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江省委“新春第一會”提出,實現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大突破;省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加快打造營商環境最優省。
一座城市要打造最優營商環境,離不開人文底蘊的加碼。
作為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聖地和雙千年古城文化的展示地,余杭古城歷史遺存豐富,文化底蘊深厚。
余杭街道是余杭古城的分佈區域,有著2180年的縣城發展歷史,是浙江省目前經考古證實的最早古縣城之一。2021年6月,余杭街道列入第一批市級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建設名單。
瓶窯鎮位於良渚古城遺址的核心分佈範圍,五千年前就是良渚古國的都邑,2021年12月,瓶窯鎮列入第二批省級千年古城復興試點建設名單。
曾經的杭州城發展起點,如今的杭州城市新中心,在余杭這片土地上,千年古城復興工作正在有序開展中。城市和街巷肌理,一點點重新梳理;古宅古井和古道,一處處重見天日;百姓改善民生的願望,一個個變為現實;老故事和新業態,一步步融合共生……當“城市原點”遇見“城市中心”,一篇關於復興的故事正在余杭精彩書寫。
規劃引領先行 全方位強化主題,有特色!
作為指導管理古城歷史遺跡保護與基礎設施改造提升的重要依據,千年古城復興綜合規劃裏藏著避免千城一面、實現個性化發展的“密碼”。
“千年古城復興不能複製粘貼,必須要尊重每個古城獨有的歷史文化,這才是激發我們文化自信的根源。”余杭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説。
自從列入試點後,余杭街道、瓶窯鎮快速啟動編制千年古城復興綜合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讓古城復興工作方向更加明確、特色更加彰顯。
余杭街道編制古城復興綜合規劃,初步提煉“杭州故城·禹上未來”主題定位,形成“街道城鄉統籌區、古城核心區”兩個層級和“一軸、兩帶、三核、五片、多節點”的總體空間結構,確立“人文高地、精神家園、文旅勝地、共富示範地”形象,推動文化、産業、城鎮和人居“四興融合”。
瓶窯鎮一方面提出打造“文化傳世新高地、航空策源新陣地、綠創富美新天地”戰略定位,全方位塑造“文潤瓶窯”品牌名片;另一方面,瓶窯鎮加強城市規劃引領,圍繞“一核兩軸”的城市格局,形成瓶窯鎮區綜合服務核心,以良渚遺址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創新發展軸,貫穿南北兩區、串聯城市多元功能的人産城融合發展軸。
古跡保存給力 高科技賦能文保,有名片!
位於余杭區瓶窯鎮彭公村的老虎嶺水壩,是良渚古城週邊水利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7月6日,老虎嶺遺址公園正式開門迎客。
在水壩本體上創新構建極富科技感的“水滴”保護棚,水壩剖面有一個採用加熱玻璃材料的保護罩,棚頂鋪設防滲膜,底部修建排水溝,壩體表面種植淺根系草皮……一系列措施既保留了老虎嶺遺址公園最“本真”的面貌,也向世人展示了良渚先民的治水智慧。
古跡遺存記載著千年古城的昔日風華,是城市的金名片。千年古城謀復興,需要加強歷史遺存保護。
堅持保護優先原則,在余杭街道已維護18處文物保護單位(點)、瓶窯鎮已建立“遺産數字大腦”“良渚遺址文物安全巡查網格智治”等應用場景的基礎上,余杭持續提升保護能級,重點構建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的立體安防體系,深化數字賦能保護管理,築牢文物安全屏障,打造“良渚遺址5000+數智應用平臺”等文物保護的創新成果,讓千年古城有了“護身符”。
讓歷史古跡和文化遺存有址可尋、有物可看,余杭協同推進杭州國家版本館,積極謀劃良渚博物院二期,加大南山摩崖國保單位的提升與周邊環境整治,推進南山摩崖石刻數字化修復傳承工程,啟動大普寧寺復建工程及周邊環境整治,重現千年古城歷史遺存風采。
文化標識鮮明 數千年文化傳承,有底蘊!
春節期間,余杭瓶窯老街熱鬧非凡,很多遊客都奔著余杭紙傘而來。五顏六色的紙傘成為瓶窯老街最顯眼的裝飾。年輕女孩穿著漢服拍照,手裏還不忘撐起剛買的余杭油紙傘。尋至老街上的余杭紙傘館,更可了解余杭紙傘的發展歷史和品類,體驗紙傘製作技藝,零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據瓶窯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余杭瓶窯老街積極打造杭州市首個非遺館群,通過精細化、一體化設計和管理,形成良好集聚效應。余杭紙傘館、良渚玉雕館、瓶窯陶藝館、風箏燈彩館、蠶桑文化館等非遺館群豐富,傳統文化多元,形成了從單一封閉的傳播方式到一條街區匯集千年文化的特色聚落模式,為千年古城復興注入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此外,構建的“一山一水兩街三區”風貌格局的瓶窯老街傳統風貌區,獲評長三角城市更新貢獻獎、省級城鄉風貌樣板區,成為全區唯一省級“高品質示範街區”。
為促進優秀文化傳承,余杭充分挖掘千年古城文化資源和特色,通過創新傳播方式及載體,塑造特色鮮明的文化品牌,持續實施好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讓傳統文化被更多人看見,得到更好的傳承。
2022年,余杭街道圍繞北湖、南湖、永建圩區三大蓄水區及西險大塘,深入挖掘了治水名人、治水故事、治水精神,打造“歷史文化尋蹤軸”;瓶窯鎮融合省級非遺《余杭紙傘》項目,完成了原創舞蹈《春來江水綠如藍》創編。
彰顯古城魅力,還要打造品牌。依託外聘專家優勢,余杭進一步健全專業人才引培機制,加強文化傳播,推進《中國早期文明論叢》《良渚文化通史》《良渚考古發掘史料整合》等良渚叢書編纂出版,不斷提升良渚品牌價值。
産業發展興旺 新業態創意無窮,有活力!
千年古城復興,不僅要守牢“歷史之根”和“文化之魂”,更要實現産業振興、經濟蓬勃。
近年來,余杭依託古城歷史文化優勢,不斷壯大文化産業、旅遊業,持續探索文化遺産IP活化路徑,帶動文創産品、展覽、演出、旅遊等一系列上下游産業鏈,加快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切實增強經濟新動能,加快形成特色産業競爭優勢。
結合良渚玉器、陶器、紋飾等良渚元素設計製作的服裝;與珠寶品牌聯名合作,以玉琮、玉鳥等為原型的金飾;以良渚文化創作的絲巾、飾品及精品茶具……以良渚文化為核心,良渚文創通過實物、多媒體、互動體驗、活態展示等形式,不斷突破受眾對良渚模式的固有印象,呈現出青春、時尚、現代的一面。
據了解,目前余杭已累計開發良渚文創産品13大品類,涵蓋日用家居、文具辦公、絲巾飾品、家紡、潮玩、益智類玩具等,在售産品500餘款。
文創産品之外,更多文旅創造性IP撬動著千年古城復興。瓶窯鎮舉辦“大過中國年”“張堰茭白生活節”“端午老街宋韻遊園”等主題活動。余杭街道挖掘南湖黑陶、苧山問茶、鄒幹世居、太炎執教、熙春懸等諸多文化勝跡,加快推動南湖沿線景觀帶規劃建設,打造“詩路文化、運河文化”展示區;圍繞鄉創空間、文旅研學、創業孵化等場景,策劃稻田遊學等主題旅遊線路,做精做優稻鄉小鎮文旅IP。
跨越千年的良渚文化,高速發展的數字經濟,吸引了一批創業者來到良渚數字文化社區。中國(良渚)數字文化社區良渚數字文化社區把良渚文化作為一個文創大IP,將歷史文化遺産素材融入動漫遊戲、創意設計、數字傳媒、廣播影視、工藝美術等産業,彰顯時代特徵、創新活力,讓古老和現代在此相遇、碰撞、融匯。
基礎設施完善 大項目加快推進,有支撐!
隨著第一輛車緩緩駛入杭徽高速余杭(新)收費站道口,余杭收費站提升改造工程階段性完工。
為順應城市快速發展、提高通行能力,2022年初,杭徽高速余杭入城口周邊整治提升工程正式啟動。歷經7個多月的拆遷改建,這個酷似“大鵬鳥”的收費站于去年8月正式通車。改建後不僅沿線的出行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而且項目新改建的地面道路還有助於提升區塊交通服務水準、打造內聯外暢的立體交通網。
對於一座復興之城而言,完善的現代交通基礎設施,能提高古城通達通暢水準,提升古城區位優勢和經濟發展優勢。
放眼瓶窯鎮和余杭街道,基礎設施“補短板”項目加快落地、全速前進。2022年,余杭加快實施文一西路西延、西險大塘後續達標加固、杭州中環南段、直街區域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工程;有序推進運溪高架瓶窯互通工程,加快實施古墩路西延、鳳都路南延等重大交通項目,積極爭取軌道交通2號線、12號線延伸納入四期中期調整計劃。
公共服務優良 老百姓樂享生活,有幸福!
“這裡空氣清新,草木繁茂,很有文化氣息,每天早上我們都來這裡休閒鍛鍊。”家住余杭街道的老百姓,説起附近的塔山公園讚不絕口。
據余杭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設施精良、環境精美、體驗精緻、服務精心、運營精細等“五精”工程,余杭街道對塔山公園實施了一系列“微改造、精提升”項目。如今的塔山公園,風景更加秀麗,設施服務更加完備,已成為余杭街道不可或缺的文化符號。
古城復興的“大夢想”兜著百姓生活的“小日子”。千年古城復興,不僅要實現歷史傳承、城市發展,還要實現古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千年古城復興工作中,余杭關注民生工程,聚焦老幼人群,持續升級民生配套,著力提升居民物質與文化生活品質,讓古城民生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提高古城教育服務品質,瓶窯鎮去年投用第三小學等3所學校,加快組建城鄉教育共同體;推動古城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升級,瓶窯鎮推動區三院特色專科建設,加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建,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古城優質養老服務供給能力,瓶窯鎮啟用杭州市首家幸福鄉里共同體,發佈“朝夕美好+”民生服務品牌,加快建設高水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余杭街道在近年相繼落地天元公學、學軍中學海創園學校、萬達廣場等優質配套,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山西園社區文化家園等公共服務設施佈局不斷豐富。
千年古城復興,非一時一地之功。面向未來,余杭圍繞千年古城復興工作提出三個“聚焦”——聚焦試點強謀劃,提高千年古城復興的認識站位;聚焦重點強舉措,打造千年古城復興的金字招牌;聚焦整體強推進,凝聚千年古城復興的最強合力。
從歷史深處走來,向美好未來奔去。余杭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余杭將堅持保護開發相融合理念,大力推進瓶窯鎮、余杭街道千年古城復興,讓區域的高品質發展和人民的高品質生活相得益彰、互促共進,推動新時代新發展與千年曆史文化傳承共振共鳴。
來源:杭州日報 | 撰稿:辛文 | 責編:裴琪琪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