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迢迢來杭州,半為西湖半為綢。”杭州,一座“不靠海”的城市,竟然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發現證明,在這條中國古代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上,杭州佔據著重要位置。特別是南宋時期,杭州更成為了“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中心。
“萬商所聚,百貸所殖”的杭州,絲綢、茶葉、瓷器等從這裡裝船,駛向大海,香料、黃金、寶石等也從世界各地運來。
不靠海的杭州是如何出海的?這一段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往事,對杭州未來發展有何啟示?
一
有宋一代,寬闊的杭州灣不僅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通道,同樣也是文化交流的窗口。
京杭大運河打通了杭州內外水運的“任督二脈”:向北,大運河串聯起江南與中原;向東,浙東運河連接起杭州與明州港(寧波);向南,又借助仙霞古道等通道,將泉州港納入水陸轉運體系。杭州從三個方向串聯起了內河航運與海上貿易,這就讓杭州成為眾多市舶司港口城市中最為獨特也無可取代的存在。
時者,勢也。兩宋時期,西北陸路通道被金、西夏等所阻。隨著南宋將都城遷至臨安,國家的經濟重心和對外交流的重心向東南方向傾斜,向海而行更加順理成章。
此外,絲綢、茶葉、瓷器,這是“海上絲綢之路”上最能代表中國的三種商品了,而這三種商品,都屬於杭州的優勢産業。
先説絲綢。據《夢粱錄》《武林舊事》《鹹淳臨安志》等典籍記載,南宋時期,杭州城內的工商業有三四百個行當,與“穿衣”相關的就有數十個,其中以絲織業最為發達。杭州生産的絲織品有綾、羅、錦、緞、刻絲、杜緙、鹿胎、纻絲、紗、絹、綿、紬等十多個大類品種,遠銷海內外,“絲綢之府”逐漸名聞天下。
再説茶葉。浙江名茶眾多,僅杭州周邊就有西湖龍井、徑山茶、安吉白茶等品種。靈秀的江南水鄉,孕育出獨特的茶文化。
最後説瓷器。經過晚唐及吳越的積累,傳統制瓷工藝在宋代突飛猛進。南宋瓷器代表了當時中國瓷器的最高水準,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瓷器銷售的主力。杭州發掘並保護的天目窯遺址群,就曾是用以海上貿易的外銷瓷生産基地。這裡生産的瓷器從杭州出海。
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出去的“杭州製造”,還包括了漆器、書籍、樂器等等。如今收藏于日本的眾多漆器珍品,大都來自南宋時期的杭州。
為了更好地管理海上貿易,北宋陸續在廣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等地設市舶司。南宋杭州的市舶司在城北余杭門附近,緊靠天宗水門和余杭水門。兩座水門外就是大運河。市舶收入成為兩宋重要的財稅來源之一。
二
除了海上貿易之外,杭州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同樣佔有重要的地位。
錢塘江是浙江的母親河,也給杭州在溫婉的江南文化中注入了敢於開放包容的海洋精神。歷代以來,從歐洲到東亞,不斷有外國友人來到杭州。
唐代,杜甫曾作詩:“商胡離別下揚州,憶上西陵故驛樓。”詩中的“西陵”,便是如今杭州蕭山的西興古鎮。因為其地理位置特殊,這裡是接軌內外貿易的要道,許多外國商人從這裡進出中國。
在宋代,徑山寺是日本人來中國重要的“朝聖”地之一。前來學習佛法的圓爾辨圓、南浦紹明等人在徑山寺完成修行後,不僅帶回了茶具,還帶回了徑山茶種和制茶、點茶、飲茶等方法。日本學者研究認為,“茶道”源於“茶禮”,“茶禮”源於宋代的《禪苑清規》,徑山寺茶宴禮儀被認為是日本茶道的源頭。
在杭州湖濱,樹立著馬可·波羅的雕像,右手執筆,左手捧書。早在13世紀,這位來自義大利的旅行者,在遊記中將杭州稱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的天城”。這句話,也成為杭州最好的推廣語之一。
英國哲學家羅素親身感受西湖之美後,在他的自傳中寫道:“西湖美不勝收,那是一種富有古老文明的美,甚至超過義大利的美。”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擁有三大世界遺産的杭州,通過文化連接起世界。
今年,在良渚古城遺址,杭州與希臘成功舉辦了“良渚古城·雅典衛城”中希文明對話活動;在西湖邊,杭州與義大利就世界遺産的保護傳承利用開展對話。
目前,杭州與香港、溫州、茂名、佛山、欽州等城市一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城市聯盟的成員。杭州天目窯遺址群符合“海上絲綢之路”史跡點的遺産價值要求,現已開展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準備工作。
三
杭州亞運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提升了杭州的國際知名度。新時代,杭州在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中如何繼續發揮作用?
探路“新玩法”。未來,杭州可進一步暢通開放通道,率先探索制度型開放,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方面積極創新,為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貢獻“杭州方案”。
數字是杭州的特色。從海上船隻到網際網路雲端,經濟文化交流的形式不斷變化。11月23日在杭州開幕的第二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上,“絲路電商日”相關活動全方位展示了“絲路電商”的合作成果以及發展機遇。
擁抱“新朋友”。杭州還可以搭建更多交流平臺,鼓勵民間交流特別是民營企業合作,實現民心相通、共同成長、相互成就。
紮根杭州,面向世界,“地瓜經濟”的藤蔓,已經伸向世界各國。如“杭州民營企業牽手‘一帶一路’國家(地區)”對接交流會,自2015年舉辦以來,已累計吸引了近百個國家(地區)、700多位杭州民營企業家的積極參與。
講好“新故事”。文化是杭州的底色。通過舉辦文化展覽、傳播文藝作品等方式,線上線下同步傳播,向世界講好新時代的絲路故事、杭州故事。
紀錄片《良渚》和《良渚微講壇》系列短視頻作品先後譯配成多個語種,在埃及、巴西、俄羅斯、義大利、葡萄牙、匈牙利等15個國家展播,海外觀眾近2億;杭州與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聯動,在“2023絲綢之路周”上展示了匈牙利獨特的絲綢服飾、家居飾品、儀式用品等文物。
不靠海,可以借“港”出海。“後亞運時代”,杭州需要釋放亞運會的紅利,通過良渚論壇、數貿會、世界旅遊聯盟等諸多新“港口”,開拓新時代絲綢之路的新“航道”。
來源:浙江宣傳 | 撰稿:杭軒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