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的“心臟”。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銷售突破千萬輛,巨大的市場對鋰電材料的需求進入井噴期。
這條風口上的産業賽道,衢州已在飛奔。兩年來,5家超百億元的涉鋰電新材料産業鏈項目落戶衢州;衢州智造新城裏,空中的塔吊多、在建的項目多,想來落地的配套項目也多。在2022年浙江工業投資、製造業投資和高新技術産業投資增速三張排行榜上,衢州都跑在第一。
這般情景,即便放在任何一座工業大市,也絕非易事。論區位,這裡雖是“四省通衢”,但遠離省會和經濟中心城市;論底子,這裡所轄6個縣(市、區)都屬山區26縣加快發展地區,資金、土地、人才等方面資質平平。
大項目為何衝著衢州來?記者在採訪當地政府部門和企業時,“營商環境”被提及最多。今年,浙江把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作為“一號改革工程”。對此,衢州又有何經驗?
找準自己的優勢
2月中旬,浙江時代鋰電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項目破土動工。建成後,該公司鋰電産能將在一期15萬噸正極材料基礎上,再增15萬噸。這個總投資480億元的巨無霸項目,是衢州史上單體投資額最大的製造業項目,也是2022年浙江投資額前三的製造業項目。
當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群雄逐鹿。可以説,誰能掌握電池産業鏈,誰就能處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核心;哪有鋰電産業集群,哪就能獲得整車企業的青睞。現在在衢州,生産鋰電産品的四大關鍵部件——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已形成完整的産業鏈,以華友鈷業、巨化集團、時代鋰電、杉杉新材料等為代表的鋰電新材料産業集群迅速成長。
一個産業的形成絕非易事,龍頭企業的到來絕非偶然。“衢州必須出奇制勝。”當地多個經濟職能部門的負責人表示,在各地招大引強競爭白熱化、政策趨同化的今天,敢於跑進新的産業賽道、敢於和企業一起“冒險”很關鍵。
兩年前,衢州謀定了“工業強市、産業興市”的發展戰略,在盤點産業家底時,一件往事為他們打開了思路。
2011年,從事新能源鋰電材料和鈷新材料研發、製造的華友鈷業準備在國內新建生産基地。考察團隊走了全國36個城市,最後選擇了衢州,在離老牌化工企業巨化兩公里的地方建起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
方便獲取化工産品、熱蒸氣,降低生産成本,同時解決廢棄物的處理問題——衢州人發現,很多化工及新材料企業對這一便利很看重,近年來陸續到巨化周邊集聚。
順著“比較優勢”,衢州展開大膽設想:化工還能衍生出哪些産業?哪些産業具有長期的發展價值?能否基於此謀劃重點發展産業?
“盯緊細分領域和新興領域。”衢州市招商中心負責人周科説,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相關産業就是衢州找到的一條新賽道,全球市場對動力電池的巨大需求和當地實力雄厚的化工新材料産業優勢,則是放手一搏的最大底氣。
在這個熱門又新興的産業領域,競爭隨時會來。僅在國內,就有寧德、常州、長沙、宜賓等多個城市提出打造鋰電之都的設想。衢州的策略是緊緊咬住産業鏈,圍繞主導産業龍頭佈局一批強鏈、延鏈型項目,建強産業鏈條,讓完善的産業生態成為一種營商環境。
明確方向和路徑後,衢州瞄準了一個産業鏈帶動型項目——時代鋰電。當地人把它視為振興衢州工業的里程碑項目。
最關鍵的問題來了:怎樣讓大項目落在衢州?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把時代鋰電招引到衢州,電價和能耗首先就亮起紅燈。
同等投資體量,與個別能源價格洼地所在地相比,光一年的電費,衢州就貴出很多;即便投資方願意,項目落戶面臨能耗總量大的“緊箍咒”,極有可能被一票否決。
在用地用能用電等資源要素上,衢州明顯沒有優勢,營商環境怎麼彌補“先天不足”?
“投資最終是為了效益,虧本的投資誰願意幹?”熟悉項目落地來龍去脈的衢州智造新城調研員周翔説,“沒有完美的投資地,只有最佳的投資地。製造業項目對成本很敏感,那我們就要盡最大努力幫助企業節省成本。”
為了更細緻地對接解決投資方的關切,由多個部門工作人員組成的“時代鋰電專班”建立起來,為項目定制方案。方案包括能源成本、政策配套、産業基金配套等,甚至連供電怎麼供、污水怎麼排等細節都一一覆蓋。
最出奇的一招是,專班專門到投資方考察的投資地,去比較各地的長板短板。在考察中,他們發現了能補上短板的關鍵之一:燒鹼。
燒鹼是時代鋰電項目必要的生産原料,屬於高能耗化學品,新上産能受到嚴格控制,但巨化剛好可以供應。如果項目落在衢州,就可以免除運輸燒鹼的高昂成本和巨大風險。衢州抓住這一産業鏈配套優勢,和投資方連續進行了20多輪談判,把成本不斷砍下來。
與此同時,衢州一刻不停向上爭取能耗和土地指標。“新能源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我省正在大力扶持發展,鏈主型項目的招引對全省和地方的産業高品質發展具有戰略引領作用。我們以‘大項目支撐大産業推動大發展’為出發點,積極向上爭取支援,通過不懈努力,項目列入了當年省長工程和省重大産業項目,順利解決了能耗和土地指標問題。”周翔説。
找到突破口,一關一關去闖,雙方最終在2020年2月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同年12月簽訂正式協議;2021年7月8日,項目正式動工;一年以後,第一條正極材料生産線建成,比預期縮短了4個月,成為國內同行中建設速度最快的項目。
現在,在已建成的時代鋰電材料國際産業合作園內,一行字格外醒目——“成為全球新能源鋰電材料領導者”。合作園投資方副總經理徐兆輝説:“項目洽談的時候,我們期待8年任務5年完成;正式實施後,我們認為5年任務3年能完成。衢州的服務能力,讓我們可以向前衝、拼命幹。”
服務“全生命週期”
在優化營商環境這件事上,衢州孜孜以求。過去,從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策源地,到全省最早設立營商環境辦公室,再到成為全國營商環境最優城市,衢州的很多經驗已被推廣到各地。
如果説具體舉措可以相互借鑒學習,衢州還有什麼新秘笈?
“全産業鏈全生命週期服務企業的能力。” 衢州市營商環境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周庚淵説,時代鋰電項目落地後,衢州上上下下的思想都隨之一變,以往很多覺得“不行”的事情,現在都朝著“能行”的方向努力。
在嶄新的時代鋰電辦公大樓,記者見到駐企幹部陳東時,正有一件“不行”的事情擺在他面前——
一條220千伏的高壓電線要接到時代鋰電項目基地,同時需要跨越6條110千伏的電線,施工過程中需要停電兩次,前後將近2個月,企業測算損失100億元。
高壓電線一定要接進來,企業的損失也要盡可能降到最低。陳東遇難不怕難:“我們正和電力部門商量方案,盡可能縮短停産時間。一會我還要和附近的村協調,電線塔要佔用村裏的土地,先把地的事情敲定。”
陳東告訴記者,優化營商環境是個“永不竣工的工程”,大項目的招引、落地、開工、建設、投産……每向前推進一步,服務就要迭代,做到“全生命週期”。
2021年項目正式開工後,“時代鋰電指揮部現場建設組”隨即成立,這是一個由來自智造新城、衢化、國網等部門共20多人組成的服務團隊,將伴隨整個項目建設,陳東就是其中之一。
在他們的現場指揮室裏,一整個墻壁貼滿了花花綠綠的色卡、圖標,這是一張“推進時代鋰電項目‘1166’工程計劃作戰圖”,每一塊色卡、每一個圖標都代表著待協調和處理的具體工作。
正是在和各種各樣“不行”的事打交道的過程中,像陳東這樣的幹部把自己變得“很行很專業”,不但對鋰電新能源産業鏈圖譜了然于胸,對園區內管廊架上鋪設的管道路徑、粗細程度、壓力大小、開口位置等具體的工程問題也如數家珍。“各種出現的問題,專班比企業還上心,我們常常被專班推著進度走。”投資方的一位經理説。
除了陳東所在的服務團隊,為了更好服務時代鋰電項目,衢州還設置了兩個層級更高的“專業服務團”——
最高一層是衢州市政府和投資方的聯席會議,不定期召開,至今已經開了7次。
第二層是衢州市政府協調會。由衢州市委書記、市長任雙指揮長,三個副指揮長分別是分管工業的副市長、智造新城黨工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就項目推進中的問題,分管副市長一週開一次協調會,市長每兩周開一次協調會。
截至目前,項目中提出的大大小小問題140個,已經解決了130個,其餘仍在推進中。這套專班機制,已經複製到了衢州另一個百億級項目——吉利三電項目。
“優化營商環境,説到底是政府和企業雙方主動、雙向奔赴,共同商議,形成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秦詩立認為,政府服務企業和行業的能力,最終轉化為助推企業發展的動力,帶動市域經濟的素質、結構顯著提升,這就是營商環境的魅力。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 裘一佼 夏丹 于山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