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原創 專題 新經濟 曝光臺 中國訪談 中國三分鐘 沖浪特殊資産 潮評社 溫州 紹興 衢州 淳安 岱山 桐廬 文娛 元宇宙
您的位置:首頁 > 新經濟 新聞詳情
中消協: 購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食品,關注這四點
發佈時間 | 2024-06-15 10:37:12    

   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網站消息,在618期間,經常有消費者選擇購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食品。由於食品的特殊性質,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關注以下四點:

  一是品類清單。“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是指中國境內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第三方平臺經營者自境外購買商品,並通過“網購保稅進口”或“直購進口”運遞進境的消費行為。我國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實行正面清單管理,符合條件的正面清單目錄內的酒、飲料、調味品、食用油、乳品、蜂蜜等食品均可購買。2022年1月28日,財政部等8部委發佈《關於調整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2019年版)》進行了優化調整,增加了番茄汁等消費者需求旺盛的商品。非清單內商品不得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方式入境銷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寄遞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産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肉製品、滅菌乳、蛋黃醬、燕窩等食品不得通過郵遞、快件和跨境電商直購進口等寄遞方式進境。

  二是購買限制。根據《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關稅〔2018〕49號)的相關規定,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6000元。另外,部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食品有個人年度購買數量限制,如糖類每人每年進口合計不超過2公斤,大米每人每年進口不超過20公斤等,可在《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備註欄進行查詢。《商務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商財發〔2018〕486號)等規定中均明確消費者對於已購買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不得再次銷售。

  三是風險自擔。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食品原産地有關品質、安全、衛生、環保、標識等標準或技術規範要求,可能與我國標準存在差異,消費者自行承擔相關風險。尤其是宣稱功能的進口食品,其管理方式與我國不同,消費者應謹慎購買。相關商品直接購自境外,可能無中文標簽,消費者可通過網站查看商品中文電子標簽。建議消費者選擇正規、信譽較好的跨境電商平臺購物。在購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食品前認真、詳細閱讀電商網站上的風險告知書內容,結合自身風險承擔能力做出判斷,同意告知書內容後方可下單購買。

  四是售後維權。消費者應注意留存聊天截圖、電子發票、物流資訊等購物憑證,收到商品後注意檢查生産日期及保質期等內容,如有問題及時與跨境電商平臺聯繫,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消費者如需退貨,請先聯繫銷售企業確認符合退貨條件,並按照企業指引退回食品,由電商企業向海關辦理退貨申請。退貨企業在《申報清單》放行之日起30日內申請退貨,並且在《申報清單》放行之日起45日內將退貨商品運抵原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原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或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相應稅款不予徵收,並調整消費者個人年度交易累計金額。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撰稿:辛文    | 責編:丁薩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