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曝光臺 新聞詳情
小林制藥深陷“紅曲風波” 功能性食品潛存風險
發佈時間 | 2024-03-29 10:23:48    

   日本知名制藥企業小林制藥公司近日宣佈,因有消費者服用該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後出現腎臟疾病等健康問題,決定緊急召回3款含紅曲成分保健品。據該公司發佈的新消息,服用上述保健品的消費者中已有4人死亡,106人住院。“問題紅曲”事件引發日本國內外廣泛關注,也警示消費者關注功能性食品的風險。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8日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進行答辯時表示,在查明小林制藥“問題紅曲”事件原因的基礎上,政府將探討有必要採取哪些措施來防止(這樣的事)再次發生。

  據小林制藥公司此前通報,出問題的原因可能是含紅曲成分保健品混入此前“意想不到”的來自黴菌的成分,但迄今仍未弄清該成分究竟是什麼。

  小林制藥出産的紅曲原料除用於自家生産保健品外,還出售給其他公司,用於釀酒及食品製造等。目前使用小林制藥産紅曲原料的食品和調料召回範圍,已擴大至日本全國,這引發了該公司紅曲相關産品的消費者廣泛擔憂。

  消費者的擔憂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小林制藥今年1月中旬後接到多名醫生的信函,知道有消費者服用該公司的保健品後出現健康問題,但直到3月下旬才宣佈召回産品。此外,從小林制藥採購紅曲原料的52家企業中有一些是批發商,實際使用這些紅曲原料的企業可能更多。在1月中旬至3月下旬間,“問題紅曲”被用於製造了哪些産品,追蹤起來有一定難度。

  二是關於這種“意想不到”的成分究竟是什麼,小林制藥尚未明確,只知道是一種來自黴菌的“未知成分”。紅曲的發酵産物中可能含有橘黴素,這是一種真菌毒素,但小林制藥的“問題紅曲”中並未檢出橘黴素。

  日方專家認為之所以出現上述“意想不到”成分,主要有3種可能性:一是在生産過程中混入了“未知成分”的異物,二是混入了能夠生成“未知成分”的微生物,三是紅曲菌株突變成了能産生“未知成分”的菌株。不管是哪種可能性,只有確認這種成分,才能弄清服用紅曲保健品和健康受損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因果關係。

  但日方專家認為,不必過分擔憂含紅曲食品的安全性。多年從事食品安全相關工作的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唐木英明表示,小林制藥使用的紅曲菌沒有合成橘黴素的基因,通常情況下很難想像紅曲菌會産生有害物質,無需對正常紅曲的安全性抱有不安。

  “紅曲風波”是日本2015年開始實施“功能性標示”食品制度後,日本生産商首次因健康受損問題而宣佈召回産品。根據這一制度,生産商只需在上市銷售前向日本消費者廳提交與其聲稱功能相符的科學依據進行備案即可,無需日本政府部門的審批許可。此次事件後,日本政府將對所有申報過的6000多種功能性食品實施緊急檢查。

  日方專家們建議在完善相關標準和評估機制的同時,呼籲消費者提高風險意識。專家指出,保健品不是藥品。一方面,通常人們吃的普通食品的種類及其食用量每天都在變化,即使偶爾有某種食品含少量有害成分,也不易對健康産生大的負面影響。而保健品是將成分濃縮後製成片劑或膠囊等,很容易攝入大量相同的成分並且每天持續服用,一旦保健品含有害成分,其健康風險也會相應增大。另一方面,開具處方的醫生、藥店的藥劑師可以指出藥物的副作用並説明服用方法,對於保健品則全靠消費者自己判斷,有可能增加安全風險。

  日本內閣府食品安全委員會總結了19條有關功能性食品的注意事項以提醒消費者,其中包括不能因認為功能性食品是“食品”而覺得大量攝入沒關係;“天然”“自然”等詞彙容易讓人聯想到“安全”,但並不意味著科學意義上的安全;要注意通過膳食補充劑過量攝入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風險;所謂的“健康食品”並未接受與藥品同等水準的品質管理等等。

來源:新華社    | 撰稿:錢錚    | 責編:汪傑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