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加速過峰中。
各大醫院發熱門診量極速下降,120接警量開始下降,線上銷售平臺退燒藥和抗原“秒發貨”,湖濱步行街萬人迎接新年,地鐵人流量步步攀升……這些現象和數據都在告訴我們——過峰,第一抹曙光已經躍出地平線。
當越來越多的曙光,同新年的腳步一起到來,開始拼成一條條疫情曲線,有的下降、有的上升、有的高位調整。每一種曲線走向,都有著清晰、堅定而又澎湃的過峰信號。
全國城市過峰加速,杭州提前達峰?
發熱門診量極速下降
一條下降的曲線:發熱門診量。
國內更早迎來疫情高峰的城市,發熱門診量更快下降。據北京媒體報道,從2022年12月15日以來,北京幾家醫院的發熱門診量就開始呈現下降趨勢。這一現象,與自媒體根據平臺搜索數據製作的數據模型測算結果吻合:2022年12月17日,北京越過“發燒”搜索頂峰,距離“發燒”搜索指數出現異動僅有短短17天。
在全國,快速過峰的城市還在增多。全國300多個城市“發燒”搜索數據均出現了下降,顯示在2023年前後就加速邁過每日新增病例逐漸增加的階段。
杭州的情況如何?
1月4日下午,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這裡已經沒有了早前幾日的繁忙,僅有六七名患者在等待叫號。
“現在來發熱門診的,大多數是老人,雖然發熱門診量相較于12月中下旬已大大減少,但每個人的看診時間要比以前更長。”該院感染科主任、主任醫師金潔説,元旦三天以來,發熱門診量分別是257人次、255人次、220人次,進入下降通道,相較12月中下旬持續多日日均上千人的發熱門診量,更是大幅減少。
從一家醫院,到一整個社區,發熱就診需求也在下降。拱墅區文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在中心北部的發熱診室,已經恢復了“即到即看”。在兩周前,這裡的醫護力量從“1醫1護”增配至“2醫2護”,醫生們中午都下不了班,等候的發熱病人排隊有二三十米長。而現在,每天就診人數從高峰時的230人次,下降到了30多人次。
從更大範圍來看,在浙江唯一一個人口超200萬的城區——蕭山區,發熱門診量同樣在極速降低。“蕭山全區發熱門診量的高峰,出現在12月22日,達到13414人次。但在1月3日,發熱門診量已經下降到了2397人次。”蕭山區衛健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過峰信號,還有藥物需求。
關於藥物的求助資訊快速減少。“文明幫幫碼”是杭州市文明辦推出的一個互助平臺,疫情期間上線了“余藥互助”功能,有需求的市民可以線上發佈求藥資訊。沈廷衝作為“文明幫幫碼”的跑腿員,一直在為缺藥的市民奔波送藥。最近幾天,他和團隊發現了一些明顯的變化:起初平臺上一天有幾十條求藥資訊,到1月4日,求藥資訊只剩下了3條。
“藥荒”正在快速緩解中。截至1月3日17時,杭州市經信局共完成抗原檢測試劑調撥配送3871萬人份,其中配送到零售藥店2682萬人份,基本能保證市民群眾都能買到抗原。與此同時,餓了麼、美團等平臺上,也都能買到布洛芬、散利痛等退燒止疼藥物,“藥荒”焦慮加速緩解。
防重症高度承壓,杭州扛得住嗎?
重症數和120接警量高位盤整
一條高位調整的曲線:重症床位使用率和120接警量。
大城市的高齡老人和有基礎病的脆弱人群絕對數不小,越是快速過峰時,醫療體系運作越是高度承壓。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胡煒,擔任杭州市新冠救治專家組組長,按照杭州市的分級診療和巡診機制,專家組成員需要隨時待命,一旦危重病人出現,需要以最快時間來到病人身邊救治。
眼下的杭州,重症病例處於高峰階段。胡煒介紹,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拍攝肺部CT的新冠陽性感染者,有大約30%檢測出了不同程度的病毒性肺炎改變症狀,也就是不同程度的“白肺”;在重症患者中,病毒性肺炎改變症狀發生率高達70%-80%,甚至更高。
過峰中,一場重症床位保衛戰打響。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湖濱院區共有1628張床位,目前統籌有超過90%的床位可以用於收治新冠陽性感染者。為了更好救治重症患者,醫院把ICU床位從原有的50張,增加到了130張以上,並增設了亞重症病房。與此同時,該院組建了由250名其他科室醫護人員組成的後備重症醫療隊,確保重症單元醫護人員達到500人以上,重症床位與護士比達到1:3。目前,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床位使用率已超過95%。
面對高位調整的重症數,保障床位是首要任務。眼下,杭州已將700張定點醫院重症救治床位數和可轉換的重症床位數配置到位,並在13000余張亞定點醫院床位基礎上加快擴容。
僅蕭山正在完成3處亞定點醫院的改擴建,將為患者提供2000余張床位。被改造成亞定點醫院的蕭山區中醫骨傷科醫院,已經將內科病床數擴充到了4層150余張,並開始收治合併有嚴重基礎疾病的普通型和少量重症病例。
好消息是,仍處高位的“生命熱線”120接警量,稍稍顯現了下降的信號,給床位壓力帶來了“喘口氣”的機會。
元旦三天,杭州120接警量分別是2135次、2082次、1875次,調派救護車分別是1152次、1075次、984次。雖然出車數量仍處於高位,不過接警量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24小時內要跑十八九趟車,比往年同期要高出不少,但隨著市級醫院、公交集團支援駕駛員、社會面支援急救員等力量的支援,人員緊張情況已經得到緩解。”杭州市急救中心急救醫生冷毅倫説,還有一個積極變化,如前段時間,救護車以老年人緊急送醫等情況為主,為緩解醫院住院壓力,近期也開始承擔一些將好轉的病患送往康復醫院、二級醫院等任務。
加速過峰,杭州何時回歸日常?
“陽康”後人流和車流都在回來
一條上升的曲線:越來越多人已經“陽康”,人流和車流都正在回歸。
醫療機構重心隨著“陽康”人員增多而調整。“現在我們的工作重心轉向了全科門診,很多人在‘陽康’之後仍有反覆咳嗽等不適症狀,這段時間這部分患者就診量激增,日均達到300余人。”拱墅區文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朱秋靜説,在抗原轉陰后一段時間,人們體內仍有一定炎症反應,可能對器官産生影響,特別是可能損害心肌,因此容易疲勞。
連日來,該中心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調配醫護力量,為市民提供“陽康”後的看診服務。
事實上,在杭州,各大醫療機構的重心都在逐漸調整。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值班醫生,已經從4個班次調整成3個班次,節省的醫護人員重新回到了原科室,或增配到了重症單元;在拱墅、富陽、建德,部分醫療機構開設了“陽康門診”。如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將一批高齡資內科醫生組建起來,開設了呼吸綜合門診,1月3日開診後,在限號情況下,一天接待了200多個病人,來就診的市民大多都是“陽康”。
人流、車流明顯回升。地鐵站重回擁堵。1月3日20時,杭州地鐵2號線鳳起路站,值班站長王磊磊特意看了看當日鳳起路站客流——5萬人次,他不由地感嘆道:“正常生活正在回歸。”
鳳起路站是1號線、2號線的換乘大站,如果把鳳起路站近三周的日客流量做成一張曲線圖,這會是一個不標準的“U”字。前期緩慢下跌,最低谷是“1”開頭,後期則陡然爬升,在短短五六天時間內,恢復至往昔日常。
1月3日,新年第一個工作日,王磊磊除了完成常規工作,還連跑了三趟響應乘客需求:有姑娘低血糖送去一杯熱水;給一名腿腳不方便的乘客送去輪椅;還把一位盲人乘客送至1號線地鐵車廂上。奔波的間隙,有乘客抱怨,上一趟沒擠上車,王磊磊卻覺得充實:“這才是正常的城市、正常的生活呀!”
熱鬧起來的商圈、越來越擁堵的早晚高峰、忙碌的外賣小哥——
在跨年夜,當2023年的新年鐘聲敲響,在杭州湖濱步行街、嘉裏中心、文三街數字生活街區,杭州市民、遊客聚集在街頭,數萬人共同喊響新年倒計時,迎接新歲到來;
在元旦節後第一個工作日,杭州市區交通擁堵指數達4.04,這是將近半個月以來的最高值,在上周同一時間,這個數值只有0.32;
在餓了麼武林廣場一站,之前幾週受疫情影響,外賣點單時間不固定,人手也不夠。現在,許多人“陽康”,送單地址又集中在了附近綠都大廈、嘉德廣場等寫字樓裏,送單時間又有了明顯的早、中、晚高峰,外賣配送終於也告別了“兵荒馬亂”的日子。
春節返鄉高峰即將開啟,當第一波疫情高峰過去後,還不能掉以輕心。根據專家預測,隨著春節“返鄉潮”和節後“回城潮”,還有兩波峰值將至,尤其要做好個人防護和救治準備,但根據國際經驗,可以肯定,一“峰”更比一“峰”低。而“過峰”越快,社會秩序恢復得也越快,反彈越有力。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 張留 張夢月 吳佳妮 葉怡霖 李睿 通訊員 褚陳靜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