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數字浙江 新聞詳情
氣象智慧監測預警系統精度達到“百米級” 茶葉有了貼身管家
發佈時間 | 2024-03-27 09:17:34    

   眼下,浙江的茶園進入大面積開採期。早春天氣冷暖變化無常,茶農最擔心的是嫩芽經歷“倒春寒”。

  浙江最大的抹茶種植生産基地——紹興禦茶村茶業有限公司的茶園剛經歷了一場低溫天氣過程。不過,茶園已提前得知消息,並採取防禦措施,有效減少損失,這要歸功於全國首個試點“百米級”茶葉氣象智慧監測預警系統。

  在茶園裏,記者看到一套套微型氣象站插在地裏,個頭比茶樹稍高一些,遠遠看去並不顯眼。整個千畝茶園共有40套微型氣象站,水準間距僅200米,可以感知不同地塊的溫度、濕度。

  紹興禦茶村總經理劉志榮打開電腦,給記者展示這套智慧預警系統。在顯示屏上,不規則地貌的茶園被網格劃分為40個區塊,每塊區域顯示當前的溫度、濕度等要素,拉動時間軸,還能回看歷史氣溫數據。“前幾天我們根據氣象部門提供的霜凍風險區劃,推遲了對這塊區域的老芽修剪,讓新芽萌發的時間避開霜凍災害高發時段。”劉志榮説。

  未來7天的天氣預報是劉志榮每天最關心的。“如果接下來氣溫下降明顯,系統會用綠、黃、橙、紅等顏色顯示不同的茶葉霜凍風險等級,綠色就是指溫度適宜茶葉生産,非常直觀。”劉志榮説,茶園一次覆蓋遮陽網的防護措施需要30萬元左右,如果天氣預報不準,錢就白花了。“以前茶園常出現霜凍災害,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損失了3000多萬元。”他説。

  國家級首席氣象專家、浙江省氣象局正研級高工金志鳳説,早春晚霜凍是制約我省茶葉生産的主要氣象災害,可能造成茶農巨大損失,現代茶葉生産急需更精細的氣象預報預警服務。

  因此,2023年下半年,省氣象科技小院團隊借助無人機遙感技術對禦茶村的茶園開展傾斜攝影測量,根據該地貌特徵、歷史實況、茶葉品種等數據情況,針對性部署了40套微型氣象站,並編制了針對該茶園的霜凍災害風險圖。

  經過今年2個多月的試驗,目前針對茶園氣象站點的最低氣溫預報準確率有了明顯的提高,還能對不易發現的局部霜凍等進行災害識別。

  “我們仍在持續修正模型和積累數據,希望未來能將人工智慧預報模型應用到全省更多茶園中,提供更加精準的預報産品。”金志鳳説。

來源:潮新聞    | 撰稿:辛文    | 責編:陳曉菲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