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強”大戰絕境時刻,寶總扛住高壓和麒麟會談判,在最後一分鐘轉絕地反擊,把爛攤子丟給麒麟會。從此,寶總退出股市,變回阿寶,消失在了黃河路,和髮根的兒子阿四一起經營土地。一場熱鬧的滬上大戲最終歸於“不響”。
昨晚(1月9日),《繁花》正式收官。不得不説,王家衛用自己的電視劇首秀講了一個好故事。
開播10分鐘,央八收視破2,騰訊站內熱度值破31000,14萬人打出8.2的高分,德塔文景氣指數2.9,超越2.88的《狂飆》……《繁花》劇集交出了一份令人驚艷的答卷,也為國産電視劇樹立了一個標桿。
劇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王家衛通過飲食男女展現的人間煙火氣:每次談完生意,寶總都要回到玲子的夜東京吃上一碗“寶總泡飯”;排骨年糕不僅僅是排骨加年糕,更是寶總和汪小姐情義的見證;寶總與李李,既有正面交鋒,更有同路撐傘和相互幫襯。
而隨著劇集的熱播,黃河路堵上了、“胡歌同款西服”脫銷了、和平飯店幾乎訂滿了。《繁花》中“海派生活”的衣食住行,紛紛成為網友的打卡對象。服裝、餐飲、酒店、旅遊……《繁花》已儼然成為各行各業的開年“銷冠”。
多少行業,吃到了“繁花紅利”?
衣:寶總同款西裝,海寧皮革城強勢出圈
“穿西裝要人穿衣,不要衣穿人。”——爺叔
西裝,是商界的戰袍。
《繁花》第一集,爺叔帶著阿寶踏足商界,第一件事就是改頭換面,請寧波紅幫裁縫為阿寶量身定制了一套噱頭十足西服。
有人説,沒穿西裝前,胡歌只是上海灘跑碼頭的阿寶,穿上了西裝,才是左手股票,右手外貿,衣冠楚楚的寶總。
大概誰也沒有想到,2024年第一個爆款男裝,竟然是“胡歌同款法蘭絨西裝”。隨之重新回歸大眾視野的,還有一個熟悉而又神秘的服裝行業團體——寧波紅幫裁縫。
16歲開始學徒的王小方,如今已是寧波奉化王興昌洋服第六代掌門人、國家級非遺紅幫裁縫的傳承人。不出意外,這幾天王小方的電話被打爆了,微信消息響個不停,儘管一件西服的定制週期,起碼要15天起步,期間還要經歷兩次試穿和調整,但卻絲毫沒有影響消費者的熱情。
除了寧波紅幫裁縫,在服裝界叱吒風雲的海寧皮革,也隨著《繁花》熱度飆升。
“海寧皮草小王子”小魏總勇闖上海灘,鉚足了勁要搶寶總一單貨,在黃河路上揚名立萬,生意八字還沒一撇,八十八桌“霸王別姬”先送了出去,一頓飯就吃掉三萬多元……
小魏總的底氣,或許就來自一句“壕橫”的臺詞:
“到海寧來,一座皮革城等著儂!”
這些天,講出這句臺詞的海寧市文化館戲劇幹部范明琪成了當地的紅人,雖然戲份不多,“吸粉”卻不少。
“我的鏡頭被朋友轉到好幾個海寧皮革從業者群裏,許多皮革老闆都很激動!”接起電話時,范明琪告訴記者,“海寧爺叔”這個稱謂已經代替自己的本名。
2021年8月,范明琪來到了上海車墩影視基地的《繁花》劇組。作為劇裏四位海寧爺叔飾演者中唯一的海寧本地人,他還在片場現場教了小魏總鄭愷正宗的海寧話。
“和專業演員對戲,不緊張是不可能的,不過大家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的狀態。”范明琪向記者透露,拍戲中自己深深感受到了王家衛導演精益求精的要求,這條不到三分鐘的戲,演員臺詞説了不下五六十次才通過。
“現在儂看,(海寧皮革城)還有雙面尼,尼大衣,儂追汪小姐追了嗎?我幫儂挑一件衣裳,儂送給汪小姐好伐?”
“小魏總,現在海寧皮革城發展好得不得了,你要早點回來看看。”
劇集熱播後,海寧皮革城緊隨熱點,火速請范明琪拍了一條“隔空呼喊小魏總”的視頻,利用《繁花》效應為當地服裝行業打出廣告。
范明琪告訴記者,當下正是皮草行業的旺季,不少皮革店老闆已經感受到了《繁花》帶來的熱度,希望自己的宣傳能為海寧皮革城的生意,再添一把“冬天裏的火。”
食:船王炒飯、“繁花”套餐成食客新寵
“生過蛋的叫馬鮫魚,沒生過蛋的叫川烏,是象山特産。加鄞州雪裏蕻、野生大乾貝、金華火腿絲、蛋清、泰國香米(香米是用上湯蒸過的),華人船王裏大部分都是寧波人,都喜歡這种家鄉味道,所以叫‘船王炒飯’。”——爺叔
食不厭精,是《繁花》中獨有的上海腔調。
劇中,李李憑藉救急的香港大廚,端出“仙鶴神針”“火焰大王蛇”“船王炒飯”三道招牌菜,讓至真園打贏了“黃河路保衛戰”。
其中,令爺叔唸唸不忘的“船王炒飯”勾起了無數寧波人的回憶,寧波象山的松蘭山溫蒂花園餐廳聞風而動,順勢推出了這道“船王炒飯”。
“這道菜其實是象山漁民的傳統菜品,老一輩家家戶戶都會做。船老大常年在海上漂泊,你看,火腿、乾貝、腌菜(雪裏蕻)都是不易腐敗,可以長久保持的食材。當然,一般漁民可能會用本地魚鲞和臘肉代替昂貴的食材,可以豐儉由人。”
溫蒂花園餐廳負責人劉女士告訴記者,川烏是象山特有的海産,每年清明節前半月左右,藍點馬鮫魚洄遊到象山海域準備産籽,此時捕撈起來的魚脂肪肥厚,被稱作“鰆鯃”,因為諧音,也被民間叫作“川烏”或“串烏”。
要一比一復刻“船王炒飯”,其他食材易得,可眼下離捕撈川烏的季節還有好幾個月。怎麼辦?劉女士告訴記者,這正是溫蒂花園餐廳能夠率先推出“船王炒飯”的秘訣。
“其實,‘川烏’一直是象山的頂級食材,平時要賣到一百多一斤,一條魚就要六七百塊了。因為我們自己愛吃,2023年便在冷櫃裏冰凍了幾條,本想著自己慢慢消化。沒想到《繁花》帶火了這道菜,我們緊跟熱度,乾脆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劉女士説,《繁花》的號召力加上68元一份的親民價格,這些天已有不少朋友慕名而來,銷量非常不錯。
除了“船王炒飯”,汪小姐最愛的排骨年糕也成了外賣平臺搜索頂流,搜索量暴漲近七倍,外賣量暴漲200%。
位於上海黃浦區雲南路的鮮得來總店,素有“排骨年糕大王”的稱號,是無數上海人的童年記憶。這些天,不少遊客提著行李箱慕名而來。鮮得來現任掌舵人余傑感慨,即使備貨量翻倍,雲南路總店依然出現史上首次排骨年糕賣空的情況。
而國際飯店的招牌蝴蝶酥本就賣得火熱,現在則至少要排隊1小時起……
餐飲行業這“潑天的富貴”,也被和平飯店和“至真園”原型——苔聖園酒家穩穩接住。
和平飯店與《繁花》聯名推出了定制雙人餐,每天20套,套餐價1460元,另加收16.6%服務費,總價高達1702元,依然一座難求。隨著“雙人餐”的爆火,和平飯店還推出了“繁花下午茶”,單人599元、雙人999元,也要加收16.6%服務費。
苔聖園酒家的包間房則已預訂到半個月以後,並推出了五個檔位的春節套餐,價格從1380元-4880元不等,早在幾天前就被搶購一空。
不過,記者注意到,也有不少遊客吐槽和平飯店口味一般,售價過高。倒是有上海網友出面解釋,其實和平飯店價位一直都不低,並沒有因為《繁花》過度溢價。
住:春節期間28888元一晚,有人買單嗎?
“英國套房怎麼樣?80美元加兩包中華煙,租了一天。”——阿寶
“一部劇帶火一座城”。近年來,影視劇賦能當地旅遊産業的案例並不少見。比如,《狂飆》的熱播,就帶動了廣東江門民宿的火爆。
《繁花》也不例外。看過劇集的觀眾相信都對阿寶請爺叔出山相助的經典橋段記憶猶新:
在和平飯店,爺叔連看四間套房都嫌太小、“不靈”,直到來到英國套房前,才緩緩説出一句“蠻好”,並坦言,這裡老早是他的長包房。
這間英國套房其實大有來頭。
和平飯店的前身是始建於1926年的華懋飯店,坐擁南京路口和外灘的絕佳視野,如今作為上海外灘建築群的一部分,已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英國商人沙遜爵士在建設之初就希望將其打造成上海名流的社交場所,馬歇爾、司徒雷登、蕭伯納、卓別林、宋慶齡、魯迅……無數政要名人都曾在此下榻。
而九國套房則是和平飯店桂冠上的明珠,分別以中國、印度、日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九國命名,濃縮了各國的建築藝術。
毫無疑問,和平飯店是“繁花熱”背後最大的贏家之一,同程旅行數據顯示,2023年12月27日至2024年1月5日,和平飯店旅遊搜索熱度環比上漲415%。
除了“繁花套餐”的熱售,和平飯店還將“72號英國套房”改為“英國繁花套房”。該套房工作日和週末價格分別為16888元、18888元一晚,近期基本已被定完。而春節期間,價格更是漲到28888元,目前也有人預定好了春節期間的套房。
行:走兩圈凈賺1040元,是梗還是現實?
黃河路上,只認兩條腿走路的寶總。——阿寶
“別來黃河路了,全是人從眾!”
“黃河路都快被人壓塌了!”
……
這兩日,打開地圖,黃河路絕對堵成一條紅線。
《繁花》憑一己之力,讓黃河路成為上海新晉網紅街。劇迷、遊客、自媒體,紛至遝來,還有不少老上海來這裡懷舊一番。
商機已來到了腳下。小紅書上,“繁花city walk”成了不少上海導遊的生意經。有賣家推出與劇中地標相關的上海Citywalk線路,可打卡黃河路、和平飯店等地標,並提供普通話及滬語講解,約3公里的路線收費520元起。不過,昂貴的收費也遭到不少質疑,有網友表示,“3公里左右的路線收費就要520元起,還不如自己溜達一圈”,“我自己走兩圈就賺了1040元。”
為了驗證這項服務售價是否如此高昂。記者打開了攜程上《繁花》相關city walk産品,産品頁面介紹上,價格為100元起,旅客可打卡劇中的和平飯店、外套27號等24個相關地標。
記者致電後,相關客服告之,這是他們在《繁花》爆火後特地推出的項目,該産品為一對一服務,普通話講解為600元,滬語講解為700元,導遊服務8個小時,車費需要額外支付,能打卡多少地點視遊客的體力而定。最近,他們每天能接到五六個團的預約。
《繁花》背後,是各行各業的繁華
劇集中,當三羊牌銷量突破一千萬時,寶總在電視前意氣風發地留下一句話:“我們要感謝這個時代。”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在那個一切都似乎會起飛的日子裏,我們在《繁花》中看到的,絕不僅僅是外灘27號的明爭暗鬥、股票市場的翻雲覆雨和黃河路上的激情商戰,還有陶陶的海鮮生意、菱紅的精品店,甚至賣香煙的小販也能靠著情報發點小財。真正打動我們的,或許正是那些經濟繁榮,各行各業相互成就的日子。
而在劇外,“繁花紅利”也確實讓越來越多的行業收穫了扎紮實實的利益。
許多觀眾追完劇後,意猶未盡追起了《繁花》小説。《繁花》批註本在部分上海書店一度賣到脫銷。此前,噹噹網圖書暢銷總榜顯示,《繁花》和《繁花:批註本》在近24小時中,銷量居第5和第6位;近7天,《繁花:批註本》《繁花》的銷量分別居第6和第8位。
1月8日,舞臺劇《繁花》第一季上海站正式開票,僅僅3小時票房就突破200萬,伺服器甚至都一度被擠壓癱瘓。
舞臺劇《繁花》由馬俊豐執導,同樣由一眾上海籍演員主演。相較于電視劇大刀闊斧的改變,舞臺劇更忠實原著,將原著中的三兄弟阿寶、滬生與小毛從“相識到絕交”的過程作為全劇線索。
值得期待的是,該劇在今年也有望來到杭州。
劇集《繁花》的故事告一段落,熒幕之外的“繁花熱”還在持續。《繁花》帶火了“海派生活”,也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好故事的巨大能量。
在影視與文旅深度融合的當下,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行業吃到了“繁花紅利”?會不會有“杭語”乃至更多方言劇集的涌現?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潮新聞 | 撰稿:方濤 何曉婷 | 責編:俞舒珺 審核:張淵
新聞投稿:184042016@qq.com 新聞熱線:135 8189 2583