧帶著我們參觀了各個拍攝環節,“我們指的虛擬拍攝是從資産開始,到Previs預演,再到Techvis(技術預演),再到LED實拍,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預演階段主創就需要把故事怎麼講排練清楚,該做的數字資産都在LED實拍之前做出來,這樣後期的量很少,和傳統拍攝是兩種作業模式。”
2019年美劇《曼達洛人》讓虛擬製片概念席捲了整個影視行業,而2022年博采出品了首部全程用虛擬製片完成、零後期特效的短片《誕辰》,在國際各大主流電影節、短片節上拿了不少獎。
四天在室內拍完全片,只用了三樣道具,博采創始人李煉導演的《誕辰》,向行業證明虛擬製片可以乾淨利落地完成整部電影的拍攝工作,在預算、時間、品質三個部分都做到透明,讓過程可控。
江慧剛從溫哥華考察回來,對比了國外的技術,她很自豪:“LED屏看著簡單,其實這中間有很多技術研發。比如博采的LED棚頂屏和環屏的接縫處沒有任何肉眼可見的物理追蹤相機,我們自主研發的無摩爾紋技術可以做到近距離貼屏拍攝,還重新開發了虛擬焦點系統,目前全球也就是博采能做到這樣的程度,真的是屬於彎道超車。”
今年4月,博采在溫哥華的虛擬拍攝棚將搭建完畢,“目前可以説是全球最高標準的虛擬拍攝棚了,奈飛、亞馬遜、蘋果等流媒體平臺都在與我們接洽中。”
當視效環節在影片創作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技術的不斷升級又引發了流程上的創新,改變了電影的實現方式。
視效=技術+藝術理解力
在b站擁有三百多萬粉絲的up主“特效小哥studio”,2019年把公司從成都搬來杭州,從8名小哥發展到現在已經近60人了。除了在自媒體帳號上發佈特效創意視頻,還承接虛擬拍攝製作業務,為後期研發軟體上的插件等。幕後主理人008説,“現在我們比較像是一個研髮型的特效公司,注重技術開發。”
因為特效,他們在b站上有近350萬擁躉。有趣的是,在他們的團隊裏,很多人都是半路出家,有學管理的、服裝的、土木的,“做我們這行更多是對後期、對畫面的熱愛,讓他們選擇了這個行業”,008説。
在採訪中我們發現,視效行業很多技術型人才都是非專業出身,像前文提到的寧波點雲文化,部分人才純靠自學——雖然浙江大大小小的視效團隊想著法兒努力奮進,但人才缺口也是顯而易見的。
視效並不是一個純靠技術的行業,也考驗著從業者對藝術的理解和能力。
國內真正做特效的電影團隊並不多,一方面專業出身少,行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另一方面電影特效人才被遊戲公司高薪挖走。隨著視效行業技術的更新迭代,對人才的要求甚至結構都在變化。
像博采,現在已經沒有動畫師了。江慧説:“以前做動畫是要用手K(通過關鍵幀實現動畫效果),我們現在是用動作捕捉的方式。20分鐘的動畫可能只要人演一天就演完了,放在以前需要40個動畫師花好幾天才能把它K出來。”對人才的要求也更加綜合,“虛擬製片就是一個新生事物,現成是招不到人的,現在流程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公司培養的。”
為了打破人才缺失之困,大公司在人才培養上做出了很多努力。
時光坐標2011年就開辦了新影教育,設立了專門的教師班底,公司總監級的視效藝術家也會去上課,蔣骕骦説:“新影教育培養的是既具備藝術能力,又具備技術能力的實戰型人才,一方面為本公司補充人才,另一方面提供給劇組、一線的影視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
花果山前幾年在杭州佈局了人才職業培訓板塊——專注于數字藝術人才職業培訓的花果山教育公司,今年把露米埃特效工作室直接從北京搬到杭州,預計五一前完成搬家工作。
在花果山CEO周建敏看來,杭州是除了北京以外最適合影視動漫公司發展的地方:“浙江市場情況比較好,杭州的人才基礎也比較好,還有中國美院、浙江傳媒學院等藝術院校,把特效部門搬過來更有利於打通産業和職業培訓,真正做到産學研一體。”
“提著燈闖過遠洋的甄選”
説到底,不管虛擬拍攝還是虛擬製片,都是一種技術手段,一切技術的研發和升級最終還是為了解放藝術創作,呈現更好的藝術效果。
雖然目前我國科幻電影産量不算很高,但透過《流浪地球2》和整個行業的工業化繼續推進,我們與好萊塢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更多還是人才結構和工業化的規範程度不同。
對於中國電影的未來,大家都充滿期待。
花果山會積極參與國內的科幻電影項目,下一個階段就計劃出品自家的科幻電影了。不過,周建敏認為科幻的觀眾市場還需要一兩年的培育期,所以先集中精力出品動畫電影,目前已經規劃了一個東方奇譚系列。
時光坐標自主開發幾個的科幻ip,將在不久的將來和大家見面。另外,時光正在多元發展,打造不同類型的實時可視化“沉浸式”空間,不過蔣骕骦強調:“影視一定是我們的核心,發展多元化的技術也能幫助反饋給影視。”
博采推出了博采幻象電影計劃——用虛擬製片做新型創投,推廣劇本可視化概念,另一方面還是致力於做自己的電影,産出好的、有價值的內容,同時保持行業技術領先地位。至於未來想做什麼樣的科幻,“肯定還是要落到人文上,傳統科幻更多是探索太空這種外向的,我們想嘗試另外一種,更往內心”,江慧説。
新生代也有自己的雄心壯志。
點雲文化的創始人竺淩帆,希望未來能參與到《流浪地球3》等科幻大片的特效製作,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對於團隊的長遠發展,想“往原創方向走”。
特效小哥的小目標,也是想拍出一部能夠讓大家喜歡的科幻電影。目前已經在推進一個電影項目了,“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向,爭取明年上吧。”
008喜歡《夜航星》的一句歌詞“提著燈闖過遠洋的甄選”,這更像所有浙江電影人的心聲——用新技術奔赴下一場山海。
春節以來,電影市場明顯回暖,周建敏感嘆,找他們的影視特效製作訂單都增多了,公司第一季度還收到了約500人的人才培養訂單——這是疫情期間他們一年的培養需求量。
在影視公司背後,浙江政府也大力幫扶,加強廣電科技創新支援力度,扶持文化産業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這無疑給復蘇的影視寒冬雪中送炭。據報道,今年貓眼影視等頭部企業將在杭州開設影業公司,接下來就看他們大展拳腳。
國産視效如同電影産業中那片璀璨的藍海。藍海很美,但通往藍海的前路註定艱難;藍海很遠,但通往藍海的航程,已經在浙江開啟。
來源:潮新聞·錢江晚報 | 撰稿:金然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