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浙江文旅 新聞詳情
尼泊爾記者和台州非遺傳承人在亞運村熱情連線—— “一根藤”上,綻放文化交流之花
發佈時間 | 2023-09-28 08:12:47    

   因為展示在亞運村裏的“一根藤”,年近七旬的省級非遺傳承人褚定江和尼泊爾記者夏爾馬來了一次跨越國界的文化交流。

  在亞運村的媒體村文化屋墻上,3件代表台州天臺“一根藤”製作技藝的挂屏作品《五福臨門》《福祿壽》《葫蘆寶瓶》布展在顯要位置。

  不少中外媒體記者走進文化屋後,都會在此駐足。夏爾馬27日中午來到這裡時,也被吸引住了,不斷找角度拍攝。

  “這些作品看起來好像是用同一根木條做成的,這是一根很長的木條嗎?”“做這樣一幅精美的作品,需要花費多久時間呢?”夏爾馬很是讚嘆,也頗感好奇,向同在這裡採訪的本報記者提出了一連串問題。

  記者求助常駐台州的同事,不久就找到了“一根藤”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褚定江。

  “‘一根藤’是天臺縣民間獨特的傳統木作技藝,已經有400多年曆史。比如墻上的這幾幅作品,是由長短不一的200多根木條榫卯相接而成,因為迴環盤曲成不同圖案,形似山間野藤而得名。”通過微信視頻連線,褚定江詳細地向夏爾馬介紹“一根藤”的製作工藝、圖案類型和用途。

  夏爾馬聽得很認真。他告訴記者,自己去過不少地方,但還是第一次見到構思如此巧妙的木質工藝品。這讓他對中國的工藝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兩人語言不通,對話裏卻飽含熱情。為這場文化交流擔任翻譯的是文化屋志願者、浙江外國語學院英語老師郭月萌,和褚定江的徒弟劉李偉。

  褚定江告訴夏爾馬,根據作品大小尺寸、圖案複雜程度的不同,“一根藤”作品的製作時間有所不同。夏爾馬看到的這幾幅作品需要40多天才能完成。褚定江位於天臺工作室的一幅立於地上的屏風類作品,需要100多天才能製作好。這讓夏爾馬再一次驚嘆。

  在近10分鐘的視頻通話中,褚定江展示了更多的作品,向夏爾馬講述“一根藤”的魅力所在。夏爾馬也向褚定江介紹了尼泊爾的手工藝品。

  天台山腳的和合聖地,喜馬拉雅南麓的群山之國,兩地相距數千多公里,有著不同的文化特色,在這一刻有了交匯點。這次通話或許還會變成一顆中國文化的“種子”,跟隨夏爾馬的腳步飛向尼泊爾。

  在媒體村的文化屋,還有更多中國文化的種子正在播撒。

  每天傍晚,文化屋茶香四溢、琴音嫋嫋,吸引各國記者前來。鄭小平是“禦井香”桂花龍井茶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他在現場為大家介紹並展示泡茶的過程並邀請記者們共同品茶賞樂。工作人員還專門搬來了翻譯機幫助大家交流。一位伊朗記者自己學著沖泡茶葉,倒了一杯品嘗後,豎起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中文直説“龍井好喝”。

  晚上,文化屋飄滿墨香。西泠印社的社員安排了書法、印章傳拓等不同技藝,讓各國記者互動體驗中國傳統文化。西泠印社社員古菲告訴記者,這些天,有不少外國朋友前來學習這些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藝術。

  亞運會不僅是體育盛會,也是文化盛宴。在亞運精神光芒映照下,亞洲豐富多彩的文化在這裡交融、碰撞,亞洲人民的心在此貼得更近。

來源:浙江日報    | 撰稿:紀馭亞 王雨紅 楊群 林婧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