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曝光臺 新聞詳情
養生直播,圍獵老年人
發佈時間 | 2024-06-26 10:03:49    

  養氣血、健脾胃,教你一招解決身上老毛病……

  看到這類短視頻的推送,不少老年人都會忍不住點進去一看究竟,結果點開“報名”就會彈出一個二維碼,掃描二維碼,手機彈出收費提醒,只需幾塊錢甚至不要錢,就可連續聽多堂養生課。於是,一些老人心動交費,與一位養生老師加上微信。

  也就是從這一步開始,事情逐漸失控……

  幾塊錢入群,背後隱藏無底洞

  “我姥姥被從短視頻平臺引流進入了一個養生群,每天到點打卡上課,平時幹什麼都沒有這麼準時,只有這個群雷打不動,而且還陸陸續續花了不少錢買回一些養生保健産品。”吳先生告訴中新健康。

  這不是個例,不少網友也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出家中老人的類似遭遇。有網友説,自己的母親被親戚拉入了一個養生群,打著教健康養生名義直播上課,天天要上夠時長,直播間還高價售賣三無保養品,其母親3個月不到花了3000塊錢,像魔怔一樣不聽勸……

695.jpg

社交平臺上,有網友分享自己家人遭遇

  近日,中新健康通過短視頻平臺引流報名參加了某養生課程,同樣遭遇了網友反映的“進群——打卡上課——高額收費”的完整流程。

  首先,此類健康養生教學課程在短視頻平臺投放廣告視頻,當消費者想報名參加時,就會被誘導掃碼添加“養生老師”微信號,隨後便被拉進微信群,在群內收看課程直播,通常這些直播是以私域直播形式出現。

  從進群開始,群裏幾位自稱是某資深養生老師弟子的人就開始對學員們進行嚴格的管理。彙報身體症狀判斷體質、每天在指定時間觀看直播聽養生知識和功法、每天在群裏彙報自己練功的情況……如果學員忘記收看直播或者未彙報練功情況,這些群內負責管理的老師還會馬上私信催促學員上線。

  然而,這些都只是為最後收費進行的鋪墊。當幾天直播課程結束後,真正的重頭戲才開始。

  課程最後一天,群內的老師會亮出“大禮包”,告知學員繳納近2000元的學費後,可以繼續聽後續的課程,還會附贈一系列保健品等,另外養生老師還會針對學員不同的身體情況制定“一對一”指導……

  “同學,不報名是無法收看課程的。”

  一番話術下來,學員們感覺自己好像撿到了大便宜,直接當場下單。

  走不出的套路:私域直播+洗腦+窮追不捨

  有人可能會納悶,一向節儉的老年人為何會輕而易舉地被陌生人拉入微信群,並甘願大筆消費?答案就是環環相扣的套路。

  首先,這些打著養生旗號的機構會在短視頻平臺篩選目標人群,以免費健康科普或者低價養生課程作為引流入口,將潛在客戶帶入聊天群的“私域直播”,這類直播連結通常都由某小公司提供。而在業內專家看來,平臺很難對這類直播間有效監督。

  當潛在客戶進入到私域直播的聊天群後,所謂的導師、班主任就開始對群內的學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學員入群後要彙報自己的年齡、身體狀況,有基礎病的老年人會成為重點關注對象。“不吃藥也不打針”“清除體內垃圾”“少花冤枉錢”……一系列話術輕鬆拿捏老年人喜好,還有老師稱練功可控制高血壓,擺脫長期服藥。

  “你這個問題屬於氣滯血瘀”“堵了就要疏通”“現在還在萌芽期,如果不進行管控以後會進展……”

  時不時會有學員在群裏諮詢老師該怎麼辦,答案當然也只有一個:跟著老師好好學養生課。

  群裏的老師還會表現出對學員非常盡心,每次直播開播後都會在群裏發大量的課程小結,如果學員沒有準時進入直播間,老師還會直接撥打語音催促學員上線。

  當然,套路的高潮就是最後的售課環節。

  “你有去算過這麼一筆賬嗎?每一年去醫院看病買藥花了多少錢?去理療、買保健品花了多少錢?”“老師真的不想落下你,老師希望你可以下定決心。”

  一系列持續不斷的、語重心長的私信“勸導”,讓你感覺到老師真的很關心你的健康,不報名對不起老師。更耐人尋味的是,有不少“學員”會直接在群裏曬出自己報名的繳費記錄,烘托出養生課火爆銷售的氛圍。各種攻勢讓人難以招架。

  更有甚者會拿捏老人害怕生病的心理,對老人施壓。有網友就在社交平臺曝光,一個養生學堂甚至會用“不報課以後就在醫院繳費窗口後悔”等話術威脅家裏老人,讓其産生心理壓力。

  孤獨的老人與法律灰色地帶

  一方面,五花八門的健康養生直播瘋狂收割著老年人,另一方面,一些行為遊走在灰色地帶,是否涉嫌違法難以界定,讓監管難度增加。

  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公益法律中心執行主任李恩澤接受中新健康採訪時表示,廣告法第十七條中明確,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並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以他們的宣傳話術為例,有些直播群內聲稱,靠養生課教授的功法控制病情以後不需要去吃藥、看病,類似話術可能誤導消費者、構成虛假宣傳。不過更多時候,直播中並不會用到“可以治療、治愈某種疾病”的表述,而是轉換用語對學員進行宣傳洗腦,或者用“肝寶寶”“脾寶寶”等模糊用語,這種情況下則較難判定。

  另外,對學員收看直播、彙報學習進度的監督是否涉嫌侵犯隱私,也需要依照實際情況來判定。不過,若這些機構借機在直播間售賣一些三無保健品等,則涉嫌違反産品品質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要追究其法律責任。

  在李恩澤看來,針對此類問題,有必要暢通舉報機制,此外,監管部門也應該加強突擊執法檢查。

  不過,現實中,有一些子女在發現老人沉迷養生直播後,選擇了“放任不管”。

  “我姥姥現在都還在那個微信群裏堅持學習,因為她自己很癡迷,家人並沒有強迫老人退出。”

  吳先生告訴中新健康,不少機構不會一次性讓老人花鉅額費用,而是選擇“細水長流”,這樣子女也不會太過在意,正是抓住了家屬的心態,他們才能讓老人長期被捆綁在微信群。

  “姥姥在這些微信群裏獲得更多的可能是‘情緒價值’,有人每天對她‘噓寒問暖’,強制讓老人退群萬一把她氣出病就不好了。”

  或許,除了監管加持,給予老人更多陪伴,減少他們對疾病與死亡的恐懼,才是最有用的良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撰稿:張尼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