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文旅 新聞詳情
“南方小馬鈴薯”勇闖“爾濱”,吃住玩細節滿滿,歡迎圍觀
發佈時間 | 2024-01-12 09:21:00    

   要説今年下半年最火的城市,那一定是“爾濱”——哈爾濱。

  無論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冰雪大世界、松花江上的“輪胎”漂移、熱氣騰騰的早市等傳統遊玩項目,還是中央大街上的古老民族鄂倫春族出動、凍梨擺盤、豆腐腦加糖、無人機挂圓月等等,無不吸引著一波波南方“小馬鈴薯們”打卡冰雪之城。

  “爾濱”熱度居高不下,文旅火爆出圈。元旦以來,全國多地的萌娃研學團隊“小砂糖橘”“小熊貓”“小野生菌”等,在老師的帶領下紛紛勇闖哈爾濱,頗受當地政府和人民“寵愛”,又掀起了一波萌娃疊加冰雪之城的新流量狂潮。

  據哈爾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數據,元旦三天,全市累計接待遊客304.7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9.14億元,遊客接待量與旅遊總收入達到歷史峰值。

  出於對近期最熱旅遊目的地的好奇,1月初,潮新聞記者在年休之際湊了一波熱鬧:從杭州去往哈爾濱旅遊,探尋冰雪之城的魅力。

  哈爾濱好熱鬧,哪都是“小馬鈴薯”

  1月初,在哈爾濱高鐵西站一下車,洶湧人流就把記者和朋友包圍了。

  好多人呀!黑壓壓的人群向電梯口進發,大部分乘客都帶著一兩個行李箱,很擁擠。

  在高鐵站計程車候車區,掃一眼長長的排隊隊伍,幾乎都是可愛熊熊帽子搭配淺色羽絨服,南方遊客居多。

  夜晚的中央大街,是打卡目的地之一。

  兩旁樹體上方懸挂著龍年花燈,紅黃配色,喜氣洋洋。人潮擁擠,各色帽子在樹下晃動得很可愛。隨便走進街兩旁的店裏,店員要一個人招呼四五位顧客。大列巴、紅腸、巧克力是南方顧客選擇最多的伴手禮。

  在中央大街上,走幾步就能看到巧奪天工的各色冰雕。馬車、魚、不同形態的人形冰雕。試著伸手,嗬,通體光滑無一點點毛刺,如玻璃般觸感。

  為躲開人流,記者和同伴轉戰去中央大街不遠的兆麟公園。萬萬沒想到,此處同樣被遊客佔領,被凍成冰面的湖上都是遊客,一眼望去,有近百人。不遠處的小橋上來來往往都是人,各色冰雕前也是“小馬鈴薯”拍照留念的身影。

  司機師傅也被今年冬季遊客數量驚訝到,送我們回酒店的路上,他説:“整不會了!每天,路上的人拉都拉不完。”他原本節奏是比較悠閒的狀態,從12月下旬開始,每天的工作日常就變成不停歇接單,“沒有一趟會跑空車,上一趟送客人到目的地,下一波遊客馬上上來了。雖然累,但哈爾濱現在很寵愛小馬鈴薯的,能服務儘量服務好。”

  熱門景點玩項目,要排長隊

  冰雪大世界作為熱門景點,人流量之大更為誇張。

  園內溜冰項目並非三大傳統熱門項目(大滑梯、摩天輪、哈冰秀),但入口處仍排起了隊伍,而傳統網紅項目則要排隊一個小時以上。一位廣西遊客坐在和平精英雪雕前,想歇歇腳。“我在等我朋友,她這個項目也要玩,那個項目也要去,我體力跟不上了。”

  在哈爾濱,即使不是熱門景點,路邊的包子鋪也被遊客們佔據。記者在哈爾濱巴洛克街上的“張包記”買包子時,正遇到大堂經理吳大姐緊急招人。

  南方客人太多,店裏已經站滿了人。遊客仍往店裏來,門都無法徹底合上,北風呼呼往裏面灌進來,登記號碼的店員大喊:“快把門關上,冷得要命了!”

  店裏忙,吳大姐不能離開櫃檯,只能在大廳裏面試幫手。“一開始,就要告訴你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往年,我們是年二十八放假,正月十二上班。”吳大姐瞟了眼大廳裏滿滿噹噹的客人,“你也看到了,今年客人太多了,我們今年要上班到大年三十上午,正月初六就得來上班。”

  幫手點點頭,同意了。

  吳大姐太興奮了,幫手走後,她説:“年末不好招人,有一個趕緊抓一個。”

  吳大姐在店裏幹9年了,今年過年將是她第一次感受如此緊張短暫的年末假期。“都是為了抓住這波客流呀,本來老闆希望我們過年不休息,但是東北人必須回家過年,所以權衡一下縮短假期,年後提早開工。”吳大姐説,“南方小馬鈴薯”來了之後,連嗓音都放輕了。“我們東北人大嗓門,習慣了喊來喊去,我現在不敢太大聲,怕‘南方小馬鈴薯’以為我們很兇呢。”

  搓澡更是排隊王,晚上8點到達瀾亭水匯取號,是54號,需要等待一個多小時。“這麼久!”店員則早已習慣,“元旦那幾天,這個點前面要排幾百號!”

  物價相當便宜,一天兩人花費一百多

  市區內打車,三四公里的價格是8塊、9塊,一瓶格瓦斯飲料3塊5,一份超大的鍋包肉35到45元,5元一大串糖葫蘆……物價如此便宜,是此前沒想到的。

  甚至,有一天,兩人一日三餐,地鐵出行,遊覽一些無需門票的景點,一日只花了一百多元,平均下來,每個人當天只花了50多元。在哈爾濱,若拋開收費景點開銷,記者和同伴兩人的吃飯花銷基本上在日均百元,且是去餐館用餐的情況下。

  水果也相當便宜,超大顆丹東草莓38元一斤。有一次,記者和同伴在水果店買了4個粑粑柑、十來個小橘子、一顆火龍果,再加10個超大的車厘子,總共花費價格60多元。

  去吃燒烤時,一盤牛舌有二三十片,售價才48元。

  “是便宜的呀。”關於物價的問題,計程車司機也證實了。“我們從10月份開始全程供暖,一直供到3月份,半年供暖費2000多元。”我的同伴驚呼出聲:“我地暖開了三個月,花了一萬多。”

  關於搓澡的費用,司機大哥説,不要去網紅店,“普通澡堂門票60多元,洗澡加上按摩、修腳、搓澡、吃免費水果,一整天呆在澡堂,爽。”

  低廉的物價,在我們的哈爾濱之旅中,貫穿始終。

  不能因為便宜而點很多菜,作為南方姑娘,第一次到哈爾濱,兩個人點了三個菜,一盤鍋包肉兩個人吃了五片,剩下了大約10片。一盤涼菜,萵筍壘成草堆般高。一個酸菜魚,是南方三四個人量。

  每次去餐館,我們兩個“南方小馬鈴薯”夾菜,總顯得那麼“無助”,對菜量沒造成多大損傷。從兩個人點三個菜、兩個人點兩個菜、兩個人點一個菜,直到旅程最後一天,才算慢慢掌握哈爾濱點菜秘訣:少點!再少點!

  “我們都好奇,怎麼吃得會這麼便宜呢?”司機大哥則説,不止物價,哈爾濱的房價普遍在1萬多元,“年輕人沒太大壓力,買房會比較輕鬆。”

  雪和冰都不能錯過,忽冷忽熱的“爾濱”

  如果説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能滿足南方孩子對於冰的期待,那麼哈爾濱伏爾加莊園則能契合南方人對於雪的憧憬。

  潮新聞記者和同伴在伏爾加莊園踩雪時,雪厚,能達到小腿肚處。鬆軟,一踩一陷。周邊是俄式建築,夕陽西下時,宛若歐洲小鎮。

  此處需友情提醒,伏爾加莊園位於城郊,且長時間處於冰雪環境,需多穿。上身一件羽絨內膽,外套一件羽絨服。下身一件羊毛褲,外套一件羽絨褲,是伏爾加莊園“保命穿搭”。

  但在哈爾濱,忽冷忽熱是常態,外面是-20℃的天氣,室內則是溫暖如春需穿短袖的程度。記者所住酒店晚上暖氣熱到需要開窗才能降溫入睡。

  “因為哈爾濱是全城供暖,所以你旁邊房間也是熱的,你不止會感覺到地面熱,墻壁也是熱的。”酒店工作人員解答了我們的疑惑。

  常在車內的司機師傅,幾乎人手一件棉襯衫,“我們不需要穿很厚,我們都在車內,暖氣很足的。”

  東北老鐵的熱情,讓南方姑娘驚訝不已

  用一個詞來形容哈爾濱,“鐵漢柔情”更為貼切。

  一路走來,遇到很多熱心幫忙的東北人。雖然他們嗓門大身形粗壯,但是都會特意降低音量“低頭”和我們説話。

  在推行李去酒店的路上,一位小姐姐開著車停到我們身邊,“你們去哪呀,需不需要我們載你們呀?”再三表明酒店就在前方,小姐姐才離開。

  也有一些當地的小哥哥説要領我們走到酒店門口。

  天冷冰滑,笨重的行李幾番努力,抬不上臺階。一群“00後”小姑娘衝過來幫忙,幫忙完還頗有大姐姐做派地來了一句:“兩個小姑娘,怎麼帶這麼多行李呀?”

  拎著行李走在路上,幾乎每一個臺階上下,都能遇到熱情的東北人主動來幫忙。遇到特別滑的地面,有些東北朋友看出我們的難處,會直接拎著行李箱從飯店送到街邊,幫我們招車。

  當我們趕高鐵時,著急得將行李快速移動到傳輸帶時,又著急又慌亂,旁邊一位陌生的東北大姐出聲寬慰:“小姑娘,不著急呀,看你這麼著急我都慌,沒事沒事慢慢來呀。”

  記者不禁和朋友達成一致共識,“東北人怎麼這麼愛搭訕呀。”一句姐,一句大哥,東北老鐵們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

  這一路上的飯店,幾乎都是計程車司機推薦我們。

  上了車,他們必然要先開口説話,“是小馬鈴薯吧”“來自杭州呀,好地方”“去了哪些地方呀”“我和你説,最好吃的是花園街和草市街”……

  一位司機大哥把我們送到酒店時,還頗為可惜地補充了一句:“我明天要去北京遊玩了,要是不出去旅遊,我肯定要做你們導遊,帶你們玩。”

  這類“免費嚮導”,我們一路遇到不少:在松花江旁,玩輪胎漂移,一位十五六歲的同玩少年聽説我們來自杭州,熱心向我們介紹松花江哪好玩,有哪些項目;結束後,幫拍雪,還説要領我們走去中央大街,“太近,不用打車。”

  同行夥伴太怕冷,江邊走了一會兒,就躲去咖啡屋喝咖啡。以為萍水相逢,這少年肯定早已離去,沒想到喝完咖啡暖了身子,他依然等在門外。我們很不好意思,想請他喝杯咖啡,但少年拒絕了。直到我們表示,天氣太冷,等下打車去中央大街。少年才和我們告別,“歡迎你們下次再來松花江玩。”

來源:潮新聞    | 撰稿: 章然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