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評“浙”70年 新聞詳情
浙江宣傳 | 莫以“第一學歷”論英雄
發佈時間 | 2024-03-07 13:28:44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潘復生院士一則關於破除研究生招生就業唯學校“出身論”的建議受到輿論關注,引發廣大網友對“建議消除簡歷第一學歷概念”的熱烈討論。

  就業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對於這一話題,很多網友有切身之感,不少人曾因為“第一學歷”而受到偏見甚至歧視,以至於有人發出“第一學歷不好,就像留了案底”的自嘲。

  那麼,我們到底該怎樣看待“第一學歷”?如何才能摘下“有色眼鏡”去看“第一學歷”?

  一

  學歷是指人們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練的學習經歷,我們平時説的“學歷”一般指個人獲得的最高或最後的學歷。關於“第一學歷”,教育部曾“否認三連”,明確表示:國家教育行政部門相關政策及文件中沒有使用“第一學歷”這個概念。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第一學歷”大有市場。大家對這個“偽概念”往往有一種不成文的理解:指的是一個人在普通全日制教育中獲得的第一個學位或學歷。一個人的“第一學歷”,經常會被貼上“本科”“專科”“985”“211”“C9”“雙一流”等形形色色的標簽。

  從不同視角出發,看待“第一學歷”的態度也不盡相同。

  有人説,“第一學歷”不好,並非因為個體不努力,而是受到教育資源、成長環境和個人高考臨場發揮、志願填報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有些人通過後期加倍努力,或是考研、考博進入了更好的學校,或是想方設法提升了個人能力,但最終因“第一學歷”而被“一票否決”,這肯定是不合理的,也讓人難以接受。

  也有人認為,學習能力本身就是個人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在兼具公平的基礎上,適當競爭並沒有壞處。“第一學歷”光鮮亮麗,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準,不然寒窗苦讀十數載考上名校卻不能在簡歷中“露臉”,豈不是讀了個寂寞?

  在一些招聘單位看來,現在優質崗位和資源相對較少,而競爭者、求職者處於飽和狀態。“僧多粥少”之下,相比從看得人眼花繚亂的海量簡歷中去“淘寶”,不如設置一些硬性條件來篩選人,減少招聘工作量,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學歷”的確是個體成長經歷中客觀存在的重要一環,無論是否出現在簡歷中,在生活中都無法做到“一鍵消除”。真正令人感到苦惱和不平的,或許不在於簡歷中是否顯示“第一學歷”,而在於一些用人單位對“第一學歷”的傲慢、偏見乃至歧視。

  二

  實事求是地説,“第一學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才的基本能力和素質,但如果將之當成選人用人的重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就會陷入“唯出身論”的陷阱,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多輸”。

  對用人單位而言,“一刀切”的做法看似高效便捷,但也可能存在誤判的風險。比如,某地曾發生多起職業騙薪案,詐騙團隊通過偽造光鮮的學歷、履歷,騙取多份工作、拖延在職時間,利用合同漏洞進行詐騙。事情雖荒唐,卻暴露出一些企業在招聘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唯學歷”傾向,正是因為缺乏對求職者深入細緻的背景調查和能力測評,缺乏全面綜合考察,才被騙子鑽了空子,錯過真正能夠創造價值的人才。

  對個體而言,當一個人後期再怎麼努力,都難以甩掉“第一學歷”不好的“包袱”時,“奮鬥”“向上”“逐夢”這些美好的詞就難免陷入價值真空,打擊了人們參加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對社會公平公正的期待。反之,一些“第一學歷”閃亮的人則有可能産生先天的優越感,有的甚至在“高枕無憂”中迷失自我,滋生懈怠心理。在一些頂尖高校,學生因不夠努力導致學業不達標而被退學的現象並不稀奇。這樣一來,所謂選賢任能就無從談起,更遑論最大化激發人才學習成長的動力、幹事創業的活力。

  對社會而言,由“第一學歷”引發的各種社會性歧視同樣值得警惕。當人們被貼上“第一學歷”好與不好的標簽,“學歷鄙視鏈”就隨之産生,不僅會加劇名校情結和學歷崇拜,還會造成教育內卷和群體焦慮,損害社會公平。更有甚者,“學歷歧視”還向其他領域蔓延,如一些社交活動、相親活動也講究“第一學歷”,其影響之深可見一斑。

  “唯第一學歷論”為何一直暗流涌動、難逃“怪圈”?難以解開的名校情結是一方面原因。社會上一些用人單位和個人,確實多少對“自帶光環”的名校畢業生另眼相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學歷貶值。

  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30.17萬人,比上年增長4.76%,“考研大軍”用浩浩蕩蕩來形容不為過。與此同時,博士招生與畢業人數也是逐年攀升。當就業市場供求關係失衡,就業門檻也就隨之“水漲船高”,層層篩選不可避免,這加劇了“第一學歷”問題。

  三

  去年,浙江一名職高生一路逆襲成為麻省理工博士的經歷讓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這無疑是一個充滿勵志和傳奇色彩的鼓舞人心的故事。事實上,很多人可能多少聽説過此類故事,故事主人公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人所蘊含的無窮潛力,也在提醒我們:不妨摘下“唯第一學歷論”的“有色眼鏡”來看待這個世界。作為“鄉村錯題本”和“雙非”選手,筆者有幾句心裏話想跟大家聊一聊:

  第一句話:能力是通向成功永不過時的“通行證”。學歷,或者説“第一學歷”,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注腳,絕不能成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論個體,“英雄不問出處”,沒有頭頂名校光環,並不意味著沒有出色的學習能力和發展潛能。

  論群體,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一批批成績優異的學生選擇進入“中師”,畢業後紮根基層學校,許多人往往一幹就是一輩子,穩穩托起基礎教育的塔基,還有一部分人則通過不懈努力,書寫出“一路高走”的人生軌跡。事實上,他們的中考分數甚至超過當地最好的高中,卻因各種原因放棄了讀高中、上大學。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釋放才華與能量。可見“第一學歷”也並不能衡量某個群體的實力。

  第二句話:與其糾結過去,不如蓄力奔跑。學歷是死的,能力提升卻永無止境。“第一學歷”不好可能是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但這不是原罪,持續升級才是硬道理。即便一個人起點不高,如若能從自身角度及時調整心態、轉換思路、自我提升,依然能夠憑藉個人能力本領置身“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廣闊天地。

  第三句話:大力營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良好生態。“第一學歷”歧視問題的根源在於人才評價標準的跑偏。用人單位除了學歷等顯性指標之外,還應關注責任心、團隊意識等個性特質,重視對其發展潛力的考察,讓求職者的綜合素養被發現、被看見。

  相關部門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導向作用也極為關鍵,依法保護勞動者平等就業的權利,營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識才用才氛圍,避免“唯學歷論英雄”,別讓“第一學歷”成為傷害求職者的一把“利劍”。對於奮鬥者,我們的社會不缺少個人上升發展的通道,但此類通道的口子可以拓得更寬一些。

  有時候雖然很難,但在終身學習的時代,無論起點高低,每個人都需要蓄力奔跑,穩健地跑好屬於自己的職場馬拉松、人生馬拉松!

來源:浙江宣傳    | 撰稿:之江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