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政務客服,實行評價機制
“一網通辦”,升級便民服務
設置政務客服,實行評價機制;建設一體化“居民碼”服務體系,整體關聯電子證照等基礎資訊……福建、山東、廣東等省份近期出臺數字政府建設相關方案,明確“時間表”、畫出“路線圖”,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各地著力通過數字化手段破解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問題,讓群眾辦事更方便。
一鍵破解“急難愁盼”
“以前要跑窗口、跑銀行,取一次公積金最少得跑3次。”10年前,家住安徽省亳州市的陳琳貸款購買了一套住房,此後,提取公積金成了麻煩事。
現在,陳琳只需登錄“皖事通”賬號,點擊“我要提取”,系統就自動調取她的房産、銀行卡資訊,一分鐘便能完成申報,第二天錢款即可到賬。
目前,亳州市已有2600多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鍵申報”,實現群眾辦事“申請一鍵通,材料零提交”。
各地圍繞群眾辦事中的痛點、難點,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數字化服務。山東省威海市在全國率先建設工傷保險智慧一體化服務平臺,實現工傷業務“打包一件事”辦理,經辦效率提高90%以上;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推進案件全業務網上辦理,當事人可線上參審,省去奔波勞頓;重慶市“智慧人社”平臺推出“親情代辦”功能,老年人可委託親友替其線上辦理養老保險待遇申領等事項……
“大改革需要小切口。”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研究員翟雲認為,數字政府建設應找準小切口、下足細功夫,始終回應老百姓的現實關切,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民情地圖”助力管理
“小區電動車‘飛線充電’點已清理”“巷道裏堆放的廢棄傢具已搬走”……在廣東省汕尾市城區鳳山街道“民情地圖”聯勤指揮中心,大螢幕上不斷彈出這樣的實時資訊。
網格員在巡查走訪時,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能處置的就地處置,需相關職能部門處置的則上報至“民情地圖”平臺,由聯勤指揮中心分撥指令交由職能部門限時處置,形成“上報事件、流轉處置、結果反饋、持續跟蹤”的閉環。“民情地圖”系統匯聚了公安、政法、自然資源等23個黨政機關單位共237類數據,初步建成了汕尾民情數據庫。
隨著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推廣應用,基層社會治理的智慧化水準不斷提升。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上線“工程車交通安全綜合治理一件事”數字化監管平臺,線上實時監測工程車違規傾倒、揚塵污染等違規運輸行為;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為入河排放口裝上人工智慧監控設備,24小時監測河道水質,精準定位污染源。
2022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推動數字化治理模式創新,提升社會管理能力”,“實施‘網際網路+基層治理’行動,構建新型基層管理服務平臺”。實踐表明,數字化手段能有效打通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讓基層社會治理更精準。
打通業務“數據壁壘”
今年初,遼寧省鞍山市山天匯科技有限公司線上辦稅時,在沒有提交減免稅費申請的情況下,直接實現了免征增值稅等優惠。這得益於遼寧省的“免申即享”改革。
遼寧依託數字化手段,減少企業申報環節,通過後臺數據比對、自動匹配,精準推送各項優惠政策,用“主動篩選”替代“單位申報”,變“人找服務”為“服務找人”。
各級政府業務資訊系統建設和應用成效顯著,“最多跑一次”“一網通辦”“一網協同”“免申即享”“免證辦”等創新實踐不斷涌現。
在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數據壁壘”是堵點。各地正著力打通數據共用“大動脈”,實現數據資源一體化統籌管理。在江蘇省東臺市,只要掃一下營業執照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各種資訊。“20個部門的63個許可、確認、備案事項資訊全部歸集在裏面。”東臺市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説,各個業務系統的“數據壁壘”被打通,只要填報身份證號碼,就可實現81個審批服務免證辦理。
數字政府建設已成為各地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環節。今年1月,陜西省發佈提升政務服務能力的一系列措施,提出設置政務服務“總客服”,開展政務服務評價機制,全力提升企業、群眾滿意率。2月15日,廣東省出臺“數字政府2.0”建設若干措施,建立全時線上、渠道多元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2月初,山東省出臺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提出2025年底前,企業“免證辦事”“一碼通行”成為常態,“免申即享”“精準服務”全面推開,數字賦能利企水準全面提升。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撰稿:辛文 | 責編:裴琪琪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