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濕地公園“+1” 省級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鎮(村)“+8”
日前,杭州綠水青山“畫卷”再添美麗“兩筆”——
浙江省林業局正式同意設立杭州錢塘大灣區省級濕地公園,這也是浙江省2023年唯一新設立的省級濕地公園;
浙江省林業局公佈第三批54個“浙江省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鎮(村)”,杭州共有8個鎮(村)光榮上榜。目前全市已累計建設16個,新增和累計數量均居全省第一。
錢塘大灣區省級濕地公園坐擁杭州最大沿江灘塗濕地
對保護修復濕地生境、維護國際候鳥遷徙驛站具有重要作用
“相比西溪濕地的煙雨江南,錢塘大灣區濕地更顯大氣雄渾,它既是錢塘江潮起之處,又是杭州第一縷陽光照射之地。”市林水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杭州錢塘大灣區省級濕地公園位於錢塘江江灣河口區,坐擁杭州最大的沿江灘塗濕地,總面積4406公頃,公園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良好的濕地環境,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重要轉机休息站,也是留鳥生活的天堂。目前,大灣區省級濕地公園一期啟動區塊建設工作已進入施工階段。“目標通過規劃景觀串珠成鏈,初步建立濕地公園實體框架,增強群眾體驗和服務功能,形成全社會重視、全民參與共建共用大美濕地的良好氛圍。”該負責人説。
近年來,杭州多措並舉,以“林長制”為總牽引,市、區兩級林業主管部門圍繞“保護優先、自然生態”的理念,借鑒西溪濕地工作經驗,編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推進建立工作專班、實行清單化管理等。同時,不斷創新探索“林長+司法”濕地巡護聯動機制,成立大灣區省級濕地公園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示範基地,充分發揮司法對濕地生態破壞的源頭預防、綜合治理、保護修復等作用。2023年累計出動巡查480余人次,巡查監測里程2400余公里,開展“清網”“清夾”“清套”行動,杜絕濫捕亂獵野生動物行為。全天候配合110,聯動處理野生動物收容救護警情123起,救治並待其恢復後放歸自然……這些舉措有效維護了濕地公園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
圍繞濕地公園形象打造和建設運營工作,杭州還謀劃推動一批修復保護、科教宣傳、綜合服務等項目落地。例如,江海濕地引配水工程有效改善了濕地水迴圈、修復了濕地水生態環境;大灣區濕地的觀鳥亭、第一縷陽光打卡點及道旗布設大大增強了市民遊客對濕地生態景觀的體驗感。
據統計,目前杭州各類濕地總計13.43萬公頃,濕地保護率63.74%,省級以上重要濕地7處;分佈有濕地維管植物1992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2種、濕地脊椎動物954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50種。杭州錢塘大灣區省級濕地公園的成功創建,不僅填補了大灣區江灣河口濕地有效保護的空白,也對保護修復濕地生境、維護國際候鳥遷徙驛站具有重要作用,為杭州創建國際濕地城市提供強力支撐。
8個省級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鎮(村)特色鮮明、精彩紛呈
為杭州舉辦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奠定堅實基礎
“自然保護地融合發展鎮(村)是展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成果的重要窗口,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産品、優質生態服務需要的重要節點。”市林水局相關負責人説。
此次,杭州上榜的8個鎮(村)是:上城區丁蘭街道沿山村、余杭區良渚街道、臨安區昌化鎮、淳安縣石林鎮、淳安縣汾口鎮、淳安縣楓樹嶺鎮白馬村、建德市三都鎮三江口村、建德市三都鎮鬆口村。
上城區丁蘭街道沿山村和余杭區良渚街道都位於主城區,各具特色。沿山村坐落在山水秀麗的皋亭山下,森林覆蓋率高達66.70%,近年來,沿山村不斷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獲得了“省級森林村莊”“杭州市文明村”“市園林綠化村”等稱號;良渚街道著力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近年來先後獲得“浙江省森林城鎮”“浙江省生態鎮” “中國夢·非遺夢”文化遺産日金獎等榮譽。
上榜的區、縣(市)各鎮(村)也因地制宜、各顯神通。臨安區昌化鎮森林覆蓋率達81.62%,全境全年水質保持Ⅱ類以上,匯集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昌化省級森林公園、大明山省級地質公園等生態資源;淳安縣石林鎮森林覆蓋率高達93.27%,是杭州市唯一一個全國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建德市三都鎮三江口村被譽為“九姓漁民第一村”,該村將非物質文化遺産——九姓漁民婚禮、木偶戲等一一搬上舞臺……一個個特色鮮明、精彩紛呈的融合發展鎮村,彰顯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篇章,為杭州舉辦第五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大會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杭州網 | 撰稿:記者 熊艷 | 責編:周宣印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