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潮評社 > 評“浙”70年 新聞詳情
浙江宣傳 | 雙面“momo黨”
發佈時間 | 2024-01-29 10:46:16    

   在一些社交平臺的評論區,我們總能找到這樣的用戶:頭像是一隻粉色卡通小恐龍,昵稱叫“momo”。萌萌的momo頭像天然具有親和力,兩個小爪子托住大大的腦袋,眼神十分可愛。

  有不明真相的網友最初會以為momo就是一個人,事實上這是一個匿名群體,由一個個“散戶”組成。momo大軍有多強勢?在一些平臺上,小組“momo”聚集了一萬餘名組員,800多萬篇筆記與momo有關。

  上個月,“浙江宣傳”曾在《網路戾氣不該是傷人“利器”》一文中提及“momo黨”,讀者紛紛在後臺留言表示找到了共鳴。不禁想問,momo是誰?又該如何看待刷屏網路的momo大軍?

  momo頭像

  一

  最開始的那批momo,是微信授權機制賦予的。用戶在使用微信登入小紅書、知乎等社交平臺時,如果不選擇自定義昵稱與頭像,那麼平臺就會提供系統默認選項,小恐龍頭像與momo昵稱便是自動生成的。

  momo和微信可以説有著不解之緣。你可以試試拉到文章底部,點擊“寫留言”,在昵稱右邊有一個綠色的切換鍵,點擊後便可創建新身份,如果選擇隨機生成,那麼你就有機會正式成為一隻momo。

  如今,momo的出圈反向吸引了一大批原本不是momo的網友更換頭像和昵稱,加入到這場“派對”中。不少人對momo的態度是從質疑到理解,再到參與其中,樂此不疲。

  與此同時,momo的“二創”玩法也應運而生。網友們開始將momo和其他熱點聯名,取名“奧特曼momo”“野生momo”“momo杭州版”等,把頭像也p成五顏六色的小恐龍。這種“跨界”式玩梗遍佈各個社交平臺,也讓momo群體不斷壯大。

  其實,網際網路群體ID早已有之,momo並非首創。跟早年論壇流行的“佚名”“遊客”,QQ的“陽光男孩”等各式網名一樣,主打一個“毫無辨識度”。當一眾網友開始以集體身份或群體名義行動時,這些相同的符號在無意中催生了網路空間裏的匿名聯盟,其最大的特徵便是隱匿性。

  比如,momo們高頻活躍于評論區,但光從昵稱或頭像看,外人一時之間難分誰是誰。但揭開這整齊的“面具”會發現,momo們在現實生活中身份各異,來自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IP地址。筆者隨機進入幾個momo的賬號主頁,他們有的是穿著時髦的美粧博主,有的是分享考研經驗的教育博主,還有的是風光攝影的藝術博主,可謂千人千面。

  二

  在我們一貫的認知裏,這屆網民個體意識更強,更喜歡張揚個性。但在momo這件事情上,大家的想法卻又趨於統一:寧當“小透明”,也不做“顯眼包”。取名momo,仿佛舉著“請勿靠近”的牌子,宣告要與外界保持邊界。越來越多人加入到“momo黨”中,背後至少有這麼幾種心理:

  與演算法“捉迷藏”,保護個人隱私。網路便捷了生活的同時,也模糊了邊界。如果使用有個性的網名和頭像,網路平臺就會利用“演算法讀心術”,補全“你可能認識的人”“猜你喜歡”等社交圖譜,以此判斷你的身份、職業、行蹤軌跡,等等,並可能將用戶連人帶號推送到熟人、商家甚至不法分子手中。而momo通過犧牲部分個性化特徵,讓演算法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失靈。許多網友取名momo,就是為了避免數據外泄,保護個人資訊安全。

  減輕社交壓力,釋放表達慾望。現實生活中,人們因為年齡、職業、社會身份等,需時刻注意形象管理。但當穿上momo的“馬甲”後,個人標簽與辨識度被削弱,自己在網上沖浪就不會輕易被發現,社交壓力隨之減輕。

  這樣一來,一些網友更加敢於表達自我。比如,在某影評網站上,有人前一秒還在上演“發瘋文學”,後一秒就開始一本正經地發表起優質影評。筆者有朋友自從加入momo大軍之後,經常在評論區直抒胸臆,哪怕被“抬杠”,也要大膽輸出自己的觀點。

  抱團取暖,融入集體狂歡。“打工人”為緩解快節奏生活帶來的壓力,選擇加入集體,從中獲得心理慰藉。momo家族正是充當了這個載體,許多人熱衷於互相幫助、資源共用。比如“歡迎加入mo家軍”“同是mo家人,不説mo家話”等戲謔口號,也表達了momo彼此間慷慨仗義、激發共情。

  三

  正如《烏合之眾》中提到的那樣,群體無名無姓,因此可以不負責任,當束縛個人行為的責任感完全消失時,人便會肆意妄為。這就會産生一系列負面問題:

  比如,網路暴力時有發生。momo的初衷是保護個人資訊不被洩露,避免遭受網暴。但在現實中,有的momo依仗隱身“盾牌”,為了宣泄自己的情緒,經常用言語攻擊他人。在法不責眾的心理下,有人甚至斷言,“反正一mo做事萬mo當,你咋知道我是哪個mo”。這樣一來,本來因反對網暴等問題而興起的momo大軍,卻在無意之中成為了網暴者。

  比如,虛假資訊更易滋生。匿名制之下,道德的約束力減弱,集體匿名行為容易增加資訊發佈的不確定性,網路謠言、詐騙資訊等就會伺機潛入。前段時間,就有momo為了蹭明星流量,在社交媒體發佈博人眼球的虛假資訊,結果遭某藝人起訴。

  凡事都有兩面。穿上momo的“馬甲”,有人輸出理性觀點,碰撞出思維火花;有人溫情討論,找到了情感陪伴;還有人當起了狂徒,瘋狂輸出不當言行,令人深受其擾。momo能築起一灣避風港,幫助網友獲得網路空間的精神自洽,也可能偽裝成遮羞布,掩蓋任意妄為的言行。這也啟示我們:面對一些失控的momo,面對匿名社交,是時候做點什麼來應對了。

  作為平臺方,在個人資訊的獲取上應秉承“最小必要原則”,不過度或無限制地侵軋用戶隱私,在尊重用戶意願的前提下徵得必要的授權。此外,也要利用技術手段,對“群體馬甲”的錯誤使用進行必要的掣肘。如豆瓣此前曾冒出一批同名賬號,或取名“江湖騙子”,或乾脆叫“已登出”,因擾亂網路社區秩序,最終被豆瓣官方直接移除。

  對於匿名社交産生的問題,有關部門已經開始亮劍。去年7月,中央網信辦秘書局發佈《關於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強資訊真實性管理,明確提出網站平臺應當在資訊發佈頁面展示“自媒體”賬號名稱,不得以匿名用戶等代替。在此措施推動下,多個社交平臺已經開始對粉絲量在50萬或100萬以上的自媒體賬號進行前臺實名。

  誠然,適度隱藏個體是這屆網民的新需求。但作為momo個體,更應意識到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momo的“馬甲”更不是包庇違法犯罪行為的“保護傘”。網民們在momo社交中構建起的“後花園”,有賴於每一位momo的守護。

  只有當網路生態越來越好,momo才能卸下保護隱私的重擔。從長遠來看,這件“馬甲”還會不停變換,用戶和平臺如何在公域和私域之間找到平衡,依舊任重道遠。

來源:浙江宣傳    | 撰稿:之江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