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娛 新聞詳情
再述經典 激揚青春 浙藝青春越劇《斷橋》閃亮登場
發佈時間 | 2023-03-24 22:01:49    

  3月22日-24日,浙江文化藝術發展基金資助項目、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科研與創作項目——新編大戲青春越劇《斷橋》在浙江實驗藝術劇場與觀眾見面。該劇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出品,浙藝戲曲學院打造。

1.jpg

圖源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攝影 劉海棟

  青春越劇《斷橋》取材于南宋時期的民間傳説“白蛇傳”,以西湖地域文化為背景,以江南越劇藝術為載體,寄湖光山色於越劇“名片”,寓經典題材于當代創新。多位藝術家參與該劇主創,包括著名編劇曹路生,舞美設計劉杏林,服裝造型設計藍玲,作曲劉建寬,執行導演信洪海等。同時聚集了浙藝戲曲學院名譽院長、著名戲曲導演楊小青,設計學院首席專家“燈光詩人”周正平,副院長、總導演支濤和一批優秀的青年教師組建創作團隊。支濤介紹説,《白蛇傳》是中國著名四大民間愛情傳説之一,各劇種都有不同版本的演繹。《白蛇傳》的故事從唐代到現在,已有了形態上的各種變化,社會理念和審美也都發生了巨變。隨著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意識的覺醒,今天的觀眾經常會問一個“為什麼”,為什麼看上許仙這樣一個平凡的人,為什麼不做神仙要做人。青春越劇《斷橋》嘗試從新的視角來作解答,講述故事背後對人性的認知與成長,人世間在不同物種眼裏的可貴和人之為人的哲思。

微信圖片_20230325143426.jpg

圖源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 攝影 劉海棟

  據悉,這次劇本的改編充分考慮當代觀眾的審美,表演形式和音樂創作上讓古典戲曲汲取音樂劇的元素,表達具有青春氣息。在舞臺呈現上,此次突破傳統的擴聲模式,首次在國內戲曲舞臺上應用L-ISA沉浸式超真實擴聲技術,舞美、服裝、燈光等方面都力爭將現代舞臺技術、越劇藝術和經典故事的人文底蘊相融合,呈現一台以“青春新勢力”為最鮮明特點的舞臺藝術作品。

  本次演出演員全部為浙藝戲曲學院2019級小百花訂單班學生,浙藝與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聯手為這批16、17歲學生搭建了高規格的創作團隊,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派出了唱腔設計任楓、音樂作曲陳少青等創作骨幹和創作班底。事實上這種看似“頂配”待遇是浙藝戲曲表演專業對現代學徒制班級的“標配”。從2019年“跨越湘湖、花開藝苑”文旅融合山水課堂暨小百花班招生開始,到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再到教學實踐,四年來校團雙方以雙元主體合作機制為基礎,以劇目驅動制改革為紐帶,努力實現課堂教學舞臺化、藝術實踐體系化、流派師承定制化,邀請大師開蒙、名家傳藝,先後有汪世瑜、楊小青、林為林、奚中路等名師親臨指導,學校還成立了“梅花獎工作室”,邀請“梅花獎”名家校友定期來校授課。在校團雙方的共同努力下,2019級小百花班涌現出一批優秀學生,先後榮獲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職組藝術專業技能(戲曲表演)賽項一等獎,入圍第四屆“梨花杯”全國青少年戲曲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參加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越劇特別季等,逐步成長為能守正、敢創新的新時代越劇表演傳承人。

  歷時半年的青春越劇《斷橋》創作讓這批學生的專業能力有了質的飛躍。同時,教師深度參與創排,強化了“雙師”能力培養,舞臺創造能力與教育教學能力得到同步提升,這也是浙江藝術職業學院作為一所藝術高校的內驅力,通過創作“聚資源、推劇目、出人才”。這是浙藝繼去年來推出民族管弦樂音畫《聽見江南》、越劇《幽蘭逢春》、舞劇《燈火闌珊處》後的第四部大型舞臺作品。

來源:中國網    | 撰稿:通訊員 王玲瑛 吳靜 潘藝鑫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1571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