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條”發佈以來,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感染新冠病毒後會經歷什麼?需要做好什麼準備?許多人為此焦慮不安。
近期,在微信群、朋友圈,有越來越多的人分享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病癒歷程、治療經驗。這種集體“曬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家的焦慮,有利於守望相助、共渡難關。
“參考別人的經歷,心裏有數了”
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面對三年來時刻防範的“敵人”,雖然知道新冠病毒的致命性已大大減弱,但許多人在心理上仍存在焦慮。
12月7日,代維得知自己核酸檢測陽性的消息時,“感覺天都塌了,不知道會經歷什麼”。
當天夜裏,代維高燒39℃,頭痛欲裂,吃了退燒藥後才睡去。
第二天,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感染歷程和治療經驗,開始認真對比幾位朋友的病癒經歷,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內心越來越冷靜,“參考別人的經歷,心裏有數了,就不會慌。”
恐懼大多來自未知,補充了解相關知識,是減少心理恐懼的良方。在京工作的何可感染後,在社交媒體上瀏覽了很多經驗分享,還在公司員工群認真學習了專業人士分享的各種用藥常識。
在員工群裏,感染了的同事也會交流症狀,相同症狀的會分享緩解的經驗,何可覺得很有收穫。有人在群裏分享自己轉陰的消息時,何可和大家一起表示祝賀,仿佛看到了曙光。
“我在朋友圈送出了6粒布洛芬”
隨著防控政策重點轉向“保健康、防重症”,相關藥品的需求量增大,很多人反映布洛芬等退熱藥物很難買到,在微信朋友圈求助後獲贈藥品,成了這段時間親朋鄰里間互相關愛的證明。
單亮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堅持每天在微信朋友圈記錄自己的症狀和應對措施,希望為親朋好友提供借鑒,“我也會和他們吐槽,這樣心理壓力會小很多,因為大家比較接受自己早晚都有可能‘陽’。”
12月14日上午,單亮做了一次抗原檢測,顯示已經轉陰,隨即在微信朋友圈發文慶祝“戰疫成功”。有朋友留言買不到退燒藥,單亮連忙將剩餘的6粒布洛芬通過線上跑腿平臺送了過去。
也有人選擇將病癒歷程分享給更多人。12月11日起,網友“大草Mao”開始在視頻號裏記錄自己和妻子感染新冠病毒後的經歷和感受,他想記錄感染後和妻子的症狀變化,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讓朋友們不用擔心。
“我希望能理性面對,甄別有價值的資訊”
健康是生命之基,經過抗疫的洗禮,很多人對此更有感觸。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保持理性思考,才能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12月11日,何可抗原自測顯示陽性,前一天她還覺得自己身體很好,沒想到這麼快就感染了。她自述:第一天,在睡夢中被臉頰燙醒,眼睛非常疼,腰和腿酸脹疼;第二天,繼續吃藥退燒,嗓子有些啞;第五天,味覺變得遲鈍;第六天,嗅覺有些退化。
冷靜下來後,何可蒐集了大量案例,結合個人經驗,她認為:“室友感染四五天后我才感染,是因為我受涼熬夜。抵抗力一旦下降,潛伏的病毒就乘虛而入。保暖才可以防身,我向還沒感染的朋友叮囑這一點,因為感染確實很難受,最好不要經歷。”
何可不支援把感染的過程輕描淡寫甚至娛樂化地分享,她認為,真實很重要,甄別客觀、可實證的高品質資訊也很重要,“年輕人需要做好代際溝通,我一直在跟爸爸媽媽和親戚傳遞一些用藥常識。”
“理性的討論是有價值的,能獲得更多建設性的意見。”何可説,這段時間得到了很多善意和幫助,“希望冬天快些過去。”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 撰稿:見習記者 葛雪琪 朱柳霖 記者 李燦 | 責編:盧橋輝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