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視頻會議,全面部署做好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指出,2024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79萬人,同比增加21萬人。
大學生擇業就業存在哪些困境,應該如何破解?2024年1月,《中國青年研究》收錄了《“孔乙己文學”背後的大學生擇業症候及破解之策》一文。研究提出,“孔乙己文學”是當代大學生就業迷惘的情緒性反映,原因是部分大學生認為的學歷沒有兌現“利好”、基於社會關係形成的對“精英式”定位的現代迷思以及就業市場的供求失衡。
該研究選取了16名畢業生進行深入訪談,訪談對象身份多樣,分別處於繼續讀研(博)、順利就業(行政單位、企事業單位、自由職業者)、備考編制等狀態。針對當前大學生的擇業處境,該研究對諸多症候心理及其成因進行研究和論述,並提供了改善建議。
通過訪談分析,研究指出,部分大學生擇業時抱有“瞻前顧後”的矛盾心理、“惴惴不安”的焦慮心理、“相形見絀”的自卑心理、“好高騖遠”的自負心理、“爭強好勝”的攀比心理、“隨波逐流”的從眾心理。
具體來看,考研熱以及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導致一些大學生面臨就業和深造的抉擇時瞻前顧後、矛盾重重。
一位在讀物理學碩士受訪者自述,在即將畢業時,他既通過了考研初試,又得到了意向單位某研究所的錄取通知,但意向單位要求籤三方的時間正好是他要參加考研復試的前一天。因此,他徵求了家長、導師、親朋好友等各方面的意見,最後經過一番掙扎選擇了放棄工作,繼續讀研。但他不知道這個選擇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擔心研究生畢業後工作更難找,錯過了當前這個就業機會。
另外,很多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會因過度的矛盾焦慮而産生挫敗、畏懼等心理。還有一部分大學生面對擇業市場缺乏信心,勇氣不足,認為自己競爭力不夠,不敢大膽推薦自己。
一位碩士畢業生自述,他剛參加完第一輪面試時自我感覺很不錯,覺得二輪面試應該穩了,但當他得知一起參加一輪面試的全是名校畢業生甚至還有一位博士時,他覺得這次面試肯定“黃了”。當他準備放棄時,接到了二輪面試的通知,但他卻一點也不激動,覺得自己肯定只能“陪跑”,沒想到最後得到了這份工作。
研究還指出,部分大學生在擇業過程中秉持較高期望值,寧願在大城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地爭搶一個崗位,也不願意到農村、到基層、到西部去施展才能。以及部分大學生在擇業時會出現攀比心理,比城市檔次、比薪資水準、比崗位高低、比福利待遇等等。在攀比心理驅使下,即便是找到符合自己預期的工作,也會因為別人找到更好的工作而鬱鬱寡歡,悶悶不樂。
一位正在備考編制的受訪者稱,自己從小就是父母和老師眼中的乖孩子,是其他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我從縣城考到北京來上學,就是想有機會在這裡立足”。但現在看來,太難了。因為自己的專業課成績總是班級第一,期待值較高,拒絕了幾個在別人看來很好的offer(工作錄取通知)。反倒是,班裏成績不如她的同學都紛紛找到了工作,而她也錯過了應屆生的身份,目前在備考老家的公務員考試。“現在想想,當時確實太自負了。”
一位電子資訊在讀博士自述,她的同門師哥在畢業時拿到了大學輔導員的工作,因此她覺得自己到時候畢業至少能去大學當個輔導員。但當她畢業時,有的高校輔導員崗位已經開始招聘博士,這讓她非常被動,無奈只好繼續讀博。
研究還發現,在擇業過程中,有的大學生缺乏獨立性,過於依賴學校和家庭,産生“缺乏主見、依賴他人”的擇業傾向。還有部分大學生屈從於同輩文化,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下,在擇業中往往忽視自身的想法、能力和條件,而選擇社會認可度高的熱門職業,以迎合父母、親朋、師長及社會的期待。
一位備考編制的本科畢業生表示,大三是她最為焦慮的一年,因為要面臨升學與就業的抉擇。班上很多同學都在準備考研,她也想試試,但家裏人想讓她畢業以後儘快找個工作穩定下來。她當時既沒辦法安心準備考研,也沒辦法安心實習,導致畢業時研究生沒考上,實習單位也沒能留下來。“現在我仍是‘考編大軍’中的一員。説實話,我自己也沒想好我到底要幹什麼、能幹什麼。”
為何會出現上述的擇業症候?該研究認為,一方面是學歷沒有兌現“利好”,即很多大學生認為,自己通過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十餘年的學習,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畢業季”應成為“收穫季”,將學歷“兌現”,知識“變現”。部分取得碩博學位的畢業生,擇業心理預期提高,不願從事本科生門檻就能從事的工作,認為應與本科生薪酬水準拉開較大差距。但在實際擇業中,由於缺乏實踐經驗,往往要從基層工作開始做起,起薪標準也相對較低,實際工作崗位同所學專業不對口,高學歷在工作中無法立竿見影地兌現為高職位和高收入,這就容易造成“學無致用”的直觀感覺。
另一個原因是“精英式”定位的現代迷思,即從社會、家庭再到同輩,一路被灌輸“精英”式定位,過分強調自身價值而忽視社會需要,這種就業心態和擇業觀念讓部分大學生在多重束縛下迷失了自我。
第三個原因是就業市場的供求失衡,即嚴峻的就業形勢讓大學畢業生壓力倍增,象牙塔的知識無法滿足工作所需,骨感的現實已經支撐不起豐滿的理想,此時拿“孔乙己”來自比自嘲,尋求共鳴,既是從中找尋慰藉,更是借此釋放壓力。
為破解上述症候,該研究提出了多條建議,例如借助實習機會和社會實踐活動,提前了解所學專業或將從事行業的職業前景和就業形勢,增強就業適應力,減少“閃辭”現象;在就業形勢不樂觀的情狀下,高校畢業生要拋棄“世俗眼光”,積極投身到創新創業的時代 大潮之中,結合自身實際和社會需要選擇工作崗位;學會排解社會“評價”的壓力、家庭“期盼”的壓力、同輩“內卷”的壓力。
至於學校方面,高校的專業課教育應把專業技能知識教育與職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在專業課中滲透職業教育,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也了解本專業對口的相關行業對從業人員的現實要求。
家庭方面,父母應摒棄功利性教育方式,多關注子女興趣培養和個性發展,不再將自己的“夢想”強加到子女身上。要正確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適當降低對子女的就業預期,樹立正向積極的就業理念,緩解子女的就業壓力。
社會方面,該研究建議,一是構建社會支援體系。利用好招聘“雲平臺”,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建立高校畢業生求職數據庫,暢通供求資訊,用失業保險做好兜底,發揮對大學生就業的保障作用。構建政策支援體系,支援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通過學費補助、基層補貼、邊疆補助等方式激勵引導高校畢業生選擇基層就業。二是支援高校畢業生創業。相關部門應出臺創業小額貸款、大學生創業項目扶持等相關政策,讓大學畢業生在創業中無後顧之憂。三是構建公平的就業環境。堅決摒棄性別、學校、戶籍、年齡等就業歧視,營造公開、公正的環境,使大學畢業生在行業、職位、地區等方面擁有更廣泛的選擇。
研究總結,“孔乙己文學”具有複雜多樣的生成邏輯,本質上映射著部分大學生的擇業症候,是部分大學生“自我調侃、情緒宣泄和自我解壓的一種方式”。對待這一現象,正確的做法是大學生自身、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協同努力,同題共答。
來源:澎湃新聞 | 撰稿:吳怡 實習生 王藝澄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