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文旅 新聞詳情
“雙十一”中小文旅企業“出戰”,往年大戶卻不湊熱鬧了
發佈時間 | 2023-10-25 10:06:03    

   “今晚雙十一套餐已開售!錯過這波要等一年。”

  10月24日上午,潮新聞記者在朋友圈刷到多條“雙十一”預告。據多個第三方平臺(如飛豬、美團)等官方消息,今年報名參加“雙十一”的旅遊商家數量猛增,且中小型文旅企業佔大頭。比如在飛豬平臺,這次有超過1000家中小型文旅企業加入,包括旅行社、景區、民宿等多款産品。

  有意思的是,記者翻閱第三方平臺預售清單還發現,往年的房券“大戶”,比如華住會,這次並沒有湊熱鬧;有些則先在自己的官方小程式裏搶先開售,比如君瀾,狠狠地圈了一波粉。

  瘋狂涌入的中小文旅商家

  中小型文旅企業今年為啥扎堆參與“雙十一”?想吸引遊客是主要原因。

  記者調研了20余家新加入中小型文旅企業發現,“今年遊客量不如預期好”是商家們共同的煩惱,有些説,今年國慶假期時已經“遇冷”。湖州德清的莫幹山·喜馬拉雅尼泊爾主題民宿,主人是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男子團體滑翔傘銀牌得主,但國慶首日的入住率不到60%。杭州南山路上某網紅餐廳,國慶長假餐廳人流量明顯跌了20%左右。出境遊的情況更明顯了:有做出境遊的省外旅行社告訴記者,今年就沒遇上過“回血期”。“本以為國慶長假會迎來大批量客人,結果業績連2019年同期20%都不到。”

  趁“雙十一”提前鎖定用戶,是其他一部分商家心裏打的小算盤。疫情前專做東南亞出境遊的江西旅行社“七加旅行”,今年在飛豬平臺“雙十一”場專門上線了出境遊團套餐,有效期截至2024年3月底。“市場調研後我們發現,目前95後、00後客人出境遊的慾望還是強烈的。這次我們做了沉浸式主題遊,比如帆船遊艇出海、潛水、旅拍等主題産品,年輕用戶可以先囤貨,等明年春天去嘗鮮。”

  第三方平臺先後伸出橄欖枝,是吸引文旅商家扎堆入駐的外因。5月,美團表示將針對小單體酒店、中小區域連鎖酒店推出品牌加盟、連鎖升級、硬體改造、數字化運營等一系列措施;6月,京東借“618”契機招攬中小旅遊商家入駐;9月,飛豬承諾,將對中小型文旅企業拿出“0元開店”政策,還將提供更大力度的返傭返利、無息貸款、全託管等系列扶持措施。記者朋友圈裏,某家去年新開業的臨安網紅民宿,就因此選擇了和飛豬“雙向奔赴”。“我們大部分用戶都是第三方平臺預定來的,‘雙十一’可能會讓更多人看到我們。”

  不過,截至發稿前,他也表示並未接到“爆單”等喜訊。“旅遊商品簡直‘殺瘋了’。”他打開手機給記者演示了一遍:點開某平臺“雙十一推薦好貨-24小時熱銷”界面,排在前100位的以高端度假酒店通兌房券、沉浸式旅遊産品(如長江三峽遊輪)、主題樂園門票、私家團為主。“我們的産品很難被推薦至首頁給消費者看到。”於是,這位民宿主想到了做短視頻為自己引流,“微網志、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旺季時也為我們圈了不少粉。”

  從商家選擇來看,第三方平臺未來可能也需要競爭上崗。據《2023抖音旅遊行業白皮書》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抖音上景點、酒店住宿、航空公司、OTA、旅行社等各類旅遊企業賬號數量的平均增速超過20%,其中酒店住宿、商旅票務的賬號數量的增速高達 61.5%、46.0%。5月底抖音還直接上線了日曆房功能。小紅書則開闢了“筆記帶貨”賽道,文旅商家可以在該平臺內挑選達人合作。今年起,該平臺已一批酒店、民宿商家做了博主帶貨測試,有民宿、酒店和露營地已經借助筆記收割了一波“流量”。

  轉戰私域流量的“頂流商家”

  當中小商家涌入第三方平臺搶“雙十一”這塊餅時,有曾經的“頂流”已經盤算做自己的私域流量,吸引更多“唯粉”入駐自家平臺。

  打開華住會官方網站,“華住會員2億+”的宣傳字樣讓記者忍不住多確認幾遍是不是自己看錯了。從華住會官網來看,該平臺在不定時推出福利活動,不一定要搶“雙十一”的節點。比如國慶長假期間平臺針對會員發放過一波價值130元的券包;此外,新入駐會員,可以領無門檻立減100元券。

  往年,華住會是“雙十一”的大戶,通兌房券一天賣到1000余張是常有的事。這次為啥沒來湊熱鬧?從華住會官網上來看,該連鎖酒店的直銷率達87%,而這部分是由官方平臺線上預訂和線下門店直接訂房而組成的。換句話説,“圈粉”這件事上,華住試水得挺成功。

  既想要“雙十一”紅利期又想發展私域流量的文旅企業咋辦?有人打起了“時間差”這張王炸牌。第三方平臺上“熱門目的地-江浙滬”推薦榜裏的熱門商家君瀾酒店集團,在第三方平臺“雙十一”開賣前提前8小時在自家小程式挂出了預售套餐,員工們的朋友圈也在不停安利。“每年‘雙十一’我們都會用自己的平臺做首發,日常也不定時做直播、抽獎等福利活動。”有工作人員向記者補充説。至於今年第三方平臺上中小商家特別多的情況,該工作人員也表示基本不受影響,“對我們來説,第三方平臺更像是個‘售貨架’,而我們是掌握貨源的供應商。我們的官方平臺未來也會增加短視頻直播、筆記種草等形式。”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楊希林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