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養狗、養花、養娃,或許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但“養自己”你聽説過嗎?
這段時間,“重新養自己”的話題在各大社交平臺上被熱議,很多網友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享用小時候嘴饞卻沒吃到的美食,看一場“有點貴”的演唱會;買一束“沒什麼用”的花,學一門“浪費時間”的樂器;學會説“NO”,不再當別人眼裏來者不拒的“老好人”……
看起來,年輕人“重新養自己”的方式五花八門。這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有怎樣的內涵?
一
“重新養自己”,按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之前的“養法”不算數,再養育自己一遍。這些年輕人開始當起自己的“理想父母”,和過去自己所受到的養育方式告別,把自己當作新的生命體,做到滿足自己、疼愛自己、為自己的成長而開心。
物質方面,對自己好一點再好一點。比如將匱乏變成了豐富,小時候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而沒吃到的、捨不得吃的零食、水果,長大後想到就要吃到,委屈不得一秒;小時候自己沒有獨立的房間,長大後便獨享一間灑滿陽光的“快樂小屋”。比如把將就換成了講究,以前是能穿就行、深色耐臟,現在穿搭要風格多樣、色彩要“多巴胺”。經濟獨立,使得“養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實現了整體升級。
精神層面,學會欣賞本真的自己。一方面,治愈曾經內心“受傷的小孩”。那些在打壓式教育、“掃興式父母”影響下,産生習慣討好、自卑敏感等情緒問題和心理障礙的小孩,變成大人以後,開始慢慢修建起自己的“心靈保護區”。另一方面,不再執著于“成年人”該有的樣子。偶爾卸下承擔責任、背負壓力的大人“面具”,像個小孩一樣放縱自己,給受擠壓的情緒找個出口,原諒“不完美”的自己。
事業上,有勇氣去尋求真正所愛。比如一部分年輕人辭掉大家眼裏穩定體面的工作去追逐夢想,像在即興喜劇的舞臺上發現了遲到的“藝術天賦”;又如冒著“出洋相”的風險爭取職場中“可能會失敗”的機會。大家信仰“人生是曠野”,不再被單一的成敗評價體系裹挾,認為“生活就是生活,不是達到某個標準以上才是生活”。
有人養身體、養愛好,有人養感受、養心力,有網友感嘆,“賺錢以後,養的第一個孩子是自己”,引發一片共鳴。
二
事實上,“重新養自己”的觀念並非“從天而降”,而是年輕人逐漸形成的共識。
自我意識漸漸覺醒。成長的磨礪,給年輕人帶來的不只是經濟獨立的底氣,還有重新尋找自己的勇氣。
一方面,“世界那麼大”,讓他們“有得選”。如果説小時候只能參照父母的生活、事業模板,那長大後可供參考的範圍就大大擴展,見過的人、經歷過的事、看到的資訊,如同巨浪一般充實著他們原本的成長體系,讓大家逐漸明白“人生不只一條路”。
另一方面,“自我同情”的意識,讓他們“敢去選”。隨著心理學常識越來越普及,愛自己、關注個人成長等“自我同情”類的概念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關注和實踐,指導他們在面對挫折、失敗時,能夠對自己更溫柔、更寬容,用一種更為開放的態度對待自我,也讓他們相比老一輩人更清楚內心的真正需求並敢於去實踐。
學會從原生家庭獨立。很長一段時間,“原生家庭論”被認為是很多人人生失敗的主要原因:生活不幸福,肯定是原生家庭不行;工作不順利,怪父母選專業失敗。但作為獨立個體,每遇到一個人生難題,就把所有責任怪罪到原生家庭身上,一遍遍地哭訴,然後繼續重蹈覆轍,不僅于成長無益,還會使自己漸漸陷入“祥林嫂”般的自我厭棄。
所以,年輕人學會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家庭環境和成長經歷,選擇逐漸從原生家庭獨立出來,尋找個體的獨立性和新的生活空間。
社交平臺“跟風”。在微網志、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上,“重新養自己一遍”“富養自己”等話題閱讀量過億,各類經驗分享、打卡清單、勵志文案,讓“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這句話被具象化。加上許多博主為誘導“帶貨”,在文章、視頻中將“重新養自己”與穿什麼衣服鞋子、用什麼品牌化粧品、上哪門知識付費課程劃上等號,讓“養自己”這種重新關照內心的方法轉化為“買買買”的物質需求,使“跟風”變得簡單可操作。
三
有人認為“重新養自己”不過是年輕人被動的無奈之舉,或是沒多大意義的口嗨抗爭。筆者認為剛好相反,總體來看,這是一個積極信號。
“重新”二字,意味著相比于上一代,年輕人在觀念上有了更新、生活方式上有了創新。循規蹈矩、按部就班不是他們的特質,他們希望修正父母輩的不足、挖掘自己的潛力,在個人生活品質、精神狀態上實現換新。這未必是對於過去的否定,更是他們對現在能夠改變的確定、對未來實現目標的篤定。就像“踩著前人的腳印,最佳結果也只能是亞軍”,年輕人為了實現更好的自己,選擇另辟蹊徑,用新的認知打敗舊的認知。
“養”,説明他們兼具浪漫主義者和實幹主義者的心態,像養花一樣,既期待綻放那一刻的驚艷美麗,又能腳踏實地從挖一鏟土、澆一杯水做起。他們明白,“萬丈高樓平地起”需要腦洞大開的藍圖,也需要一點一滴去努力。用“養”的心態對待自己,才能不拔苗助長、不急功近利;用實干家的信條去探索自己,才能穩定有力地向上生長。
“自己”,包含兩個關鍵點,一是自我滿足,二是自我實現。在一個個目標被決定、被實現的過程中,年輕人也逐漸獲得了對人生的自主權。因此,與其説“重新愛自己”是“第二次童年”,不如説這是生理成長之後在心理上的真正長大,年輕人的“自我”終於在這一刻萌發出來。
但也需要警惕,“重新養自己”在流量“跟風”、利益驅動之下,也容易被各種物質慾望裹挾,淪為收割“韭菜”的陷阱,引發新一輪的內卷與焦慮。
對社會而言,可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可選擇的教育平臺,助力他們自我成長的方式更多元。比如當下火爆的“夜校”“全民藝術學堂”,為年輕人在工作忙碌之餘打開更多可能;家庭方面,都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少一些掃興、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壓制、多一些共鳴,便會使“重新養自己”少一項來自外在的阻力,多一份親密關係的支援。
“重新養自己”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具體的方式方法,而是培養成長型的心態。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説,那個糾結、窘迫、擰巴的自己,終將在“重新養自己”的過程中一一配平,使得自由、鬆弛、不糾結成為新的成長方向。
來源:浙江宣傳 | 撰稿:之江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